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一》

電子圖書館
1 十一:
𤹝:《唐韻》《集韻》𠀤毗至切,音避。《說文》足气不至也。《玉篇》足氣不至,轉筋也。《正字通》俗謂腳冷濕病。又《集韻》《韻會》𠀤必至切,音比。又《集韻》必結切,音彆。義𠀤同。

2 十一:
瘬:《字彙》知亮切,音帳。滿也。《正字通》俗痮字。本作脹。古借用張。

3 十一:
瘭:〔古文〕𤼄《廣韻》甫遙切《集韻》𤰞遙切,𠀤音猋。瘭疽,病名。《千金方》肉中忽生點,大者如豆,細者如黍粟,甚者如梅李,有根,痛傷應心,久則四面腫泡,曰瘭疽。《後漢·鮮𤰞傳》中國之困,胸背之瘭疽。又通作漂。《莊子·則陽篇》漂疽疥癰。又《集韻》匹妙切,音勡。義同。

4 十一:
瘮:《集韻》楚錦切,音墋。駭恐貌。又《廣韻》疎錦切《集韻》所錦切,𠀤參上聲。義同。又《玉篇》寒病也。又《集韻》所禁切,音滲。義同。

5 十一:
㿂:《字彙》陟里切,知上聲。腸病。

6 十一:
瘯:《廣韻》《集韻》《韻會》𠀤千木切,音蔟。《玉篇》瘯蠡,皮膚病。《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疏》瘯蠡,畜之小病,瘯族生疥類是也。蠡則綠生癬類是也。又《集韻》作木切,音鏃。義同。

7 十一:
㿃:《廣韻》《集韻》𠀤竹例切,音蛭。《玉篇》半頭瘡也。又《玉篇》赤白痢也。又《韻會》《正韻》𠀤直例切,音滯。又《集韻》丁計切,音帝。義𠀤同。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當蓋切,音帶。《正字通》赤㿃,白㿃,婦人下部病。

8 十一:
𤹞:《集韻》丑厄切,音䊞。𤹞㾊,寒病。

9 十一:
𤹟:《集韻》尸羊切,音商。憂疾。

10 十一:
瘰:《廣韻》郎果切《集韻》魯果切,𠀤音裸。瘰𤻤,筋結病也。《正字通》瘍繞頸項絫絫也。《方書》瘰癧,或在耳後,頤項缺盆,手少陽三焦經主之。或在胷及胷之側,皆爲馬刀瘡,足少陽膽經主之。又《集韻》與蠡同。瘯蠡,皮肥也。一曰疥病。《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釋文》蠡,說文作瘰。瘯瘰,皮肥也。又《集韻》盧戈切,音羸。義同。又魯猥切,音磊。癧病。

11 十一:
㿄:《唐韻》於賣切,音隘。《說文》劇聲也。又《廣韻》《集韻》𠀤烏懈切,音隘。又《廣韻》於其切,音醫。義𠀤同。又《集韻》一曰羸也。

12 十一:
瘱:《集韻》壹計切《正韻》於計切,𠀤醫去聲。同𡣇。靜也。《前漢·外戚傳》婉瘱有節操。《註》師古曰:瘱,靜也。又《揚子·方言》瘱𧫚,審也。齊楚曰瘱,秦晉曰諦。又《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𤰞迖,若孝子之事父母也。《註》瘱,深邃也。

13 十一:
㿅:《集韻》《韻會》𠀤息淺切,音鮮。同癬。《史記·勾踐世家》吳王伐齊,子胥諫曰:吳有越腹心之疾,齊與吳疥𤸭也。

14 十一:
瘲:《唐韻》子用切《集韻》足用切,𠀤音縱。《玉篇》瘛瘲,小兒病。《集韻》風病。《前漢·藝文志》金創瘲瘛方三十卷。《註》師古曰:瘲,音子用反。小兒病也。又《集韻》將容切,縱平聲。義同。

15 十一:
𤹠:《字彙》情亦切,音籍。瘦病。《正字通》瘠字之譌。

16 十一:
瘳:《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丑鳩切,𠀤音抽。《說文》疾病瘉也。《徐曰》忽愈,若抽去之也。《·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鄭風》旣見君子,云胡不瘳。《傳》瘳,愈也。《左傳·昭十三年》事齊楚,其何瘳於晉。《註》瘳,差也。又損也。《晉語》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已何瘳。《註》瘳,損也。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義同。

17 十一:
𤹡:《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𠀤音查。瘡痂甲也。

18 十一:
瘴:《廣韻》《集韻》《韻會》𠀤之亮切,音障。《玉篇》瘴,癘也。《廣韻》熱病。《正字通》中山川厲气成疾也。《陸遊·避暑漫抄》嶺南或見異物從空墜,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母。

19 十一:
𤹢:《字彙》他果切,音妥。腰病。

20 十一:
𤹣:《集韻》荒故切,音戽。江淮謂始病曰𤹣。

21 十一:
瘵:《唐韻》側介切《集韻》側界切《正韻》側賣切,𠀤音𨝋。《說文》勞病也。《廣韻》病也。《·小雅》上帝甚蹈,無自瘵焉。《傳》瘵,病也。《戰國策》上天甚神,無自瘵也。《註》瘵,病也。《木華·海賦》爲凋爲瘵。又《集韻》側例切,音際。病也。《詩·無自瘵焉鄭箋》瘵,接也。音際。正義曰:鄭讀爲交際之際,故云接也。又《集韻》征例切,音制。引縱病也。
考證:〔《戰國策》上天甚明,無自瘵也。〕謹照原文甚明改甚神。

22 十一:
瘶:《廣韻》蘇奏切《集韻》先奏切,𠀤音嗽。欬瘶也。與口部嗽同。

23 十一:
瘷:《集韻》色責切,音索。瘮瘷,寒貌。

24 十一:
𤹤:《集韻》《韻會》𠀤徒登切,音疼。痛也。

25 十一:
㿆:《五音集韻》古禾切,音戈。禾苗蟲傷有病。又《字彙》瘡病。

26 十一:
㿇:《集韻》席入切,音習。痺疾也。又息入切,音靸。小痛也。

27 十一:
瘸:《唐韻》《韻會》《正韻》巨靴切《集韻》衢靴切,𠀤掘平聲。腳手病。

28 十一:
瘹:《廣韻》《集韻》𠀤多嘯切,音弔。《博雅》瘹,狂也。又《集韻》一曰小兒病。

29 十一:
瘺:《字彙》力候切,音漏。瘺瘡。亦作瘺。
考證:〔《字彙》力侯切,音漏。〕謹照原文力侯切改力候切。

30 十一:
瘻:《唐韻》力豆切《集韻》《韻會》郎豆切,𠀤音屚。《說文》腫也。一曰久創。《玉篇》瘡也。《山海經》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爲瘻。《註》瘻,癰屬也。中多有蟲。《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又《集韻》力救切,音溜。又龍遇切,音屢。義𠀤同。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𠀤音慺。痀瘻,曲脊。《字彙》亦作瘺。
考證:〔《山海經》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已瘻。〕謹照原文已瘻改爲瘻。〔《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拘攣瘻癘。〕謹照原文拘攣改攣踠。

31 十一:
𤹥:《集韻》噎寧切,音瑩。歐聲。

32 十一:
瘼:《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𠀤音莫。《說文》病也。《·小雅》亂離瘼矣。《傳》瘼,病也。《揚子·方言》瘼,病也。東齊海岱之閒曰瘼。

33 十一:
瘽:《唐韻》巨斤切《集韻》《韻會》渠斤切《正韻》渠巾切,𠀤音勤。《爾雅·釋詁》瘽,病也。《前漢·文帝紀》瘽身從事。又《廣韻》渠遴切《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𠀤音覲。又《廣韻》其謹切《集韻》巨謹切,𠀤音近。義𠀤同。

34 十一:
𤹦:《集韻》補美切,音鄙。腸中結病。或作痞。

35 十一:
𤹧:《五音集韻》女耕切,音儜。病也。

36 十一:
𤹨:《廣韻》《集韻》𠀤連彥切,音練。惡病。

37 十一:
㿈:《字彙補》於容切,音雍。疑卽𤻕癕二字之譌。《王充·論衡》鼻不知香臭曰㿈。

38 十一:
𤹩:《字彙補》相印切,音信。鳥奮也。

39 十一:
𤹪:《集韻》同痀。

40 十一:
𤹫:《博雅》𤹫,瘎也。○按此字《六書》不載,疑卽𤸑字之譌。

41 十一:
𤹬:《類篇》的則切,音得。病也。

URN: ctp:kangxi-zidian/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