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309

說文小篆

部分同義字

部首:+ 6筆 = 共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01第3 康熙字典: 頁429第26 辭海: 卷5頁7450第1 GSR: 第146.d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876第01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àn ㄢˋ
粵語發音:on3
唐代發音:qɑ̀n
說文解字:手部》按:下也。从手安聲。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按:抑也,止也。烏旰切,七。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手部·》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旰切,音案。《說文》下也。《廣韻》抑也。《梁𥳑文帝箏賦》陸離抑按,磊落縱橫。又《爾雅·釋詁》止也。《史記·周本紀》王按兵毋出。《前漢·高帝紀》吏民皆按堵如故。《註》按次第牆堵,不遷動也。又據也。《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𨻰祭器,按度程。《史記·白起傳》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註》屯兵以據援。又撫也。《史記·平原君傳》毛遂按劒,歷階而上。又《鄒陽傳》人無不按劒相盼。又控也。《史記·絳侯世家》天子乃按轡徐行。又察行也,考驗也,舉也,劾也。《前漢·賈誼傳》驗之往古,按之當今之務。又《丙吉傳》掾史不稱職,輒予長休告,終無所按驗,公府不按吏自吉始。又按摩也。《前漢·藝文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又《集韻》《韻會》𠀤阿葛切,音遏。捺也。《·大雅》以按徂旅。《傳》止也。《釋文》按又作遏。《韻會》《正韻》按案互通。亦通作桉。
反切:烏旰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put hand on, press down with hand

原典出處

商君書·農戰》:兵不伐,必富。
When it holds the army in reserve and does not attack, it will be rich.
詩經·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徂旅、以篤于周祜、以對于天下。
The king rose majestic in his wrath; He marshalled his troops, To stop the invading foes; To consolidate the prosperity of Zhou; To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 all under heaven.
禮記·月令》:是月也,命工師效功,陳祭器,度程,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
荀子·富國》:人皆喪失之,我起而治之。
說苑·奉使》:簡子兵而不動耳
春秋繁露·玉杯》:經,文公乃四十一月方取。
韓詩外傳·卷四》:此十子者、皆順非而澤,聞見雜博,然而不師上古,不法先王,往舊造說,務自為工,道無所遇,而人相從,故曰:十子者之工說,說皆不足合大道,美風俗,治綱紀,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眾愚,交亂樸鄙,則是十子之罪也。
新序·善謀》:據九鼎,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今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狄之倫也,弊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遠矣。
潛夫論·讚學》:先聖之智,心達神明,性直道德,又造經典以遺後人,試使賢人君子,釋於學問,抱質而行,必弗具也,及使從師就學,經而行,聰達之明,德義之理,亦庶矣。
論衡·講瑞》:溪水之魚,殿基上之草,無類而出,瑞應之自至,天地未必有種類也。
風俗通義·三皇》::《易》稱:「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蔡中郎集·彈琴賦》:抵掌反覆,抑藏摧。
鶡冠子·天則》:舍此而之彼者,曷曾可得也。
韓非子·備內》:是故明王不舉不參之事,不食非常之食,遠聽而近視以審內外之失,省同異之言以知朋黨之分,偶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執後以應前,法以治眾,眾端以參觀,士無幸賞,無踰行,殺必當,罪不赦,則姦邪無所容其私。
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實,實而定名。
六韜·舉賢》:太公曰:「將相分職,而各以官名舉人,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則得舉賢之道也。」
尉繚子·天官》:天官曰:『背水陣為絕地,向阪陣為廢軍。』
呂氏春秋·期賢》:秦君以為然,乃兵輟不敢攻之
鬼谷子·符言》:修名而督實,實而定名。
鄧析子·轉辭》:實定名,名之極也。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逸周書·小明武解》:凡攻之道,必得地勢,以順天時,觀之以今,稽之以古,攻其逆政,毀其地阻,立之五教,以惠其下,矜寡無告,實為之主,五教允中,枝葉代興,國為偽巧,後宮飾女,荒田逐獸,田獵之所,游觀崇臺,泉池在下,淫樂無既,百姓辛苦,上有困令,乃有極□,上困下騰,戎遷其野,敦行王法,濟用金鼓,降以列陳,無悗怒□,道攻巷,無襲門戶,無受貨賂,攻用弓弩,上下禱祀,靡神不下,其行衝梯,振以長旗,懷戚思終,左右憤勇,無食六畜,無聚子女,群振若雷,造于城下,鼓行參呼,以正什伍,上有軒冕,斧鉞在下,勝國若化,故曰明武。
晏子春秋》:之成節而後去
吳越春秋》:臣請師整兵,待其壞敗,隨而襲之,兵不血刃,士不旋踵,吳之君臣為虜矣。
越絕書·外傳本事》:春秋序齊魯,皆以國為氏姓,是以明之。
戰國策》:故為君計者,不如兵勿出。
列女傳·魯義姑姊》:於是齊將兵而止,使人言於齊君曰:「魯未可伐也。」
漢書·王莽傳下》:會世祖悉發郾、定陵兵數千人來救昆陽,尋、邑易之,自將萬餘人行陳,敕諸營皆部毋得動,獨迎,與漢兵戰,不利。
前漢紀》:不如甲休兵。
東觀漢記·楊賜》:對曰:「春秋讖曰:『天投蜺,天下怨,海內亂。』」
後漢書·酷吏列傳》:劍怒曰:「逆虜無狀,囚劫郡守,此何可忍!」
楚辭·昔往日》:弗省察而實兮,聽讒人之虛辭。
儀禮·既夕禮》:賓奠幣如初,舉幣、受馬如
山海經·大荒西經》::夏后開即啟,避漢景帝諱云。
焦氏易林·同人之》:豫:民呼池,玉盃文案。
說文解字·印部》:𢑏:也。
爾雅·釋詁》:訖,徽,妥,懷,安,,替,戾,底,廢,尼,定,曷,遏,止也。
釋名·釋言語》:識,幟也,有章幟可視也。
黃帝內經》:鍉鍼者,鋒如黍粟之銳,主脈勿陷,以致其氣。
難經·經脈診候》: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
傷寒論·辨脈法》:弦者狀如弓弦,之不移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