罭 U+7F6D |  說文小篆 |
部首: | 网+ 8筆 = 共13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528第3 康熙字典: 頁948第19 辭海: 卷1頁0655第02 GSR: 第929.j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920第02 |
---|
表面結構: | 上:罒,下:或。 |
---|
國語發音: | yù ㄩˋ |
---|
粵語發音: | wik6 |
---|
說文解字: | 《》罭:魚網也。从网或聲。 |
---|
宋本廣韻: | 《···》罭:魚網。 |
---|
康熙字典: | 《··》罭:《》雨逼切《集韻》《正韻》越逼切《韻會》影逼切,𠀤音域。《說文·新附字》魚網也。《·》緵罟謂之九罭。九罭,魚罔也。《註》今之百囊罟。《·》九罭之魚。《傳》九罭,緵罟,小魚之網也。 |
---|
反切: | 雨逼 (《···》) |
---|
英文翻譯: | drag-net made of fine mesh |
---|
原典出處
《·》: | 九罭之魚、鱒魴。 |
In the net with its nine bags, Are rud and bream. |
《·》: | 革:雀行求粒,誤入罟罭。 |
《·》: | 《九罭》:周公歸于周,魯人欲留之不可得,作是詩,興也。 |
《·》: | 罭:魚網也。 |
《·》: | 緵罟,謂之九罭,九罭,魚罔也。 |
《·》: | 罭:魚網。 |
《·》: | 《詩》曰:九罭之魚,鱒魴。 |
《·》: | 若如今人說九罭之詩乃責其君之辭,何處討寬厚溫柔之意! |
《·》: | 又《王應麟·詩攷》九罭取鰕芘也,出《太平御覽》。 |
《》: | 周制,諸公袞冕九章,已見九罭篇。 |
《》: | 伐柯二章章四句九罭【音域】之魚,鱒【音樽】魴。 |
《》: | 九罭 取蝦芘也。 |
《》: | 《詩·九罭》之篇是迎之事也。 |
《》: | 今九罭既設,八紘斯掩,天網恢恢,吞舟是漏。 |
《》: | 九罭 |
《·》: | 七月鴟鴞東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
《》: | 周制,諸公袞冕九章,已見九罭篇。 |
《》: | 等渤澥之乘雁,類九罭之逃魚。 |
《·》: | 《豳風·九罭》《釋文》云:『緵字又作總。』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