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五》

電子圖書館
1 十五:
癤:《廣韻》《集韻》𠀤子結切,音節。《廣韻》癰也。《正字通》瘍類,與癰疽別,瘍之小者爲癤。

2 十五:
𤻰:《廣韻》餘兩切《集韻》《正韻》以兩切,𠀤音𩛬。《玉篇》同痒。《集韻》膚欲搔也。《釋名》𤻰,揚也。其氣在皮中,欲得發揚,使人搔,發之而揚出也。《禮·內則》問衣燠寒疾痛苛𤻰,而敬抑搔之。《列子·黃帝篇》指擿無痟𤻰。又伎𤻰。《顏氏家訓》應劭風俗通云:太史公記,高漸離變姓易名,爲人傭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有客擊筑,伎𤻰不能無出言。按伎𤻰,懷其伎而腹𤻰也。是以潘岳射雉賦亦云:徒心煩而伎𤻰。今史記作傍徨不能無出言,蓋俗傳寫誤耳。又《字彙補》汪𤻰,猶言汪洋也。又通作𩛬。《荀子·榮辱篇》骨體膚理,辨寒暑疾𩛬。

3 十五:
𤻱:《廣韻》洛故切《集韻》魯故切,𠀤音路。《廣韻》𤸵𤻱,痞病。《博雅》𤻱,痞也。《類篇》或作㿖。亦作𤺿。

4 十五:
𤻲:《唐韻》《集韻》力照切《韻會》《正韻》力弔切,𠀤音燎。《說文》治也。《詩·𨻰風·泌之洋洋可以樂飢箋》泌水之流洋洋然,飢者見之,可飲以𤻲飢。又《廣韻》靈各切《集韻》歷各切,𠀤音落。義同。又《集韻》弋灼切,音藥。《博雅》病也。一說病消曰𤻲。又《集韻》式灼切,音鑠。義同。《類篇》或作療。

5 十五:
𤻳:《集韻》魯猥切,音磊。癧病。或作瘰。

6 十五:
𤻴:《韻會》同疼。

7 十五:
𤻵:《玉篇》子結切,音節。癰也。瘡也。

8 十五:
癥:《廣韻》陟陵切《集韻》知陵切《正韻》諸成切,𠀤音徵。《玉篇》腹結病也。《廣韻》腹病。《史記·扁鵲傳》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王叔和脈經》左手脈橫癥在左,右手脈橫癥在右。《抱朴子用𠛬卷》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術者,難圖老彭之壽也。

9 十五:
𤻶:《廣韻》薄泫切《集韻》婢典切,𠀤音辮。骨風疾也。又《集韻》毗面切,音便。義同。

10 十五:
𤻷:《字彙補》𠀤瞞切,音盤。足疾。

11 十五:
𤻸:《說文》瘥本字。

URN: ctp:kangxi-zidian/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