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日+ 4筆 = 共8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59第19 康熙字典: 頁490第23 辭海: 卷6頁3510第5 GSR: 第961.b' 漢語大字典: 卷2頁1496第09 |
---|
表面結構: | 上:㞢,下:日。 Component of: 𦱗 |
---|
國語發音: | shí ㄕˊ |
---|
粵語發音: | si4 |
---|
宋本廣韻: | 《···》旹:古文。 |
---|
康熙字典: | 《··》旹:《》古文時字。从之(㞢)日。《·》聊假日以須旹。《補註》旹,古時字。 |
---|
反切: | 市之 (《···》) |
---|
英文翻譯: | time, season; era, age, period |
---|
原典出處
《·》: | 旹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
《·》: | 旹:古文。 |
《·》: | 《·》皆及旹君之門闈。 |
《》: | 其中如趙與旹《賓退錄》所稱《虞中琳送林季仲》詩,殊嫌陳腐。 |
《·》: | 周必大《二老堂詩話》,嘗駁其記王禹偁事之訛;趙與旹《賓退錄》,亦詆其誤以梁固之弟為固之子;王楙《野客叢書》,又摘其誤以龐籍對仁宗事為梁適。 |
《·》: | 旹辛酉歲仲冬十有二日,經過大原宅,清旦門外忽觀東南彩霞。 |
《》: | 旹,古文時,從日□作。 |
《》: | 為惡旹之過,則天顯災異,以告於民。 |
《·》: | 周必大《二老堂詩話》,嘗駁其記王禹偁事之訛;趙與旹《賓退錄》,亦詆其誤以梁固之弟為固之子;王楙《野客叢書》,又摘其誤以龐籍對仁宗事為梁適。 |
《·》: | 周必大《二老堂詩話》,嘗駁其記王禹偁事之訛;趙與旹《賓退錄》,亦詆其誤以梁固之弟為固之子;王楙《野客叢書》,又摘其誤以龐籍對仁宗事為梁適。 |
《》: | 旹在戊辰孟春七日,恭默思師,聞諸孔父謂之聖人,猶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況乎愚何人哉,敢不奉師。 |
《·》: | 旹辛酉歲仲冬十有二日,經過大原宅,清旦門外忽觀東南彩霞。 |
《·》: | 《考異》曰:《華陽國志》作「陳旹」,今從《載記》。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