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曰:「不料而已。」 |
Yangzi said: They are not even worth consideration. |
《·》: | 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須,幾不免虎口哉! |
I rushed away, stroked the tiger's head, played with his whiskers, and narrowly escaped his mouth. |
《·》: | 兵非貴益多,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 |
What we can do is simply to concentrate all our available strength, keep a close watch on the enemy, and obtain reinforcements. |
《·》: | 不先廣養京師,以及諸夏,諸夏以及夷狄,內治未得,忿則不料力,權得失,興兵而征強楚,師大敗,撙辱不行,大為天下笑。 |
《》: | 執之以物而遫決,驚之以卒而度料,不學而性辨,曰有慮者也。 |
《·》: | 臣竊料匈奴之眾,不過漢一千石大縣。 |
《·》: | 中知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之下也。 |
《·》: | 勾踐頓首曰:「孤嘗不料力而興吳難,受困會稽,痛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願也。」 |
《·》: | 夫知德百人者,與彼扛鴻鼎、揭華旗者為料敵也 |
《》: | 夫孝廉平除,則有社稷民人,傷及民人,實宜料度,以為後圖。 |
《》: | 遂陟三司,沙汰虛穴,料𥳑貞實,抽援表達,與之同蘭芳,任鼎重,從駕南巡。 |
《·》: | 王諦料之,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髮,皆假物也,而无不畢具者。 |
《·》: | 大心而無悔,國亂而自多,不料境內之資而易其鄰敵者,可亡也。 |
《·》: | 古之欲正世調天下者必先觀國政,料事務,察民俗,本治亂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後從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 |
《·》: | 武侯問曰:「願聞治兵、料人、固國之道。」 |
《·》: | 講武料敵,使敵之氣失而師散,雖形全而不為之用,此道勝也。 |
《·》: | 強台者,南望料山,以臨方皇,左江而右淮,其樂忘死,若吾薄德之人,不可以當此樂也。 |
《·》: | 捭之者,料其情也。 |
《·》: | 今萬民之望人君,亦如貧賤之望富貴,其所望者,蓋欲料長幼,平賦斂,時其飢寒,省其疾痛,賞罰不濫,使役以時,如此而已,則於人君弗損也。 |
《·》: | 宣王既亡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 |
《·》: | 及鄢之役,晉將遁矣,雍子與于軍事,謂欒書曰:『楚師可料也,在中軍王族而已。』 |
《》: | 王與夫人歎曰:「吾已絕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鄉國?」 |
《》: | 三之料天下過矣 |
《·》: | 先帝計外國之利,料胡、越之兵,兵敵弱而易制,用力少而功大,故因勢變以主四夷,地濱山海,以屬長城,北略河外,開路匈奴之鄉,功未卒。 |
《》: |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後,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
《·》: | 且兵,凶器也,必有成敗者,患策不豫定,料敵不審也,故復遣奮武將軍。 |
《》: | 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 |
《·》: | 強欲先誅左右貪濁者,大赦黨人,料簡刺史、二千石能否。 |
《·》: | 四十年,料民于太原。 |
《·》: | 竊不自料而願忠兮,或黕點而汙之。 |
《·》: | 料:量也。 |
《·》: | 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
《·》: | 礫,料也。 |
《·》: | 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姦,審察表裏,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 |
《·》: | 語康伯曰:「汝若為選官,當好料理此人。」 |
《·》: | 蜉蝣校巨鼇,日及料大椿,豈所能及哉? |
《·》: | 日省吾躬,月料吾志,斯道必存,何恤人言。 |
《·》: | 諸卿指論,未若吾自料之審也。 |
《·》: | 峻報書曰:「峻聞古之君子,料能而行,度德而處,故悔恡去於身,利不可以虛受,名不可以苟得。」 |
《·》: | 曰:然,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與項王。 |
《·》: | 【頌】《漢楊雄趙充國頌》曰:明靈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漢西疆,既臨其域,喻以威德,有守矜功,謂之弗剋,請奮其旅,于罕之羌,天子命我,從之鮮陽,營平守節,屢奏封章,料敵制勝,威謀靡亢,遂剋西戎,還師于京,鬼方賓服,罔有不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