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甲: |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慮,民復季子。三言以為文不足,或令之或乎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欲。 |
| 老子甲: |
江海所以為百谷王,以其能為百谷下,是以能為百谷王。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詀。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 老子甲: |
罪莫厚於甚欲,咎莫僉於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為足,此恒足矣。 |
| 老子甲: |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長。 |
| 老子甲: |
古之善為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頌:豫乎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敢乎其若客,渙乎其若釋,屯乎其若樸,沌乎其若濁。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孰能牝以主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浧。 |
| 老子甲: |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亡執,故亡失。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尃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
| 老子甲: |
道恒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正之以亡名之樸。夫亦將知,知足以靜,萬物將自定。 |
| 老子甲: |
為亡為,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猷難之,故終亡難。 |
| 老子甲: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斯不善已。有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治也,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
| 老子甲: |
道恒亡名,樸,雖細,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也,以輸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 |
| 老子甲: |
有狀混成,先天地生,清寥,獨立不亥,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折,折曰轉,轉曰返。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 老子甲: |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屈,沖而愈出。 |
| 老子甲: |
至虛恒也;守沖篤也。萬物方作,居以顧復也。天道云云,各復其根。 |
| 老子甲: |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踐也。為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合末,九成之臺,作足下。 |
| 老子甲: |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廣,同其塵,畜其銳,解其忿,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
| 老子甲: |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
| 老子甲: |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朘怒,精之至也。終日乎而不憂,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
| 老子甲: |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 老子甲: |
返也者,道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 |
| 老子甲: |
持而浧之,不不若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金玉浧室,莫能守也。貴福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