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手+ 14筆 = 共18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334第28 頁540第63 康熙字典: 頁460第14 辭海: 卷5頁9540第6 GSR: 第616.g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973第06 |
---|
表面結構: | 左上:厭,右下:手。 |
---|
國語發音: | yè ㄧㄝˋ |
---|
粵語發音: | ngaap3 |
---|
說文解字: | 《》擪:一指按也。从手厭聲。 |
---|
宋本廣韻: | 《···》擪:持也。又一牒切。 《···》擪:持也,指按也。 |
---|
康熙字典: | 《··》擪:《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𠀤音靨。讀若厭入聲。《》一指按也。《·》擪其顪。《元稹·連昌宮辭》李謩擪笛傍宮牆。又《正韻》弋涉切,音葉。義同。又《集韻》託協切,音帖。又諾協切,音敜。或作壓。義𠀤同。又乙甲切,音壓。亦按也。又《唐韻》《集韻》𠀤於琰切,音黶。持也。亦作擫。古文通厭。 |
---|
反切: | 於琰 (《···》) 一牒 (《···》) 於葉 (《···》) |
---|
英文翻譯: | to tuck in, to put the finger into, to put in, to stow away |
---|
原典出處
《·》: | 擪:一指按也。 |
《·》: | 大儒臚傳曰:生陵之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接其鬢,擪 |
《·》: | 擪:持也。 |
《·》: | 𧗖:《篇海》於葉切,音擪。 |
《·》: | 擪其顪,釋文:「字林云:『擪,一指按也。』 |
《·》: | 擪其顪,釋文:「字林云:『擪,一指按也。』 |
《》: | 接其鬢,擪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個中珠。 |
《》: | 又有旗幡令、閃擪令、拋打令。 |
《》: | 接其鬢,擪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個中珠。 |
《》: | 鎮,擪也。 |
《·》: | 銅錢五百買一石,連車擪擔填空壕。 |
《》: | 接其鬢,擪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個中珠。 |
《·》: | ...以貴扁鵲者非貴其隨病而調藥貴其擪息脈血知病之所從生也 |
《·》: | ...驚秀穎一女嚲兩鬟輕紅掩斜領摻手擪長笛將吹絳脣冷一女臉如蓮黛色自...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