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 U+9C31 |  說文小篆 | 鲢 簡體字 |
部首: | 魚+ 11筆 = 共22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139第11 康熙字典: 頁1476第26 辭海: 卷1頁5312第05 漢語大字典: 卷7頁4705第11 |
---|
表面結構: | 左:魚,右:連。 |
---|
國語發音: | lián ㄌㄧㄢˊ |
---|
粵語發音: | lin4 |
---|
說文解字: | 《》鰱:魚名。从魚連聲。 |
---|
宋本廣韻: | 《···》鰱:魚名。 |
---|
康熙字典: | 《··》鰱:《唐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𠀤音連。《》魚名。《博雅》鱮也。《陸璣·草木蟲魚疏》鱮,徐州人謂之鰱。《郭璞·江賦》鯪鯉鰩鰱。又《正字通》鰫魚似鰱。俗呼黑鰱。 |
---|
反切: | 力延 (《···》) |
---|
英文翻譯: |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athys |
---|
原典出處
《》: | 路鰱曰:「世以鮑炬無從容而死者,皆非也。」 |
《·》: | 鰱:魚名。 |
《·》: | 【賦】《東晉郭璞江賦》曰:咨五才之並用,寔水德之靈長,惟岷山之導江,初發源於濫觴,總括漢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汲引沮漳,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泒乎潯陽,鼓洪濤於赤岸,淪餘波於柴桑,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滈汗六州之域,經營炎景之外,呼吸萬里,吐納靈潮,自然往復,或夕或朝,若乃巴東之峽,夏后疏鑿,絕岸萬丈,璧立霞駮,碧沙潰沱而往來,巨石硉矹以前卻,魚則江豚海狶,叔鮪王鱣,䱻●●●,鮫鰩●鰱,爾其水物怪錯,則有王珧海月,土肉石華,瑣蛣腹蟹,水母目蝦,紫蚖如渠,洪蚶專車,瓊●晞曜以瑩珠,石●應節而揚葩,若乃龍鯉一角,奇鶬九頭,有鱉三足,有龜六眸,赬蟞肺躍而吐璣,文●磬鳴以孕璆,●馬騰波以噓蹀,水兕雷咆乎陽侯,雹布餘糧,星離沙鏡,青綸競糾,縟組爭映,石帆蒙籠以蓋嶼,蓱實時出而漂泳,其下則金礦丹礫,雲精燭銀,鳴石列乎陽渚,浮磬肆乎陰濱,其羽族則有晨鵠天雞,鴢鷔鷗●,千類萬聲,自相諠聒,繁蔚芳蘺,隱藹水松,涯灌芊萰,潛薈蔥蘢,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潛達傍通,幽岫窈窕,金精玉英瑱其裏,瑤珠怪石綷其表,海童之所巡遊,琴高之所靈矯,冰夷倚浪以傲睨,江妃含嚬而●眇,若乃宙宇澄寂,八風不翔,舟子於是搦櫂,涉人於是檥榜,漂飛雲,運艅艎,舳艫相屬,萬里連檣,泝迴沿流,或漁或商,長風●以增扇,廣莫● |
《·》: | 鰱:魚名。 |
《·》: | 徐州謂之鰱, |
《·》: | 蜑艇蠻舠,出沒風濤,罔鰅鰫,曳鯉鰱,舉赤鱬,絡氐人,鉤鼊,繒鰝鰕,止水母,鑿蠣蠔,擒化鯤,縶翔鰩,罶鮪䍡鱺,牽鮦罣鱸,繫鱘引鰉,掣鱷連鮫,枕丁膠乙,兼取並積。 |
《·》: | 《郭璞·江賦》鯪鰩鯩鰱。 |
《》: | 走堂的疊著指頭數道:「肘子、鴨子、黃悶魚、醉白魚、雜膾、單雞、白切肚子、生煼肉、京煼肉、煼肉片、煎肉圓、悶青魚、煮鰱頭,還有便碟白切肉。」 |
《》: | 鼈冬服氣沙中,輝魚跧於乾土之中,鰱魚食其水沬,鯉魚能化龍興雲布雨。 |
《》: | 或謂之鰱。 |
《·》: | 二十一年,上詣奉天謁陵,途次屢奏書問安,使獻方物,奏曰:「臣到盛京,親網得鰱、,浸以羊脂,山中野燒,自落榛實及山核桃,朝鮮所進柿餅、松、慄、銀杏,附使進上,伏乞俯賜一笑,不勝欣幸。」 |
《》: | 惟燃犀之照水,鰱鯉斯分。 |
《》: | 屠本睃《海錯疏》:「過臘,頭類鯽,身類鱖,又類鰱,肉微紅味美,尾端有肉,口中有牙如鋸,好食蚶蚌,臘來春去,故名過臘。」 |
《》: | 武卒鰱郟如雷如震。 |
《》: | 或謂之鰱。 |
《·》: | 或圈于魚塘之岸,草糞則每早掃于塘中,以飼草魚;而羊之糞,又可飼鰱魚。 |
《·》: | 魚多蓄池中飼草而長,與青鰱混雜,故名曰 魚,江湖亦皆有之,食品之長味也。 |
《》: | 真乃鰱鯉難分,致使英雄氣短。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