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A84

說文小篆

部首:+ 13筆 = 共17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521第57 康熙字典: 頁556第07 辭海: 卷7頁2430第2 漢語大字典: 卷2頁1302第14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𣜥
國語發音: ㄒㄧˊ
粵語發音:hat6
唐代發音:hek
說文解字:木部》檄:二尺書。从木敫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檄:符檄。《說文》曰:二尺書也。胡狄切,八。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木部·十三》檄:《唐韻》胡狄切《集韻》《韻會》《正韻》𠛬狄切,𠀤音薂。《說文》下尺書也。《顏師古曰》檄者,以木𥳑爲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前漢·申屠嘉傳》爲檄召通。又有急,則加以雞羽揷之,示速疾也。《史記·漢高紀》以羽檄徵天下兵。又《韻會》陳彼之惡,說此之德,曉諭百姓之書也。又曰:檄,皎也,明言此使令皎然而識也。漢《司馬相如·諭巴蜀檄》、魏《陳琳·討曹操檄》皆是。又《逸雅》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書文也。又長檄,印封長牒也。《後漢·安帝紀》民窮困道路,欲歸本郡,在所爲封長檄。又檄櫂直上。《爾雅·釋木》無枝爲檄。又檄糴,疾貌。《嵆康·琴賦》懰檄糴以奔邀。又《唐韻》胡敎切,音效。《郭璞·蜜蜂賦》誅戮峻于鈇鉞,招徵速乎羽檄。集不謀而同期,動不安而齊約。
考證:〔櫂直上也。〕謹照爾雅註原文改檄櫂直上。
反切:胡狄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call arms; urgency

原典出處

商君書·兵守》:故曰客,治簿,三軍之多,分以客之候車之數。
Therefore is it said: 'When the invading force musters its levies, mobilize as many as three armies, and divide them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he chariots of the invading force.'
新序·善謀下》:今楚強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且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約,大王當王關中,民戶知之,大王失職之蜀,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而定也。
潛夫論·救邊》:旬時之間,虜復為害,軍書交馳,羽狎至,乃復怔忪如前。
風俗通義》:奇初難之,然後上車,入亭,趨至樓下,吏卒白:『樓不可上。』
六韜·分兵》:其大將先定戰地戰日,然後移書與諸將吏期,攻城圍邑,各會其所。
史記·張儀列傳》:張儀既相秦,為文告楚相曰:「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璧,若笞我。」
吳越春秋》:越王即鳴鍾驚,而召群臣與之盟曰:「寡人獲辱受恥,上愧周王,下慚晉楚。」
漢書·王莽傳上》:九月,東郡太守翟義都試,勒車騎,因發奔命,立嚴鄉侯劉信為天子,移郡國,言莽「毒殺平帝,攝天子位,欲絕漢室,今共行天罰誅莽。」
前漢紀》:燕趙。
東觀漢記·公孫述》:臣之愚計,以為宜及天下之望未絕,豪傑尚可招誘,急以此時發國內精兵,令田戎據江南之會,倚巫山之固,築壘堅守,傳吳、楚,長沙已南必隨風而靡。
後漢書·西域傳》:諸國聞都護不出,而侍子皆還,大憂恐,乃與敦煌太守,願留侍子以示莎車,言侍子見留,都護尋出,冀且息其兵。
西京雜記·第三》:楊子雲曰:「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馳,用枚皋。」
焦氏易林·困之》:夬:作凶作患,北困貧。
說文解字·木部》::二尺書。
爾雅·釋木》:無枝為
釋名·釋書契》:,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書文也。
急就篇》:輒覺沒入報留。
顏氏家訓·文章》:夫文章者,原出五經:詔命策,生於書者也。
文心雕龍·宗經》:記傳盟,則《春秋》為根:並窮高以樹表,極遠以啟疆,所以百家騰躍,終入環內者也。
抱朴子·仙藥》:出三奇吉門到山,須六陰之日,明堂之時,帶靈寶符,牽白犬,抱白雞,以白鹽一斗,及開山符,著大石上,執吳唐草一把以入山,山神喜,必得芝也。
神仙傳·樊夫人》:綱字伯鸞,仕為上虞令,亦有道術,能召鬼神,禁制變化之道,亦潛修密證,人莫能知。
三國志·武帝紀》:太祖見書,呵之罪,數開示降路
高士傳·閔貢》:遂辭出,投而去
群書治要·》: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不散,且大王之入武關,秋豪無所害,除秦苛法,秦民無不欲得大王,今失職之蜀,民無不恨者,今王舉而東,三秦可傳而定也。
藝文類聚·言志》:若乃邊境有虞,群下鼎沸,軍書輳至,羽交馳,於彼諸賢,非其任矣。
通典·總論縣佐》:又升先泥和為縣功曹,縣令遣泥和拜謁巴郡太守。
西遊記》:咒水發,燭焰飄搖沖上界。
三國演義》:便發至各鎮,召赴京師
封神演義》:乃傳令吉立、徐慶:「快發飛傳臨潼關、佳夢關、青龍關三路總兵,不可走了反叛。」
廣韻·》::符
太平御覽·元氣》:揚雄《靈賦》曰:自今推古,至於元氣始化,古不覽今,名號迭毀,請以《詩》《春秋》言之。
太平廣記·楊通幽》:幼遇道士,教以召之術,受三皇天文,役命鬼神,無不立應。
朱子語類·本朝五》:魏公喜,用之,倔強不從。
墨子閒詁·明鬼下》:中里徼者,畢云:「太平御覽、事類賦,引作『』,下同」。
全唐詩》:來雖插羽,箭去亦飛書。
康熙字典·》:䬅:《集韻》頰切,音協。
儒林外史》:王太守接了羽文書,星速赴南贛到任。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