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 U+90C7 |  說文小篆 |
部首: | 邑+ 6筆 = 共9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106第51 頁128第7 康熙字典: 頁1271第05 辭海: 卷1頁3382第03 漢語大字典: 卷6頁3769第03 |
---|
表面結構: | 左:旬,右:阝。 具有相關結構:𮥄 。 |
---|
國語發音: | xún huán ㄒㄩㄣˊ ㄏㄨㄢˊ |
---|
粵語發音: | seon1 |
---|
說文解字: | 《》郇:周武王子所封國,在晉地。从邑旬聲。讀若泓。 |
---|
宋本廣韻: | 《···》郇:地名在河東解縣周文王子封於郇後以爲氏王莽時有郇越。 《···》郇:姓出絳州。又音荀。 |
---|
康熙字典: | 《··》郇:《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𠀤音旬。國名。《》在晉地。《·》四國有王,郇伯勞之。《註》郇伯,郇侯,文王之後。嘗爲州伯,治諸侯有功。又《》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師退軍于郇。《註》解縣西北有郇城。又姓。漢有郇越。又《》戸關切《集韻》胡關切,𠀤音環。亦姓也。唐郇模。《宛委餘篇》郇越之郇,音荀。郇模之郇,音環。《集韻》或作𨝁。 考證:〔《左傳·僖二十四年》秦師退軍于郇。〕謹照原文秦師改晉師。 |
---|
反切: | 相倫 (《···》) 戸關 (《···》) |
---|
英文翻譯: | an ancient feudal State in Shaanxi |
---|
原典出處
《·》: | 四國有王、郇伯勞之。 |
The States had their sovereign, And there was the chief of Xun to reward their princes. |
《·》: | 姬之別封眾多,管、蔡、成、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
《·》: | 二月辛丑,咎犯與秦晉大夫盟于郇。 |
《》: | 濟河,圍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二月,甲午,晉師軍于廬柳,秦伯使公子縶如晉師,師退,軍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晉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晉師,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宮,戊申,使殺懷公于高梁,不書,亦不告也,呂郤畏偪,將焚公宮,而弒晉侯,寺人披請見,公使讓之,且辭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後余從狄君以田渭濱,女為惠公來求殺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雖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猶在,女其行乎,對曰,臣謂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猶未也,又將及難,君命無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惡,唯力是視,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蒲狄乎。 |
《·》: | 及文子成晉、荊之盟,豐兄弟之國,使無有間隙,是以受郇、櫟。 |
《》: |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 |
《》: | 郇越、相,同族昆弟也,並舉州郡孝廉茂材,數病,去官。 |
《》: | 平再遷侍中,永平三年,拜宗正,數薦達名士承宮、郇恁等。 |
《·》: | 六年,王錫郇伯命。 |
《·》: | 郇:周武王子所封國,在晉地。 |
《·》: | 入為相,薦郇恁、桓榮等。 |
《·》: | 今解故城東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鄉俗名之為郇城,考服虔之說,又與俗符,賢于杜氏單文孤證矣。 |
《·》: | 州里高之,比之郇越。 |
《·》: | 遊太原,從郇越牧羊,以琴書自娛。 |
《·》: | 諸大夫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盬。 |
《·》: | 又春秋云『畢原酆郇,文之昭。』 |
《·》: | 荀:草名又姓本姓郇後去邑爲荀今出潁川。 |
《》: | 《左傳》曰,晉悼公謀去故絳,欲居郇瑕,魏獻子曰:「不如新田,有汾澮以流其惡。」 |
《·》: | 謂之郇公五雲體。 |
《·》: | 又如左傳說:「管蔡郕霍魯衛毛绎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
《·》: | 《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