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水+ 10筆 = 共13筆. |
---|
字典出處: | 康熙字典: 頁643第24 辭海: 卷8頁2260第5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701第04 |
---|
表面結構: | 左:氵,右:皋。 Component of: 𤅆 |
---|
國語發音: | gāo zè háo ㄍㄠ ㄗㄜˋ ㄏㄠˊ |
---|
原典出處
《·》: | 於時冰泮發蟄,百草奮興,秭鳺先滜。 |
《·》: | 「澤」作「皇」者,澤從睪聲,古書「睪」或掍作「皋」,史記天官書「澤」字作「滜」,封禪書「澤山」,集解引徐廣云:「澤,一作皋」,《·》「」,釋文云:「澤或作皋」,皆其證也。 |
《·》: | 又或作滜。 |
《·》: | |
《·》: | |
《》: | 《史記歷書》云:「稊鴂先滜。」 |
《·》: | |
《》: | 此江滜乃往來必由之路,假饒行腳僧人人似你乞魚,我一日安得有許多魚應其乞也。」 |
《·》: | |
《》: | 三月,與鎮遠鄭東甫茂才約,同赴皖營;曲阜孔繡山侍讀、玉田袁杏村舍人、潼梁吳春海主事,至是情好愈密。 |
《·》: | ...子 |
《·》: | ...于義無取或亦作●史記厯書秭鴂先滜索隠云謂子鴂鳥春氣發動則先出野... |
《》: | ...隨抑揚之虛滿曲折等分任吹噓而懿滜爾其為樂也則龢羅稽詣而逸其為苦...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