緄 U+7DC4 |  說文小篆 |  楚系簡帛 | 绲 簡體字 |
部首: | 糸+ 8筆 = 共14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282第53 康熙字典: 頁929第02 辭海: 卷1頁0515第05 GSR: 第417.f 漢語大字典: 卷5頁3413第06 |
---|
表面結構: | 左:糹,右:昆。 |
---|
國語發音: | gǔn hùn hún ㄍㄨㄣˇ ㄏㄨㄣˋ ㄏㄨㄣˊ |
---|
粵語發音: | gwan2 |
---|
說文解字: | 《》緄:織帶也。从系昆聲。 |
---|
宋本廣韻: | 《···》緄:帶也。 |
---|
康熙字典: | 《··》緄:《》《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本切,音袞。《》繡帶也。《·》竹閉緄縢。《傳》緄,繩也。《後漢·南匈奴傳》童子佩刀緄帶各一。《註》緄,織成帶也。又《集韻》胡昆切,音魂。縫也。又《集韻》戸袞切,音混。混夷或作緄。《史記·匈奴傳》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註》字當爲混。又《集韻》公渾切,音昆。義同。 |
---|
反切: | 古本 (《···》) |
---|
英文翻譯: | cord; woven belt; hem; hemming |
---|
原典出處
《·》: | 交韔二弓、竹閉緄縢。 |
The two bows are placed in the case, Bound with string to their bamboo frames. |
《》: | 會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蠻、夷,緄與伯起同時公府辟,瓚為軍曲候 |
《》: | 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 |
《·》: | 衛君懼,束組三百緄,黃金三百鎰,以隨使者 |
《·》: | 鄧遵破諸羌,詔賜鄧遵金剛鮮卑緄帶一具,虎頭鞶囊一,金錯刀五十,辟把刀、墨再屈環橫刀、金錯屈尺八佩刀各一,金蚩尤辟兵鉤一。 |
《》: | 比弟左賢王莫立,帝遣使者齎璽書鎮慰,拜授璽綬,遺冠幘,絳單衣三襲,童子佩刀、緄帶各一,又賜繒綵四千匹,令賞賜諸王、骨都侯已下。 |
《·》: | 緄:織帶也。 |
《·》: | 於時當紺六色罽,作此莙以飾緄帶,張敞因造糸旁畏耳,宜作隈。 |
《·》: | 縣有車騎將軍馮緄、桂陽太守李溫冢,二子之靈,常以三月還鄉,漢水暴長,郡縣吏民,莫不于水上祭之,今所謂馮、李也。 |
《·》: | 彧父緄,濟南相。 |
《·》: | 臣聞近臣尚書令陳蕃,僕射胡廣,尚書朱寓,荀緄,劉祐,魏朗,劉矩,尹勛等,皆國之貞士,朝之良佐,尚書郞張凌凌作陵,,嬀晧,范范作苑,康,楊喬,邊韶,戴恢等,文質彬彬,明達國典,內外之職,羣才并列,而陛下委任近習,專樹饕餮,外典州郡,內幹心膂,宜以次貶黜,抑奪宦官欺國之封,案其無狀誣罔之罪,信任忠良,平决臧否,使邪正毁譽,各得其所,寶愛天官,唯善是授,如此,咎徵可消,天應可待,間者,有嘉禾芝草黄龍之見,夫瑞生必於嘉士,福至實由善人,在德為瑞,無德為灾,陛下所行,不合天意,不宜稱慶,書奏,因以疾上還城門校尉槐裏侯印綬,帝不許,有詔原李膺,杜密等,其冬帝崩。 |
《·》: | 憐爾早歿,不逮陰光,改封大郡,惟帝舊疆,建土開家,邑移蕃王,緄珮惟鮮,朱紱斯煌,國號既崇,哀爾孤獨,配爾名子,華宗貴族,爵以列侯,銀艾優渥,成禮于宮,靈轜交轂,生雖異室,歿同山岳,爰構玄宮,玉石交連,朱房皓壁,暠曜電鮮,飾終備衛,法生象存,長埏繕脩,神閨掩扉,二柩並降,雙魂孰依,人誰不歿,憐爾尚微,阿保激摧,聖上傷悲,城闕之詩,以日喻歲,況我愛子,神光長滅,扃關一闔,曷其復晰。 |
《·》: | 詩曰「竹閟緄縢」。 |
《·》: | 緄:帶也。 |
《》: | 父緄,侍中、信武將軍。 |
《·》: | 車騎將軍巴郡馮緄為議郎,發綬笥,有二赤蛇可長三尺,分南北走。 |
《·》: | 《詩·秦風·竹閉緄滕疏》《旣夕記》說明器之弓云有䪐。 |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