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十八》 | 電子圖書館 |
1 | 十八: | 癯:《廣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正韻》求於切,𠀤音渠。與臞同。瘠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列仙之儒,居山澤閒,形容甚癯。《沈約·齊故安陸昭王𥓓文》癯瘠攺貌。 |
2 | 十八: | 𤼐:《廣韻》《集韻》《韻會》𠀤古玩切,音貫。病也。本作痯。 |
3 | 十八: | 㿙:《廣韻》《集韻》𠀤匹備切,音淠。氣滿也。又《集韻》平祕切,音備。滿也。 |
4 | 十八: | 𤼑:《廣韻》莫婆切,音摩。偏病也。○按卽䯢字之譌。 |
5 | 十八: | 癰:《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邕。《說文》腫也。《廣韻》癰癤。《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癰疽脛腫。又地名。與雍州之雍通。《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又邕上聲。《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釋文》癰,委勇反。《集韻》亦作臃。又書作𦡈。《韻會》或作𤻕。 |
6 | 十八: | 𤼒:《唐韻》以水切《集韻》愈水切,𠀤音唯。《說文》創裂也。一曰疾𤼒。又《集韻》尹捶切,音䓈。又羽委切,音蔿。義𠀤同。又呼卦切,音諣。愚也。《集韻》或作𦢿。 |
URN: ctp:kangxi-zidian/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