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95C

說文小篆

金文

部首:+ 5筆 = 共10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67第22 康熙字典: 頁841第27 辭海: 卷9頁7850第3 GSR: 第49.y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390第24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𫳫
國語發音: ㄏㄨˋ
粵語發音:wu2
說文解字:示部》祜:上諱。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祜:福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示部·》祜:《唐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𠀤音戸。《說文》福也。《爾雅·釋詁》厚也。《疏》祜者,福厚也。《·小雅》受天之祜。《禮·禮運》是謂承天之祜。
反切:侯古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blessing, happiness, prosperity

原典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以對于天下。』
It is said in the Book of Poetry, "The king blazed with anger, And he marshalled his hosts, To stop the march to Chu, To consolidate the prosperity of Zhou, To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nation."
禮記·禮運》:是謂承天之
The whole may be said to secure the blessing of Heaven.
詩經·信南山》:曾孫壽考、受天之
That their distant descendant may have long life, And receive the blessing of Heaven.
春秋繁露·郊祀》:靡今靡古,維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
韓詩外傳·卷八》:》曰:「自求伊
新書·》:》曰:「君子樂胥,受天之
孔子家語·問禮》: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所,是謂承天之
論衡·宣漢》:以帝王興起,命不同也。
蔡中郎集·與人書》:邕薄早喪二親,年踰三十,鬢髮二色。
列女傳·有虞二妃》:頌曰:元始二妃,帝堯之女,嬪列有虞,承舜於下,以尊事卑,終能勞苦,瞽叟和寧,卒享福
漢書·揚雄傳下》:酌允鑠,肴樂胥,聽廟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
前漢紀》:有德思
東觀漢記·朱祜》:初,光武學長安時,過朱嘗留上,須講竟,乃談話。
後漢書》:夫世臣、門子,铣御之族,天隆其,主豐其祿。
儀禮·士冠禮》:祭此嘉爵,承天之
說文解字·示部》::上諱。
爾雅·釋詁》:祿,祉,履,戩,祓,禧,禠,,福也。
世說新語·政事》:賈充初定律令,與羊共咨太傅鄭沖。
水經注·河水》:光武建武十三年,封建義將軍朱為侯國。
三國志·文帝紀》:上靈降瑞,黃初叔:河龍洛龜,淩波游下。
群書治要·》:夫五百年之間,守文之君,當塗之士,欲則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衆,然猶不能反,日以仆滅舊無日以仆滅四字,補之至後王而後止,豈其所持操或誖繆而失統與,固天降命不可復反與,夙興夜寐,法上古者,又將無補與,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奸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修何飾,而膏露降,百穀登,德潤四海,澤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舊作祐,改之,享鬼神之靈,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羣生,士大夫其明以諭朕,靡有所隱。
藝文類聚·言志》:《晉羊與從弟書》曰:吾以布衣,忝荷重任,每以尸素為愧,大命既隆,唯江南未夷,此人臣之責,是以不量所能,畢力吳會,當憑朝廷之威,賴士大夫之謀,以全克之舉,除萬世之患,年已朽老,既定邊事,當有角巾東路,還歸鄉里,於墳墓側,為容棺之墟,假日視息,思與後生味道,此吾之至願也。
通典·總論喪期》:謂傅玄曰:「三年之喪,雖貴遂服,自天子達,而漢文毀禮傷義。」
四書章句集注》: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以對于天下。』
三國演義》:陛下可詔都督羊率兵拒之,俟其國中有變,乘勢攻取,東吳反掌可得也。
廣韻·》::福也。
太平御覽·冬下》:《獨異志》曰:晉武帝哭羊,冬月涕泗交下,凝須為冰。
太平廣記·陸法和》:王遣胡僧
朱子語類·歷代三》:人傑錄云:「觀陸抗『正是彰其德於』之言,斯可見矣。」
墨子閒詁·耕柱》:其空足曰鬲,以象三德,饗承天
全唐詩》:騰絳霄兮垂景,翹丹懇兮荷休征。
康熙字典·阜部》:禮𧛑孝祀,介兹萬
儒林外史》:其已登仕籍未入翰林院者:周進、范進,向鼎、蘧、雷驥、張師陸、湯奉、杜倩、李本瑛、董瑛、馮瑤、尤扶徠、虞育德、楊允、余特,共十五人。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