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 U+8283 |  說文小篆 |
部首: | 艸+ 3筆 = 共9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26第27 頁32第15 康熙字典: 頁1017第22 辭海: 卷1頁1234第02 GSR: 第625.g 漢語大字典: 卷5頁3175第12 |
---|
表面結構: | 上:艹,下:凡。 Component of: 𢭾 𣒾 𥟌 |
---|
國語發音: | péng ㄆㄥˊ |
---|
粵語發音: | pung4 |
---|
說文解字: | 《》芃:艸盛也。从艸凡聲。《》曰:「」 |
---|
宋本廣韻: | 《···》芃:草盛也。又音蓬。 《···》芃:芃芃草盛皃。又音馮。 |
---|
康熙字典: | 《··》芃:《唐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𠀤音篷。《》草盛也。《·》芃芃其麥。《傳》麥芃芃然方盛長。又《·》有芃者狐,率彼幽草。《傳》芃小,獸貌。《註》芃,尾長貌。又草名。《》成侯之山,其草多芃。又《唐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符中切,𠀤音馮。義同。又《唐韻古音》讀凡,引《》云芃,从艸凡聲。 考證:〔《詩·衞風》芃芃其麥。〕謹照原書衞風改鄘風。 |
---|
反切: | 房戎 (《···》) 薄紅 (《···》) |
---|
英文翻譯: | luxuriant growth |
---|
原典出處
《·》: |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
I would have gone through the country, Amidst the wheat so luxuriant. |
《·》: | 《》曰:「芃蘭之枝,童子佩觿。」 |
《·》: | 其《》曰:「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
《·》: | 《》曰:「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趨之。」 |
《·》: | 謹按:《詩》云:「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
《》: | 《》曰:『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趨之。』 |
《·》: | 又東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椿木,其草多芃。 |
《·》: | 芃:艸盛也。 |
《·》: | 又曰: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
《》: | 詩云:「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
《·》: | 芃:草盛也。 |
《·》: | 《夏侯曾先志》曰:此山有石帆,壁立臨川,涌石亙山,遙望芃芃,有似張帆也。 |
《·》: | 其工者近有韋延祐、楊芃首出。 |
《·》: | 歌曰:「麥苗芃芃兮鶬鶊飛,」 |
《·》: | 《·》雚,芃蘭。 |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