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目+ 5筆 = 共10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87第41 頁247第14 康熙字典: 頁805第06 辭海: 卷9頁5010第2 GSR: 第590.q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481第12 |
---|
表面結構: | 左:目,右:氐。 |
---|
國語發音: | dī ㄉㄧ |
---|
粵語發音: | ci1 |
---|
宋本廣韻: | 《···》眡:視也。 《···》眡:並古文。 |
---|
康熙字典: | 《··》眡:《》都奚切《集韻》都黎切,𠀤音低。《類篇》視貌。又《玉篇》古文視字。註詳見部五畫。《正字通》俗眂字。眂同視。分爲二,誤。 |
---|
反切: | 都奚 (《···》) 承矢 (《···》) |
---|
英文翻譯: | (Cant.) blurred sight |
---|
原典出處
《·》: | 至觀者不知所眡,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觀矣,是我之所謂游,是我之所謂觀也。 |
《·》: | 主人受眡,反之。 |
《·》: | 盡我筋力,眡蠒為疾。 |
《·》: | 又牋曰:近以朝命蘊崇,冒奏丹誠,奉披還令,未蒙虛受,搢紳顒顒,深所未達,蓋聞受金於府,通人之弘致,高蹈海隅,疋夫之小節,是以履乘石而周公不以為疑,增玉璜而太公不以為讓,況世哲繼軌,先德在民,經綸草昧,歎深微管,加以朱方之役,荊河是依,班師振旅,大造王室,雖復累跡救宋,重眡存楚,居今觀古,曾何足云,而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是以玉馬駿奔,表微子之去,金版出地,告龍逢之怨,明公據鞍輒哭,厲三軍之志,獨居掩涕,激義士之心,故能使海若登祇,磬圖效祉,山戎孤竹,束馬景從,伐罪弔民,一匡靖亂,匪叨天功,實勤濡足,且明公本自諸生,取樂名教,道風素論,坐鎮雅俗,不習孫吳,搆茲神武,驅盡誅之氓,濟必封之俗,龜玉不毀,誰之功歟,獨為君子,將使伊周何地,某等不達通變,實有愚誠,不任悾款,棘心重謁,伏願特膺典策,式副民望。 |
《·》: | 眡:視也。 |
《·》: | 《周禮·春官》曰:眡祲:掌十輝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 |
《·》: | 周禮司服云:「眡朝則皮弁服」,鄭注云:「視朝,視內外朝之事。」 |
《·》: | 《周禮·春官·眡祲》十輝,九曰隮。 |
《》: | ...為鬽,與夫庮、皫、胖、鱐、齍、眡、劀、酏、▉、▉、箈、鬻、柶、... |
《·》: | 昌山行見蠅蚋紛然,起叢薄間,眡之有巨蛇長數十尋,昌走不竟,蛇蛇將尾而寘之口,昌怒,捉蛇尾而振之,舉投空地,逮地死矣。 |
《》: | 又曰:「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以辨吉凶。 |
《》: | 冬時 |
《·》: | 眡,小國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 |
《》: | 《周禮·眡侵注》。 |
《·》: | ...">正禮,請眡生徒及第多少為博士,考課上下,... |
《·》: | 是日夜,始分禮部、太常寺、鴻臚寺官會集廟庭,庀其執事,比其位次,申戒所司,省牲幣、眡滌、濯陳,設祭器祭品,展樂懸,整舞列張。 |
《·》: | 按周禮有眡祲氏之官,掌十煇之法以觀其妖祥,辨其吉凶,而赤祲乃憂氣之所應,則當時必有憂恚而謀亂者乎?五色虹,南北相衡者一,乾坤二方虹蜺垂地者。 |
《·》: | ...謁,帝開關鑰,我身金華牧羊客羊眡野草,我世間髙真,衆靈思我還,...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