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73D

說文小篆

簡體字

部首:+ 14筆 = 共2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370第23 康熙字典: 頁1379第22 辭海: 卷1頁4581第02 GSR: 第593.s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081第09
表面結構:上:,下:。 Component of: 𡤴
國語發音: ㄐㄧˋ
粵語發音:zai3
唐代發音:*tzèi
說文解字:雨部》霽:雨止也。从雨齊聲。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霽:雨止也。子計切,八。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雨部·十四》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計切,音擠。《說文》雨止也。从雨齊聲。《爾雅·釋天》濟謂之霽。《註》今南陽人呼雨止爲霽。《疏》濟,止也。《·洪範》曰雨曰霽。《傳》龜兆形有似雨者,有似雨止者。《前漢·魏相傳》爲霽威嚴。《註》霽,止也。又《集韻》才詣切,音嚌。晴也。《埤雅》雨晴曰霽。又《集韻》在禮切,音薺。又子禮切,音泲。義𠀤同。
反切:子計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to clear up after rain; to cease be angry

原典出處

尚書·洪範》:曰雨,曰,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凡七。
(In doing this), they will find (the appearances of) rain, of clearing up, of cloudiness, of want of connexion, and of crossing; and the inner and outer diagrams. In all (the indications) are seven.
說苑·權謀》:而乘以大雨,水平地而嗇
白虎通德論·災變》:太平之時,時雨時,下以恆陽而以時陽,天地之氣宣也。
論衡·感虛》:於是風波罷
新語·慎微》: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鄣日月也,非得神靈之化,罷雲翳,令歸山海,然後乃得覩其光明,暴天下之濡濕,照四方之晦冥。
蔡中郎集·述行賦》:佇淹留以候兮,感憂心之殷殷。
韓非子》:客曰:「人主欲觀之,必半歲不入宮,不飲酒食肉,雨日出視之晏陰之間,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見也。」
慎子·威德》:故騰蛇遊霧,飛龍乘雲,雲罷霧,與蚯蚓同,則失其所乘也。
淮南子·本經訓》:積壤而丘處,糞田而種穀,掘地而井飲,疏川而為利,築城而為固,拘獸以為畜,則陰陽繆戾,四時失敘,雷霆毀折,雹霰降虐,氛霧霜雪不,而萬物燋夭。
史記·龜策列傳》:淫雨不,水不可治。
晏子春秋》: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
漢書·魏相丙吉傳》:相心善其言,為威嚴
後漢書》:於是暴雨,既而螟蟲自銷,百姓稱曰神明
焦氏易林·大過之》:節:朝暮霞,瀸我衣襦。
說文解字·雨部》::雨止也。
爾雅·釋天》:疾雷為霆霓,雨䨘為霄雪,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淫謂之霖,濟謂之
金樓子·自序》:遇謙之小過,既而言曰:「坤艮二象俱在土,非直無雨,乃應開。」
水經注·沔水》:當出曉而雲,乃覺城崩,半許淪水,出銅鐘十二枚,刺史索邈奉送洛陽,歸之宋公府。
三國志·公孫度傳》:,起土山、脩櫓,為發石連弩射城中。
群書治要·諫上》: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公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階,晏子入見,立有間。
藝文類聚·》:仲宣跪而稱曰:臣聞日以陽德,月以陰靈,擅扶光於東沼,嗣若英於西溟,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若夫氣地表,雲歛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菊散芳於山椒,鴈流哀於江瀨,升清質之悠悠,降澄暉之靄靄,列宿掩縟,長河韜映,柔祇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周除冰淨。
通典》:二十日,遣京城諸坊人家,於門前作泥人,長三尺,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十月方
意林》:後有一人求庇廕一頭之地,雨,共爭之。
西遊記》:風清雲樂昇平,神靜星明顯瑞禎。
三國演義》: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不受籠網之羈絆也。
金瓶梅》:酒過兩巡,桂卿、桂姐一個彈箏,一個琵琶,兩個彈著唱了一套《景融和》。
封神演義》:紂王聞言,天顏少:「依卿所奏。」
廣韻·》:霋:《說文》云:謂之霋。
太平御覽·》:若夫氣地表,雲斂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脫,列宿掩縟,長河韜映,柔祗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周除冰凈。
太平廣記·劉商》:如是十許日,天色晴,香風瑞雲,彌布山谷,樵者見空中騎乘,飛舉南去
朱子語類·卜筮》:「曰雨,曰,曰蒙,曰驛,曰克」,即是五行,雨即水,即火,蒙即土,驛即木,克即金。
墨子閒詁·經上》:惟十二有誽字,音研計切,伺也。
紅樓夢》:月難逢,彩雲易散。
全唐詩》:伊川綠,郊明鞏樹紅。
康熙字典·》:𩗭:《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切,𠀤音麗。
儒林外史》:積雪初,瞻園紅梅,次第將放。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