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黹+ 0筆 = 共12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250第27 康熙字典: 頁1522第45 辭海: 卷1頁5645第05 GSR: 第1237.i 漢語大字典: 卷7頁4738第01 |
---|
表面結構: | 上:业,下:㡀。 Component of: 𫱱 𫹤 𣚠 𫜜 𬋉 黺 𭸪 𧝉 𣀅 黻 𦅧 𪓋 黼 𧸅 𨬚 𪓌 𪓎 𬹜 𪓐 |
---|
國語發音: | zhǐ xiàn ㄓˇ ㄒㄧㄢˋ |
---|
粵語發音: | zi2 |
---|
說文解字: | 《》黹:箴縷所紩衣。从㡀,丵省。凡黹之屬皆从黹。 |
---|
宋本廣韻: | 《···》黹:鍼縷所紩周禮祭社稷五祀則用黹冕也。豬几切,四。 |
---|
康熙字典: | 《··》黹:《唐韻》陟几切《》豬幾切《集韻》《韻會》展幾切,𠀤音㨖。《》箴縷所紩衣。《·》黹,紩也。《郭註》今人呼縫紩衣爲黹。《疏》鄭註司服云:黼黻絺繡。爲黹謂刺繡也。《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註》或作黹。《》从㡀,丵省。《徐鉉曰》丵,衆多也。言箴縷之工不一也。 |
---|
反切: | 豬几 (《···》) |
---|
英文翻譯: | embroidery, needlework; radical |
---|
原典出處
《》: | 七歲上死了父親,他母親做些針黹,供給他到村學堂裏去讀書。 |
When he was seven his father died, but his mother took in sewing so that he could study at the village school. |
《·》: | 讀若黹。 |
《·》: | 黹,紩也。 |
《·》: | 黹:鍼縷所紩周禮祭社稷五祀則用黹冕也。 |
《·》: | 以朝天子助祭,玄衣纁裳,以華蟲火宗彝三章畫以為績裳,藻粉米黼黻四章黹 |
《·》: | 《·》『𪓐,合五采鮮色,從黹虘聲,《》曰:衣裳𪓐𪓐』。 |
《》: | 惟知侍親養子,閒時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
《·》: | 𨬚:《集韻》展几切,音黹。 |
《》: | 這紅玉生得姿色非常,真似眉如春柳,眼似秋波,更兼性情聰慧,到八九歲,便學得女工針黹,件件過人。 |
《》: | 柏夫人贊不絕口,說道:「真是針黹中的狀元!」寶釵笑道:「這還算不了好針黹,媽媽請看珍妹妹的,那才是好!」珍珠笑道:「別要臊人,我那裡做得過你呢。」 |
《·》: | 其女日售針黹以助家用,吳愛逾掌珍,年及笄,猶未字也。 |
《·》: | 第恐鍼黹之餘,不暇弄筆墨,而又無人唱和而表章之,則淹沒而不宣者多矣。 |
《·》: | 弱冠武舉及第,充諉黹腳,補右領軍司戈,換同軌府果毅。 |
《》: | 自此之後,裴夫人安心在家守孝,惟教子讀書,訓女針黹,已不啻茹荼之苦。 |
《》: | 上文剽砭刺也,刲刺也皆直傷之義,然則刺篆當廁剽刲二篆下,禮經云刺草,大雅之刺訓責,史稱刺六經作王制,官稱刺史,鍼黹曰刺繡,用□曰刺船,盜取國家密事為刺探尚書事,皆其引伸之義也。 |
《》: | 君曾孫酉黹封明統侯,元孫霸為臨淮太守。 |
《》: | 衣裳黹糸失,扃竿旰茫視其封題,皆府君卒之日也。 |
《·》: | 《古文尚書》及《說文》璪火黺黹米黼黻,艾軒曰:「黺黹米黼黻,當各為一物。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