拗 U+62D7 |  說文小篆 | 抝 同義字 |
部首: | 手+ 5筆 = 共8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300第30 康熙字典: 頁426第04 辭海: 卷5頁7040第3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862第06 |
---|
表面結構: | 左:扌,右:幼。 |
---|
國語發音: | ǎo ào niù ㄠˇ ㄠˋ ㄋㄧㄡˋ |
---|
粵語發音: | aau2 aau3 ngaau3 |
---|
說文解字: | 《》拗:手拉也。从手幼聲。 |
---|
宋本廣韻: | 《···》拗:手拉。於絞切,五。 |
---|
康熙字典: | 《··》拗:《唐韻》《集韻》《韻會》於絞切《正韻》於巧切,𠀤坳上聲。《》手拉也。《增韻》折也。《》拗矢折矛。《王令詩》低樹狂貌日摧拗。又《韻會》《正韻》𠀤於教切,坳去聲。拗戾,固相違也。《朱子·語類》王臨川天資亦有拗强處。《李綽秦中歲時記》初冬納文書,却謂之選門閉。四月選事畢,却謂之選門開。選人名在令史前,謂之某家百姓。狀在判後,又却須黏在判前,因名四拗。又《集韻》於交切,音坳。義同。又《集韻》《正韻》𠀤乙六切,音郁。抑也。《班固·西都賦》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註》禽獸十分殺其二三,抑士卒怒以少息焉。又《集韻》於糾切,幽上聲。義同。 |
---|
反切: | 於絞 (《···》) |
---|
英文翻譯: | to pull, drag, break off, to pluck (a flower); bent, warped; perverse, obstinate |
---|
原典出處
《》: | 自古道:『滅門的知縣』,你和他拗些甚麼? |
'The proverb says, 'Magistrates can ruin families.' Why ask for trouble?' |
《·》: | 殺人於百步之外者弓矢也,殺人於五十步之內者矛戟也,將已鼓而士卒相囂,拗矢折矛抱戟,利後發,戰,有此數者,內自敗也,世將不能禁。 |
《》: | 遂繞酆鎬,歷上蘭,六師發冑,百獸駭殫,震震爚爚,雷奔電激,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蹸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
《·》: | 拗:手拉也。 |
《·》: | 梁胡吹歌云:「快馬不須鞭,拗折楊柳枝。」 |
《》: | 大仙叫架起乾柴,發起烈火,教:「把清油拗上一鍋,燒得滾了,將孫行者下油鑊炸他一煠,與我人參樹報仇。」 |
《》: | 趙範拗不過,只得應允。 |
《》: | 月娘見說照顧生意,便不違拗他,放他出去了,便著書童禮拜。 |
《》: | 哪吒不敢違拗師命,只得下拜 |
《·》: | 攏:攏略又拗攏籌也,謂酒律。 |
《·》: | 放箭訖,唱殺,卻制拗蟲曷尾覆弩還著地。 |
《·》: | 向經一周,面腹粗了,而背著地,以六具拗舉之。 |
《·》: | 因論張魏公湯思退主戰和,曰:「亦不可徒從上言戰,以拗太上。」 |
《》: | 鳳姐雖有邢王二夫人在前,但因賈母之命,不敢違拗,且知賈母喜熱鬧,更喜謔笑科諢,便先點了一齣,卻是《劉二當衣》。 |
《·》: | 口如暴死人,鐵尺拗不開。 |
《·》: | 《韓愈·征蜀聮句》爇堞熇歊熺,抉門呀拗䦪。 |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