馵 U+99B5 |  說文小篆 |
部首: | 馬+ 3筆 = 共13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364第35 康熙字典: 頁1434第16 辭海: 卷1頁5051第01 GSR: 第1232.a 漢語大字典: 卷7頁4541第04 |
---|
表面結構: | 上:馬,下:廾。 Component of: 㺛 𢶚 |
---|
國語發音: | zhù ㄓㄨˋ |
---|
粵語發音: | zyu3 |
---|
說文解字: | 《》馵:馬後左足白也。从馬,二其足。讀若注。 |
---|
宋本廣韻: | 《···》馵:馬後左足白。 |
---|
康熙字典: | 《··》馵:《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𠀤音注。《》馬後左足白也。《爾雅·䆁畜》左白馵。又膝上皆白惟馵。《·》駕我騏馵。又《玉篇》馬懸足也。《易·說卦傳》震爲馵足。《陸佃云》馵足蓋取其躁,故二絆其足,言制之而動。今字書䭴从馬,一絆其足。馵,二絆其足。馽,口其足。又《集韻》朱欲切,音燭。義同。 考證:〔《·》左白馵。〕謹照原書釋獸改䆁畜。 |
---|
反切: | 之戍 (《···》) |
---|
英文翻譯: | horse with white back legs |
---|
原典出處
《·》: | 游環脅驅、陰靷鋈續、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
With its slip rings and side straps, And the traces attached by gilt rings to the masked transverse; With its beautiful mat of tiger's skin, and its long naves; With its piebalds, and horses with white left feet. |
《·》: | 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 |
《·》: | 馵:馬後左足白也。 |
《·》: | 膝上皆白,惟馵。 |
《·》: | 燃芳苡燈,光色紫,有白鳳、黑龍、馵足來,戲於閣邊。 |
《·》: | 《爾雅》曰:馬膝上皆白,惟馵。 |
《·》: | 馵:馬後左足白。 |
《·》: | 及至伯樂曰:「我善治之,燒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馵,編之以皂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 |
《·》: | 馵:《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𠀤音注。 |
《》: | 又去聲】,駕我騏【音其】馵【音注。 |
《》: | 又去聲】,駕我騏【音其】馵【音注。 |
《》: | 一說:馵下云從馬二其足,此當作一其足,絆字剩。 |
《·》: | 神龍變化弄牙角,天馬奔放無馵羈。 |
《》: | 又為馵足。 |
《》: | 為馵足,為作足, |
《》: | 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旉,為大塗,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竹,為萑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 |
《》: | 又為馵足。 |
《》: | 又為馵足。 |
《·》: | 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之戍切。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