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六》

电子图书馆
1 六:
痊:《广韵》此缘切《集韵》《韵会》逡缘切《正韵》且缘切,𠀤音诠。《玉篇》病瘳也。《集韵》病除也。《抱朴子用𠛬卷》是以灸刺惨痛而不可止者,以痊病也。

2 六:
㾊:《广韵》山责切《集韵》色责切,𠀤音栜。瘮㾊,寒病。《集韵》或作瘷。又《集韵》苏骨切,音速。义同。又《集韵》七赐切,音刺。风㾊,肤疾。又《玉篇》古文瘠字。注详十画。

3 六:
㾋:《广韵》许尤切《集韵》虚尤切,𠀤音休。《玉篇》息下痢病也。又《集韵》许救切,音齅。桼疮。

4 六:
痋:《唐韵》《集韵》𠀤徒冬切,音彤。《说文》动病也。又《集韵》《类篇》𠀤持中切,音虫。病也。

5 六:
痌:《广韵》他红切《集韵》他东切,𠀤音通。痛也。又《集韵》徒东切,音同。疮溃也。

6 六:
𤵷:《五音集韵》同𤴿。

7 六:
𤵸:《广韵》匹江切《集韵》披江切。𠀤同胮。胮,肛肿也。又《集韵》皮江切,音庞。义同。又良中切,音隆。罢病也。

8 六:
痍:《唐韵》以脂切《韵会》《正韵》延知切,𠀤音夷。《说文》伤也。《广韵》疮痍。《释名》痍,侈也。侈开皮肤为创也。《史记·蒙恬传》天下之心未定,伤痍者未瘳。又《韵会》通作夷。《左传·成十六年》命军吏察夷伤。

9 六:
𤵹:《字汇》苦八切,音恰。用力疲也。

10 六:
𤵺:《广韵》馀制切《集韵》以制切,𠀤曳去声。病也。又《集韵》私列切,音泄。与疶同。

11 六:
㾌:《正字通》同癣。

12 六:
痎:《唐韵》古谐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谐切,𠀤音皆。《说文》二日一发疟也。《颜氏家训》左传,齐侯痎遂痁。说文痎,二日一发之疟,痁有热疟。按齐侯之病,本是闲日一发,渐加重,故为诸侯忧。今北方犹呼痎疟音皆,世闲传本多以痎为疥。杜预无解释,徐仙民音介。俗儒通云病疥,令人恶寒,变成疟。此臆说也。疥癣,小疾,岂有患疥转作疟乎。又《集韵》丘哀切,音开。又柯开切,音该。又戸代切,音瀣。义𠀤同。

13 六:
𤵻:《集韵》虚江切,音肛。肿也。

14 六:
痏:《唐韵》荣美切《集韵》《韵会》羽轨切,𠀤音洧。《说文》疻痏也。《玉篇》疮也。《广韵》疮痏。《前汉·薛宣传》遇人不以义而见疻者,与痏人之罪钧,恶不直也。《注》应劭曰:以杖手击人,剥其皮肤肿起,靑黑而无创瘢者,律谓疻痏。师古曰:痏,音鲔。《抱朴子擢才卷》生疮痏于玉肌。《张衡·西京赋》所恶成疮痏。《注》疮痏谓瘢痕。又《说文长笺》方言谓之翻痏,又谓之翻胃,食下咽不受也。《正字通》按痏胃音义各别,笺以痏作胃,误。又《集韵》尤救切,音宥。颤也。又于六切,音郁。病也。

15 六:
㾍:《广韵》奴来切《集韵》《韵会》囊来切,𠀤乃平声。病也。一曰儜劣也。又《集韵》汝来切,音荋。疾也。

16 六:
𤵼:《广韵》《集韵》《正韵》𠀤式亮切,音饷。《说文》忧也。《广韵》同慯。《集韵》一曰痛也。又《集韵》尸羊切,音商。义同。《类篇》或作𤹟。

17 六:
痐:《集韵》胡隈切,音回。腹中长虫。

18 六:
㾎:《集韵》乙洽切,音押。江淮之闲谓病劣曰㾎。《正字通》或曰秃疮下洼貌。

19 六:
痑:《唐韵》丁可切,音嚲。《说文》马病也。引《·小雅》:痑痑骆马。○按《》今本作嘽。《玉篇》力极也。《博雅》痑痑,疲也。又《广韵》丁佐切《集韵》丁贺切,𠀤音跢。又《广韵》《集韵》𠀤他干切,音𤅩。又《集韵》他佐切,音拕。又汤河切,音佗。又他案切,音炭。义𠀤同。又《集韵》赏是切,弛上声。《前汉·司马相如传》衍曼流烂,痑以陆离。《注》张揖曰:痑,众貌。师古曰:痑,自放纵也。音式尔反。

20 六:
𤵽:《广韵》呼艾切《集韵》虚艾切,𠀤海去声。疫病也。或作𤸎。

21 六:
㾏:《广韵》古隘切《集韵》居隘切,𠀤音懈。病也。又《集韵》宜佳切,音厓。痴貌。又硏奚切,音倪。义同。

22 六:
𤵾:《集韵》抽加切,音侘。痴貌。

23 六:
痒:《唐韵》似阳切《集韵》徐羊切,𠀤音详。《说文》疡也。又《集韵》余章切《正韵》移章切,𠀤音阳。《博雅》痒,病也。《·小雅》癙忧以痒。《传》痒,病也。又《大雅》稼穑卒痒。又与疡同。创也。《周礼·天官·疾医》夏时有痒疥疾。《后汉·律历志》春分,晷长七尺二寸四分,当至不至,多病耳痒。又《广韵》馀两切《集韵》以两切《韵会》下朗切,𠀤音养。《玉篇》痛痒也。《广韵》皮痒。《集韵》肤欲搔也。《抱朴子塞难卷》人不能自知其体老少痛痒之何故。又《集韵》或作痒。通作养。详后痒字注。又《集韵》弋亮切,音漾。创也。

24 六:
痓:《唐韵》充自切《集韵》充至切,𠀤音厠。《博雅》痓,恶也。《集韵》一曰风病。《正字通》痓证有五,秦越人难经,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张仲景金匮:脊强者,五痓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瘈瘲。又山名。《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

25 六:
㾐:《广韵》《集韵》𠀤力制切,音例。《公羊传·庄二十一年》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㾐也。《注》民疾疫也。《集韵》或作疠𤼚。通作厉。

26 六:
𤵿:《正字通》俗瘘字。

27 六:
痔:《唐韵》直里切《集韵》《韵会》丈里切《正韵》丈几切,𠀤池上声。《说文》后病也。《增韵》隐疮也。《释名》痔,食也。虫食之也。《庄子·列御寇》䑛痔者得车五乘。《抱朴子畅𤣥卷》若夫操隋珠以弹雀,䑛秦痔以属车。

28 六:
𤶀:《集韵》与㽱同。

29 六:
㾑:《广韵》都合切《集韵》德合切,𠀤音答。《字林》肥貌。又《集韵》鄂合切,音𡀾。《玉篇》病寒也。《五音集韵》寒㾑㾑。又呼合切,音欱。义同。

30 六:
𤶁:《集韵》鲁皓切,音老。㾸𤶁,疥疮。

31 六:
痕:《唐韵》戸恩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恩切,𠀤音鞎。《说文》胝瘢也。《玉篇》瘢痕也。《赵壹·疾世刺邪赋》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索其瘢痕。又凡物有迹者皆曰痕,如啼痕,苔痕,水痕,墨痕之类。又《集韵》五斤切,音垠。《博雅》肿也。又古恨切,音艮。肿病。

32 六:
𤶅:《说文》古文疾字。注详五画。

33 六:
㾒:《集韵》人余切,音如。病也。又如倨切,音洳。㾒㾻,不达也。

34 六:
𤶆:《集韵》与𤷻同。

URN: ctp:kangxi-zidian/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