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金+ 13筆 = 共21筆. |
---|
字典出處: | 康熙字典: 頁1324第03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262第01 |
---|
表面結構: | 左:釒,右:葉。 |
---|
國語發音: | yè ㄧㄝˋ |
---|
康熙字典: | 《··》鐷:《集韻》虛涉切,音偞。鋌也,鐶也。 |
---|
原典出處
《·》: | 或翦鐵鐷、裁皮、糊紙以為錢,相雜用之。 |
《·》: | 加釘鐷焉。 |
《·》: | 鐷:《集韻》虛涉切,音偞。 |
《》: | 「藏之於匱,緘之以金」,若今釘鐷之,不欲人開也。 |
《·》: | 或翦鐵鐷、裁皮、糊紙以為錢,相雜用之。 |
《》: | 熈寧四年,詔自今官司止賣印板,令民自造升斗,以省釘鐷之費,於是量法壞矣。 |
《·》: | 簧者,笙管之中金薄鐷也。 |
《·》: | 簧者,笙管之中金薄鐷也。 |
《·》: | 簧者,笙管之中金薄鐷也。 |
《》: | 其炒鐵,則以生鐵團之入爐,火燒透紅,乃出而置砧上,一人鉗之,二三人錘之,旁十餘童子扇之,童子必唱歌不輟,然後可煉熟而為鐷也。 |
《》: | 其敷棉者曰棉甲,施鐵鐷於外者曰明甲,其采飾制各有差。 |
《·》: | 赤山之精,銷踰羊頭,鐷越鍜成。 |
《》: | 其炒鐵,則以生鐵團之入爐,火燒透紅,乃出而置砧上,一人鉗之,二三人錘之,旁十餘童子扇之,童子必唱歌不輟,然後可煉熟而為鐷也。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