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6FE

說文小篆

金文

甲骨文

部首:+ 4筆 = 共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78第14 頁282第42 康熙字典: 頁801第19 辭海: 卷9頁4650第4 GSR: 第465.a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475第05
表面結構:左上:𠂆,右下:𥃭。 Component of: 𨺠 𪻂 𡟈 𡎆 𭖹 𢝺 𣸩 𤟢 𬊮 𬍸 𭣽 𮝸 𢧕 [More]
國語發音:dùn shǔn yǔn ㄉㄨㄣˋ ㄕㄨㄣˇ ㄩㄣˇ
粵語發音:seon5 teon5
說文解字:盾部》盾: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凡盾之屬皆从盾。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盾:于盾也。食尹切,四。
廣韻·上聲··》盾:趙盾人名。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目部·》盾:《唐韻》食尹切《集韻》《韻會》豎尹切,𠀤犉上聲。《說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釋名》遯也。跪其後,避以隱遯也。《·秦風》龍盾之合。《傳》盾,干也。畫龍於盾,合而載之,以蔽車也。《左傳·定八年》虞人以鈹盾夾之。《周禮·夏官》司兵掌五盾。《註》干櫓之屬。《齊語》管子曰:制輕罪,贖以鞼盾一戟。《註》綴革有文,如繪也。《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註》署之于脅,故名。《宋史·兵農志》楊偕獻所製神盾。《元史·世祖紀》馬八國進銅盾。又鉤盾,宦者近署。《前漢·昭帝紀》上耕于鉤盾弄田。又官名。《唐書·百官志》鉤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鵝鴨,蒲藺,陂池,藪澤之物。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杓端外一星,爲盾天鋒。又國名。《魏書·世祖紀》頞盾國獻獅子。又言不相副曰矛盾。詳見矛字註。又《集韻》庾準切《正韻》羽敏切,𠀤音允。亦干也。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屬。《前漢·班固敘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師古曰》盾,讀曰允。今作中允。又《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本切《正韻》徒本切,𠀤豚上聲。人名。晉卿趙盾。《集韻》通作楯。別作𢧕,非。
反切:食尹 (《廣韻·上聲··》) 徒損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shield; dutch guilder; Indonesia

原典出處

墨子·非攻中》:今嘗計軍上,竹箭羽旄幄幕,甲撥劫,往而靡壞腑爛不反者,不可勝數。
And, when the army sets out, the bamboo arrows, the feather flags, the house tents, the armour, the shields, the sword hilts -- innumerable quantities of these will break and rot and never come back.
詩經·小戎》: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駵是中、騧驪是驂、龍之合、鋈以觼軜。
His four horses are in very fine condition, And the six reins are in the hand [of the charioteer]. Piebald, and bay with black mane, are the insides; Yellow with black mouth, and black, are the outsides; Side by side are placed the dragon-figured shields; Gilt are the buckles for the inner reins.
說苑·至公》:曰:「死傷未收而棄之,不惠也。」
春秋繁露·玉杯》:今案事而觀其心,願而不刑,合而信之,非篡弒之鄰也。
新序·節士》:晉趙穿弒靈公,趙時為貴大夫,亡不出境,還不討賊,故春秋責之,以為弒君。
孔子家語·正論解》:孔子覽《晉志》,晉趙穿殺靈公,趙亡,未及山而還。
潛夫論·釋難》:今夫伐者也,厥性利。
論衡·吉驗》:晉屠岸賈作難,誅趙之子。
太玄經·太玄數》:一六為水,為北方,為冬,日壬癸,辰子亥,聲羽,色黑,味鹹,臭朽,形下,生木,勝火,時藏,藏腎,侟精,性智,情悲,事聽,用聰,撝謀,徵寒,帝顓頊,神玄冥,星從其位,類為介,為鬼,為祠,為廟,為井,為穴,為竇,為鏡,為玉,為履,為遠行,為勞,為血,為膏,為貪,為含,為蟄,為火獵,為閉,為盜,為司空,為法,為准,為水工,為,為黑怪,為聾,為急。
孔叢子·廣器》:干瞂,也。
韓非子·南面》:說在商君之內外而鐵殳,重而豫戒也。
管子·禁藏》:法令為維綱,吏為網罟,什伍以為行列,賞誅為文武,繕農具,當器械,耕農當攻戰,推引銚耨,以當劍戟,被蓑以當鎧鑐,菹笠以當櫓,故耕器具則戰器備,農事習則功戰巧矣。
淮南子·原道訓》:絡馬之口,穿之牛者,人也。
呂氏春秋·過理》:驟諫而不聽,公惡之,乃使沮麛。
史記·秦本紀》:晉趙欲立之,使隨會來迎雍,秦以兵送至令狐。
春秋左傳》: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城人欲戰,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過衛,衛文公不禮焉,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
逸周書·周祝解》:故虎之猛也而陷于攫,人之智也而陷于詐,葉之美也解其柯,柯之美也離其枝,枝之美也故其本,儼矢將至,不可以無
國語·晉語五》:靈公將殺趙,不克。
吳越春秋·十四年》:吳師皆文犀長,扁諸之劍,方陣而行。
戰國策》:甲、、鞮、鍪、鐵幕,革抉、㕭芮,無不畢具。
列女傳·晉趙衰妻》:狄人入其二女叔隗季隗於公子,公以叔隗妻趙衰,生
春秋穀梁傳》:六年春,晉趙、衛孫免侵陳。
春秋公羊傳》:六年春,晉趙、衛孫免侵陳。
漢書·敘傳上》:成帝季年,立定陶王為太子,數遣中請問近臣,峺獨不敢答。
前漢紀》:上耕於鉤弄田。
後漢書·禮儀中》: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
竹書紀年·匡王》:晉靈公為趙穿所殺,趙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之。
周禮·夏官司馬》:司戈:下士二人。
山海經·海外南經》:羿持弓矢,鑿齒持
說文解字·彳部》:从彳聲。
釋名·釋兵》:,遯也。
方言·第九》:,自關而東或謂之瞂,或謂之干。
急就篇》:矛鋋鑲刃刀鉤。
顏氏家訓·教子》:常朝南殿,見典御進新冰,鉤獻早李,還索不得,遂大怒,詬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
抱朴子·詰鮑》:造剡銳之器,長侵割之患,弩恐不勁,甲恐不堅,矛恐不利,恐不厚。
水經注·河水》:河水又東北逕卷之扈亭北,《春秋左傳》曰:文公七年,晉趙與諸侯盟于扈。
三國志·裴潛傳》:,徐州刺史。
群書治要·宣公》:,士季患之,將諫。
藝文類聚·》:,夏日之日也。
通典·葬儀》: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
意林》:春以長矛在前,夏以大戟在前,秋以弓弩在前,冬以刀在前:此行軍四時應天法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3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