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CD1

說文小篆

部首:+ 5筆 = 共8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15第38 頁327第54 康熙字典: 頁616第05 辭海: 卷7頁7830第1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600第02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yǒu yōu ㄧㄡˇ ㄧㄡ
粵語發音:jau2
說文解字:水部》泑:澤。在昆侖下。从水幼聲。讀與𣢜同。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泑:澤在崐崘山下。
廣韻·上聲··》泑:崑崙山下澤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水部·》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糾切,音黝。水黑色也。《說文》澤在昆侖山下。《水經》河水東注于泑澤。《註》卽所謂蒲昌也。又山名。《山海經》泑,山神蓐收居之。又《廣韻》《集韻》𠀤於虬切,音幽。義同。又《正字通》窑器色光滑者,俗曰泑。又《集韻》於交切,音坳。水名,在長沙。
反切:於虯 (《廣韻·下平聲··》) 於糾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the vitreous glaze on china, porcelain, etc.

原典出處

山海經·西山經》:西北三百里,曰長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水,無草木,多青雄黃。
說文解字·水部》::澤。
水經注·河水》:《山海經》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澤,河水之所潛也。
廣韻·》::澤在崐崘山下。
康熙字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糾切,音黝。
海國圖志·卷七十四》:《山海經》華山七千七百六十七裏,曰不周之山,東望澤,河水之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水經注》稱鹽澤之水,洄湍電轉為隱淪之脈,即渾泡之謂
天中記·卷九》:澤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澤,河水所潛也。
陶說·卷三·說明》:《南村隨筆》:宣德祭紅,以西紅寶石末入,凸起者,總以汁水瑩厚,如堆脂,汁紋雞橘,質料膩實,不易茅蔑。
禹貢錐指》:《山海經》曰: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山焉,而北流注于水。
禹貢錐指》:《山海經》曰: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山焉,而北流注於水。
史記》:括地志云:「蒲昌海一名澤,一名鹽澤,亦名輔日海,亦名穿蘭,亦名臨海,在沙州西南。
閱微草堂筆記》:似筆洗而畧淺,四周內外及底皆有色;似哥窑而無氷紋,中平如硯,獨露磁骨。
湖廣通志·卷二十七》:薨,子寵嗣,薨。
欽定續文獻通考》: 恩鉀子寵
晚晴簃詩匯》:昂藏甫絡金縵胡,沫赭得非澤駒。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