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衣+ 8筆 = 共14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415第4 康熙字典: 頁1118第32 辭海: 卷1頁2163第03 漢語大字典: 卷5頁3096第12 |
---|
表面結構: | 左:衤,右:表。 |
---|
國語發音: | biǎo ㄅㄧㄠˇ |
---|
粵語發音: | biu2 |
---|
宋本廣韻: | 《···》裱:領巾也。方廟切,二。 |
---|
康熙字典: | 《··》裱:《唐韻》方廟切,音俵。《玉篇》領巾也。《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郭註》婦人領巾也。又《集韻》彼小切,音表。義同。又《類篇》與褾同。詳褾字註。 |
---|
反切: | 方廟 (《···》) |
---|
英文翻譯: | to mount maps or scrolls to paste |
---|
原典出處
《·》: | 帍裱謂之被巾。 |
《》: | 內府衢花綾裱,牙簽錦帶妝成。 |
《·》: | 裱:領巾也。 |
《·》: | 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酗裱、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
《》: | 一面又命念那一件,是為寶玉外書房完竣,支領買紙料糊裱。 |
《·》: | 《類篇》或作𧘡、裱。 |
《》: | 梅玖指著向和尚道:「還是周大老爺的親筆,你不該貼在這裏,拿些水噴了,揭下來裱一裱,收著纔是。」 |
《·》: | 土番之海寇亦自立一王,專劫海舶,所獲資財,半歸頭目,半自裱分。 |
《》: | 那硫球的法,形如氣球而小,內純貯硫黃,亦引藥線一枝,用裱厚毛頭紙並桑皮紙六瓣攢成的。 |
《》: | 只見寶琴說:「雖是個圖兒,畫的頗有書卷氣,倒可以裱了掛掛。」 |
《》: | 見素蘭美麗風流,亭亭可愛,即叫他上前,說道:「你去年寫在那《良宵風月圖》上的詩,我已裱成了手卷,並請人題了好些,實在畫也畫得好,字也寫得好,人人稱贊。」 |
《·》: | 故貞觀開元中,內府圖書,一例用白檀身,紫檀首,紫羅裱織成帶,以為官畫之裱。 |
《》: | 去買紙來作裱褙,欠人錢債未曾還。 |
《》: | 時當遠遊,因繪觀音小像裱袖畫兒帶在身邊,每逢客店必焚香頂禮。 |
《·》: | 裱褙時,㡠之店壁,暴客見之,曰:「計得矣。」 |
《》: | 生見碧檻紅窗,繡簾羅幌,正中太湖石春台,兩旁湘妃竹交椅,上面掛一幅吳綾裱的米家山水,左右襯一幅金花箋蕉葉對聯,書云: |
《·》: | 【裱畫】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