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二》

電子圖書館
1 十二:
𤺃:《集韻》馨幺切,音膮。腫欲潰也。或作𦟞。又堅堯切,音梟。《博雅》腫也。

2 十二:
𤺄:《唐韻》時勇切《集韻》豎勇切,𠀤音歱。《說文》脛气足腫。又《集韻》徒東切,音同。創潰也。《玉篇》或作尰。《集韻》或作𩩳。

3 十二:
癀:《廣韻》《集韻》𠀤胡光切,音黃。疸病。《類篇》或作㾮。

4 十二:
㿉:《廣韻》杜回切《集韻》徒回切,𠀤音頹。《倉頡篇》隂病。又《集韻》徒對切,音隊。下潰。《集韻》或作㿗㾯㾽。

5 十二:
𤺅:《集韻》朱芮切,音贅。瘤腫。通作贅。

6 十二:
𤺆:《字彙》與力切,音弋。痒𤺆,又曰淫𤺆。

7 十二:
𤺇:《多彙》毗面切,音卞。肉𤺇。

8 十二:
𤺈:《正韻》同都切,音徒。病也。

9 十二:
癁:《集韻》房六切,音伏。病也。《揚子·方言》瘼,病也。東齊海岱之閒曰瘼。或曰癁。《五音集韻》同𤸑。又《集韻》一曰勞複也。

10 十二:
療:《廣韻》《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弔切,𠀤音料。《說文》治也。《揚子·方言》療,治也。江湘郊會謂醫治之曰愮,或曰療。《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註》止病曰療。《四皓采芝操》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又《集韻》式灼切,音鑠。與𤻲同。病也。

11 十二:
𤺉:《唐韻》韋委切《集韻》羽委切,𠀤音蔿。《說文》口咼也。

12 十二:
㿊:《廣韻》七然切《集韻》親然切,𠀤音遷。痛也。《前漢·谷永傳》又以掖庭獄,大為亂阱,榜箠㿊於炮烙。《註》師古曰:㿊,痛也。又《集韻》子朕切,音䤐。痛疾。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感切。與慘同。《前漢·異姓諸侯王表》響應㿊于謗議。《註》服虔曰:㿊,音慘。應劭曰:秦法,誹謗者族。今𨻰勝奮臂大呼,天下莫不響應,響應之害,更㿊烈于謗議也。師古曰:㿊,痛也。

13 十二:
𤺊:《唐韻》先稽切《集韻》先齊切,𠀤音西。《說文》散聲也。《揚子·方言》𤺊,披散也。東齊聲散曰𤺊,秦晉聲變曰𤺊,器破而不殊其音,亦謂之𤺊。又《集韻》相支切,音斯。《揚子·方言》𤺊,噎也。楚曰𤺊。《註》音斯。

14 十二:
𤺋:《集韻》止忍切,音軫。疿病。《正字通》俗疹字。

15 十二:
𤺌:《集韻》都騰切,音登。病甚。

16 十二:
癃:《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𠀤音隆。《說文》罷病也。《正韻》老也。《前漢·高帝紀》年老癃病勿遣。《後漢·光武紀》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癃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註》癃,病也。又《正字通》梵言優樓頻螺,此云木瓜癃,胷前有癃如木瓜故。《類篇》或作𤵸。亦作𤸇。

17 十二:
癄:《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𠀤音樵。與憔同。又《集韻》《韻會》𠀤子肖切,音醮。《集韻》病也。《博雅》癄,縮也。《釋文》子笑反。《前漢·禮樂志》是以纖微癄瘁之音作,而民思憂。《註》癄瘁,謂滅縮也。音子笑反。又《廣韻》則教切《集韻》阻教切,𠀤音㧓。義同。

18 十二:
𤺍:《正字通》俗憨字。

19 十二:
𤺎:《集韻》思嗟切,音些。癢也。

20 十二:
𤺏:《廣韻》普官切《集韻》鋪官切,𠀤音潘。病死。

21 十二:
癅:〔古文〕𥏵《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畱。《說文》腫也。《玉篇》瘜肉也。《廣韻》肉起疾。《釋名》癅,流也。血流聚所生癅腫也。《正字通》癅肬二病似同實異。與肉偕生者爲肬,病而漸生者爲癅。《抱朴子勗學卷》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癅以藏醜。又《韻會》或作𦠝。通作旒。《公羊傳·襄十六年》君若贅旒然。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救切,音溜。義同。
考證:〔又《韻會》作𦠝。通作旈。《公羊傳·襄十六年》君若贅旈然。〕謹照原文兩旈字俱改旒。

22 十二:
癆:《唐韻》《集韻》𠀤郎到切,勞去聲。《說文》朝鮮謂藥毒曰癆。《廣韻》癆痢惡人。《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北燕朝鮮之閒謂之癆。《註》癆痢,皆辛螫也。又《博雅》痛也。又《集韻》憐蕭切,音聊。又郎刀切,音勞。義𠀤同。又《正字通》今人以積勞𤸃削爲癆病。

23 十二:
𤺐:《集韻》五紇切,音臬。痟𤺐,癡貌。

24 十二:
𤺑:《正字通》俗瘮字。

25 十二:
𤺒:《集韻》同訾。

26 十二:
𤺓:《字彙》必列切,音別。腫滿悶而皮裂。

27 十二:
𤺔:《集韻》神夜切,音射。《玉篇》多病也。

28 十二:
癇:《唐韻》戸閒切《集韻》《韻會》何閒切,𠀤音閒。《說文》病也。《玉篇》小兒瘨病。《正字通》癇有風熱,有驚邪,皆兼虛與痰。方書:小兒有五癇,五臟,各有畜所屬。心癇,其聲如羊。肝癇,其聲如犬。脾癇,其聲如牛。肺癇,其聲如雞。腎癇,其聲如豬。發則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口吐涎沫,食頃乃甦。《後漢·王符傳》哺乳多則主癇病。

29 十二:
𤺕:《集韻》父沸切,音屝。𤺕㾙,熱悶。又一曰腫盛貌。

30 十二:
癈:《唐韻》方肺切《集韻》《韻會》放吠切,𠀤音廢。《說文》固病也。《增韻》固疾不復可用者。通作廢。

31 十二:
癉:《唐韻》丁榦切《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𠀤音旦。《說文》勞病也。《·畢命》彰善癉惡。《傳》明其爲善,病其爲惡。《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註》癉疽,惡創。《疏》癉,勞病也。又黃病。《前漢·嚴助傳》南方暑濕,近夏癉熱。《註》師古曰:癉,黃病。音丁幹反。又與僤同。亦作𤺺。《·大雅》下民卒癉。《傳》癉,病也。《釋文》癉,本又作僤。沈本作𤺺。又《唐韻》《集韻》《韻會》丁賀切《正韻》丁佐切,𠀤音跢。義同。又《爾雅·釋詁》癉,勞也。《釋文》丁賀反。又《博雅》癉,苦也。《釋文》多賀反。又《廣韻》《正韻》丁可切。《集韻》《韻會》典可切,𠀤音嚲。《廣韻》勞也。怒也。《正韻》亦作憚。又《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𠀤音單。《廣韻》火癉,小兒病也。《集韻》勞病也。《史記·倉公傳》風癉客脬,難于大小溲,溺赤。《註》正義曰:癉,音單。旱也。脬,膀胱也。言風癉之病,客居在膀胱。《前漢·藝文志》癉十二病方四十卷。《註》師古曰:癉,黃病。音丁韓反。又《廣韻》徒干切,音壇。風在手足病。又《集韻》他干切,音𤅩。義同。又《集韻》黨旱切《正韻》多𥳑切,𠀤音亶。《集韻》風病。又《張衡·東京賦》飛礫雨散,剛癉必斃。《註》癉,難也。言鬼之剛而難者,皆盡死也。《釋文》癉,音亶。

32 十二:
癊:〔古文〕𤷜《廣韻》《集韻》𠀤於禁切,音印。心病。見釋典佛母大孔雀明王經。《集韻》或作𦝴,亦省作𤷜。

33 十二:
𤺖:《集韻》美隕切,音愍。病也。

34 十二:
𤺗:《集韻》去例切,音愒。頭瘍。一曰傷胈也。又居例切,音猘。《博雅》禿也。

35 十二:
𤺘:《廣韻》同啞。

36 十二:
𤺙:《集韻》同𤷻。

37 十二:
𤺚:《集韻》同瘛。

38 十二:
𤺛:《韻會》何閒切,音閑。卽癇字。

39 十二:
𤺜:《集韻》㿒古作𤺜。註詳十四畫。

40 十二:
𤺝:《博雅》痎𤺝也。《釋文》𤺝,音瘧。

URN: ctp:kangxi-zidian/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