軔 U+8ED4 |  說文小篆 | 轫 簡體字 |
部首: | 車+ 3筆 = 共10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392第20 康熙字典: 頁1240第06 辭海: 卷1頁2993第01 GSR: 第456.g 漢語大字典: 卷5頁3516第07 |
---|
表面結構: | 左:車,右:刃。 |
---|
國語發音: | rèn ㄖㄣˋ |
---|
粵語發音: | jan6 |
---|
說文解字: | 《》軔:礙車也。从車刃聲。 |
---|
宋本廣韻: | 《···》軔:礙車輪木。 |
---|
康熙字典: | 《··》軔:《》《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振切,音刃。《》礙車也。《徐曰》止輪之轉,其物名軔。又止物之行皆曰軔。《後漢·申屠剛傳》光武嘗欲出遊,剛諫不聽,遂以頭軔乘輿輪。《註》謂以頭止車輪也。又去軔,輪動而車行,故凡事始啓行曰發軔。《屈原·離騷》朝發軔于天津。又《後漢·馮衍傳》發軔新豐兮徘徊鎬京。又與仞同。《》掘井九軔。 |
---|
反切: | 而振 (《···》) |
---|
英文翻譯: | a block that keeps a wheel from moving |
---|
原典出處
《·》: | 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
Mencius said, 'A man with definite aims to be accomplished may be compared to one digging a well. To dig the well to a depth of seventy-two cubits, and stop without reaching the spring, is after all throwing away the well.' |
《·》: | 其禮義節奏也,芒軔僈楛,是辱國已。 |
《·》: | 次六,車案軔,圭璧塵。 |
《·》: | 免軔還園,去就也。 |
《·》: | 是故師未發軔,而兵可迭也。 |
《·》: | 妄行則群卒困,強進則銳士挫,故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乘瑕則神,攻堅則瑕者堅乘瑕則堅者瑕。 |
《·》: | 富治者,民不發軔,甲不出暴,而威制天下。 |
《·》: | 故得道之兵,車不發軔,騎不被鞍,鼓不振塵,旗不解卷,甲不離矢,刃不嘗血,朝不易位,賈不去肆,農不離野。 |
《》: | 間曰:「陛下嘗軔車於趙矣,趙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 |
《·》: | 又恐後世迷於一時之事,常以此取國家之大務,淫荒田獵,陵夷而不禦也,是以車不安軔,日未靡旃,從者仿佛,委屬而還。 |
《·》: | 時隴蜀未平,上嘗欲近出,剛諫上不聽,剛以頭軔乘輿車輪,馬不得前。 |
《》: | 諫不見聽,遂以頭軔乘輿輪,帝遂為止。 |
《·》: | 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
《·》: | 軔:礙車也。 |
《·》: | 然車跡不軔權右之國,尺牘不經貴勢之庭。 |
《》: | 且盛暑行師,詩人所重,實非至尊動軔之時也。 |
《·》: | 遷尚書令,世祖嘗欲出游,剛以隴蜀未平,不宜晏安逸豫,諫不見聽,遂以頭軔乘輿輪,帝遂為止,時內外羣官,多帝自選舉,加以法理嚴察,職事過苦,尚書近臣,至乃捶撲牽曳於前,羣臣莫敢正言,剛每輒極諫,又數言皇太子宜時就東宮,簡任賢保,以成其德。 |
《·》: | 《晉潘岳登虎牢山賦》曰:辭京輦兮遙邁,將遠遊兮東夏,朝發軔兮帝墉,夕結軌兮中野,憑脩阪兮停車,臨寒泉兮飲馬,眷故鄉之遼隔,思紆軫以鬱陶,步玉趾以升降,淩汜水而登虎牢,覽河洛之二川,眺成平之雙皋,崇嶺驫以崔崒,幽谷豁以窙寥,路逶迤以迫隘,林廓落以蕭條,爾乃仰蔭嘉木,俯藉芳卉,青煙鬱其相望,棟宇懍以鱗萃,彼登山而臨水,因先喆之所哀,矧去鄉而離家,邈長辭而遠乖,望歸雲以歎息,腸一日而九迴,良勞者之詠事,爰寄言以表懷。 |
《》: | 沬,軔也。 |
《》: | 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
《·》: | 熑:煣軔。 |
《·》: | 又曰:昔者聖人之作歷,觀璇璣之運,三光之行,道之發軔,景之長短,斗綱所建,青龍所踵,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而制術焉。 |
《》: | 發軔乎霞城,還旌乎玄圃。 |
《·》: | 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 |
《·》: | 軔:《》《集韻》《韻會》《正韻》𠀤而振切,音刃。 |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