貀 U+8C80 |  說文小篆 | 𤝒 同義字 |
部首: | 豸+ 5筆 = 共12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488第51 康熙字典: 頁1200第25 辭海: 卷1頁2663第01 漢語大字典: 卷6頁3910第07 |
---|
表面結構: | 左:豸,右:出。 |
---|
國語發音: | nà ㄋㄚˋ |
---|
說文解字: | 《》貀:獸,無前足。从豸出聲。《漢律》:「能捕豺貀,購百錢。」 |
---|
宋本廣韻: | 《···》豽:獸名似狸蒼黑無前足善捕䑕。《》作貀。女滑切,四。 《···》貀:上同。 |
---|
康熙字典: | 《··》貀:《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女滑切,音肭。《·》貀,無前前足。《註》晉太康七年,召陵扶夷縣檻得一獸,似狗豹文,有角兩前足,卽此種類也。或說貀似虎而黑,無兩足。《》漢律,能捕豺貀,購百錢。《唐書·回鶻傳》黠戛斯,古堅昆國,其獸有野馬、骨貀。《異物志》貀出朝鮮,似狸,蒼黑色,無前兩足,能捕䑕。𨻰藏器曰:骨豽獸出西方突厥國,似狐而大,長尾。《臨海志》狀如鹿形,頭似狗,出東海水中。𡨥宗奭曰:今出登萊州,狀非狗非獸非魚。前腳似獸,尾卽魚,身有短靑白毛,毛有黑點。或曰方書膃肭臍卽貀外腎。○按𡨥說與《》不合,存以備考。又《集韻》當沒切,音咄。又女骨切,音䖦。義𠀤同。 考證:〔《·》貀無前足。《註》或說,貀似虎而黑,無兩足。〕謹照原文兩足上增前字。 |
---|
反切: | 女滑 (《···》) |
---|
原典出處
《·》: | 讀若《》「」之「貀」。 |
《·》: | 貀,無前足。 |
《·》: | 《》作貀。 |
《·》: | 《說文》曰:貀獸,無前足。 |
《·》: | 猫猴豬貀,四足之屬,韋無忝主之。 |
《·》: | 《類篇》𧳸貀,獸名。 |
《》: | 及豹、貀、鬬雞、獵犬之類,悉縱之; |
《·》: | 大厯十四年五月,詔鷹隼、豹貀獦犬皆放之。 |
《》: | 貀似虎而白。 |
《》: | 標題:貀nà |
《·》: | 貀,無前足。 |
《》: | |
《》: | 貀似虎而白,無前兩足者。 |
《》: | 豺狸豺貉,豺貀 |
《》: | 命縱于荊山之陽及豹、貀, |
《·》: | 貀,無前足。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