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心+ 9笔 = 共12笔. |
---|
字典出处: | 宋本广韵: 页510第41 页510第49 康熙字典: 页393第10 汉语大字典: 卷4页2330第05 |
---|
表面结构: | 左:忄,右:却。 |
---|
国语发音: | jǐ ㄐㄧˇ |
---|
说文解字: | 《》𢜭:劳也。从心却声。 |
---|
宋本广韵: | 《···》𢜭:劳也。 《···》𢜭:劳也。又其戟切。 |
---|
康熙字典: | 《··》𢜭:《集韵》极虐切,音噱。《》劳也。又《》几剧切《集韵》讫逆切,𠀤音戟。疲也。又《集韵》乞逆切,音𨻶。义同。又《》奇逆切《集韵》竭戟切,𠀤音剧。《扬子·方言》𠉮也。本作𠌢。或作𠊬。俗作𢜭𧮭。《正字通》一作〈却下心〉。 |
---|
反切: | 奇逆 (《···》) 几剧 (《···》) 其戟 (《···》) |
---|
原典出处
《·》: | 𢜭:劳也。 |
《·》: | 𢜭:劳也。 |
《·》: | 𢛠:《正字通》俗𢜭字。 |
《》: | 左心右却劳也从心却声臣锴曰𢜭犹却也其雀反 |
《》: | ...lity="5" />劳也 |
《》: | 左心右却劳也从心却声臣锴曰𢜭犹却也其雀反 |
《·》: | ...悛𢜭... |
《·》: | ...𧍕𢜭谻 |
《·》: | 𧎾𢜭𧮬 |
以上的例子来自维基区中的文献,未必经过仔细校对。若发现错字,请使用维基自行纠正。您可以参考该字词在本站先秦两汉或汉代之后原典中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