螼 U+87BC |  說文小篆 |
部首: | 虫+ 11筆 = 共17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278第23 頁394第31 康熙字典: 頁1095第16 辭海: 卷1頁1973第01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883第04 |
---|
表面結構: | 左:虫,右:堇。 |
---|
國語發音: | qǐn ㄑㄧㄣˇ |
---|
說文解字: | 《》螼:螾也。从虫堇聲。 |
---|
宋本廣韻: | 《···》螼:蚯蚓也。《》云:螼蚓蜸蚕。弃忍切,三。 《···》螼:螼蚓一名蜸蚕蚯蚓也,羌印切蜸。苦典切,一。 |
---|
康熙字典: | 《··》螼:《唐韻》弃忍切《集韻》遣忍切,𠀤音𤿳。《》螾也。《·》螼蚓,蜸蚕。《註》江東呼寒蚓。互詳蜸字註。又《》羌印切,讀去聲。義同。 |
---|
反切: | 弃忍 (《···》) 苦典 (《···》) |
---|
原典出處
《·》: | 螼:螾也。 |
《·》: | 螼蚓,蜸蚕。 |
《·》: | 螼:蚯蚓也。 |
《·》: | 《爾雅》曰:螼 |
《·》: | 又《集韻》遣忍切,音螼。 |
《》: | 蚯蚓,一名螼蚓,一名蜿蟺,一名土龍,一名地龍,一名螳螾,一名朐䏰,一名寒䘆。 |
《》: | 増《爾雅》曰:「螼蚓蜸蠶」。 |
《》: | 螾,今之螼螾也。」 |
《》: | 標題:螼qǐn |
《·》: | 蚯蚓,《爾雅》曰:「螼蚓蠶亦謂之䖤蟺。 |
《·》: | 䚔 螼 |
《·》: | 案屒字廣韻收入十七準而音切不改螼 |
《·》: | 案屒字廣韻收入十七準而音切不改螼 |
《·》: | |螼 |
《·》: | 地多此蟲也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