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U+6BEB
𡨉
同义字

部首:+ 7笔 = 共11笔.
字典出处:宋本广韵: 页154第54 康熙字典: 页593第10 辞海: 卷7页4920第7 GSR: 第1129.m 汉语大字典: 卷3页1999第02
表面结构:Component of: 𡐒 𢴅 𣻼 𤡇 𦹾 𮁀
国语发音:háo ㄏㄠˊ
粤语发音:hou4
唐代发音:hɑu
宋本广韵:广韵·下平声··》毫:长毛。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毛部·》毫:〔古文〕𡨉《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胡刀切,音豪。长锐毛也。《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前汉·鲍宣传》有益毫毛。又言物细曰秋毫,言毫至秋极纤细也。《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庄子·知北游》秋毫爲小,待之成体。《前汉·高帝纪》沛公入关,秋毫无犯。又《谢察微·算经》十丝曰毫,十毫曰厘。《礼·经解》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晋书·虞预传》毫厘之失。又笔谓之毫。《陆机·文赋》或含毫而邈然。《唐书·刘知几传》每记事载言,则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又蘸笔曰濡毫,落笔曰挥毫。又姓。汉毫康,封安阳侯。又修毫,狗名。《西京杂记》李亨好驰骏狗,有修毫、厘睫、白望、靑曹之名。《说文》作豪。籀文作毫。《正字通》毫、豪虽通,然《山海经》豪猪可借毫,孟子《豪杰》之士,《淮南子》智过百人谓之豪,当用豪,俗溷爲一,非。又《姓谱》毫、豪分二姓。
考证:〔《陆机·文赋》或含毫而渺然。〕谨照原文渺改邈。
反切:胡刀 (《广韵·下平声··》)
英文翻譯:fine hair; measure of length

原典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My eyesight is sharp enough to examine the point of an autumn hair, but I do not see a waggon-load of faggots;" would your Majesty allow what he said?
庄子·山木》:故朝夕赋敛而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
And in this way morning and evening I collected the taxes. I did not have the slightest trouble, and how much more will this be the case with those who pursue the Great Way (on a grand scale)!
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末。
The tree which fills the arms grew from the tiniest sprout.
商君书·弱民》:今离娄见秋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
Now Li Lou could see the tip of an autumn's hair, but he could not transfer his sharp vision to others.
孙子兵法·军形》:故举秋,不为多力。
To lift an autumn hair is no sign of great strength.
礼记·经解》:》曰:“君子慎始,差若厘,缪以千里。”
荀子·大略》:利夫秋,害靡国家,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
说苑·杂言》:目察秋之末者,视不能见太山。
春秋繁露》:名物如其真,不失秋之末。
大戴礼记·礼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厘,缪之千里。”
新书·六术》:有形之物,莫细于
新序·善谋下》: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中论·夭寿》:天道迂阔,暗昧难明,圣人取大略以为成法,亦安能委曲不失,芒无差跌乎
孔子家语·观周》: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末不札,将寻斧柯。
论衡·累害》:发之善,小人不得有也。
风俗通义·正失》:《易》称:“失之厘,差以千里。”
申鉴·时事》:莫不兴行,则一之善,可得而劝也,然后教备。
列子·仲尼》:目将眇者先睹秋
鶡冠子·世贤》:中兄治病,其在毛,故名不出于闾。
文子·道原》:和阴阳,节四时,调五行,润乎草木,浸乎金石,禽兽硕大,毛润泽,鸟卵不败,兽胎不殰,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妇人不孀,虹霓不见,盗贼不行,含德之所致也。
文始真经·九药》:关尹子曰:“谛末者,不见天地之大。”
老子河上公章句》:合抱之木生于末。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虽有残刑杀身以为人主之名,而实无益于智伯若秋之末。
慎子·逸文》:离朱之明,察秋之末于百步之外,下于水尺,而不能见浅深。
孙子算经·卷上》: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十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为一引。
淮南子·俶真训》:夫目察秋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
吕氏春秋·察微》: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
鬼谷子·抵巇》:经起秋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史记·龟策列传》:今寡人之邦,居诸侯之闲,曾不如秋
越绝书》:乃召掌者,王使取
战国策》:毛不拔,将成斧柯。
盐铁论·轻重》:大夫君以心计策国用,构诸侯,参以酒榷,咸阳、孔仅增以盐、铁,江充、杨可之等,各以锋锐,言利末之事析秋,可为无间矣。
汉书》:失之厘,差之千里,是既然矣。
前汉纪》:兼有益于厘。
东观汉记·张堪》:时珍宝珠玉委积无数,堪录簿上官,秋无所取。
后汉书·律历中》:夫数出于杪曶,以成氂,亮氂积累,以成分寸。
西京杂记·第四》:狗则有修、厘睫、白望、青曹之名,鹰则有青翅、黄眸、青冥、金距之属,鹞则有从风鹞、孤飞鹞。
楚辞·沈江》: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微哉而变容。
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彘。
焦氏易林·颐之》:恒:毛生背,国乐民富,侯王有德。
京氏易传·䷲震》:气候分数三十六,定吉凶于顷刻厘之末,无不通也,无不备也

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