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谷+ 6筆 = 共13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30第43 康熙字典: 頁1190第06 辭海: 卷1頁2602第07 漢語大字典: 卷6頁3904第02 |
---|
表面結構: | 左:谷,右:共。 |
---|
國語發音: | hóng ㄏㄨㄥˊ |
---|
粵語發音: | hung4 |
---|
宋本廣韻: | 《···》谼:大壑又谼谷寺在相州。 |
---|
康熙字典: | 《··》谼:《》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𠀤音洪。《玉篇》大谷名。《類篇》大壑也。《·》孔子觀呂梁,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今謂呂梁谼。又亭名。《蘇軾詩》河漲西來失舊谼,孤城渾在水光中。自題云:僕在彭城,大水後登望谼亭,偶留此詩。又寺名。《》谼谷寺,在相州。又嶺名。《北齊書·斛律金傳》高祖自出北道,度赤谼嶺。又希谼。人名,見《宋史·宗室表》。 |
---|
反切: | 户公 (《···》) |
---|
原典出處
《·》: | 谼:大壑又谼谷寺在相州。 |
《·》: | 谼:《》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𠀤音洪。 |
《·》: | 其異目:西黃華、天平、玉泉,西南谼峪、棲霞,西北魯般門、倚陽,皆林慮之異名者也。 |
《》: | 尋從高祖出晉陽,追爾朱兆於赤谼嶺,平之。 |
《》: | 有林慮谼、仙人臺、洹水。 |
《》: | 高祖自出北道,度赤谼嶺,會金於烏突戍,合擊破之。 |
《·》: | 隨橋谼開茭蘆為港走水,仍於下流開白蜆、安亭二江,使太湖水由華亭青龍入海,則三州水患必減。 |
《》: | 其水勢,凡移谼橫注,岸如刺毀,謂之「札岸」。 |
《·》: | 萬年橋, |
《》: | 其水勢,凡移谼橫注,岸如刺毀,謂之「札岸」。 |
《·》: | 隨橋谼開茭蘆為港走水,仍於下流開白蜆、安亭二江,使太湖水由華亭青龍入海,則三州水患必減。 |
《》: | 從平爾朱兆於赤谼嶺。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