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八》

电子图书馆
1 八:
㾢:《广韵》《集韵》𠀤洛代切,音赉。恶病。《博雅》㾢,疠也。又《唐韵》落哀切《集韵》郎才切,𠀤音来。义同。又《类篇》久疾也。俗作癞。

2 八:
痬:《唐韵》羊益切《集韵》夷益切,𠀤音绎。《说文》脉痬也。《广韵》病相染也。《集韵》关中谓病相传为痬。又《博雅》痬,痴也。又《集韵》施只切,音释。义同。

3 八:
痭:《集韵》报朋切,音崩。《玉篇》妇人症血不止也。又蒲萌切,音弸。腹满。又皮孕切,音凭。肿满貌。

4 八:
痮:《广韵》丑亮切《集韵》《韵会》知亮切,𠀤音帐。《玉篇》痮,满也。亦作胀。《集韵》腹大也。《正字通》𦜉胃不和,冷气客之爲胀满。通用张。

5 八:
㾣:《玉篇》口金切,音钦。疾疟,恶寒证也。又《类篇》渴合切,音溘。病寒也。

6 八:
痯:《广韵》古满切《集韵》《韵会》古缓切,𠀤音管。《玉篇》病也。《·小雅》四牡痯痯。《传》痯痯,罢貌。《尔雅·释训》痯痯,病也。《注》贤人失志,怀忧病也。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古玩切,音贯。《广韵》与𤼐同。

7 八:
痰:《广韵》《韵会》徒甘切《正韵》徒监切,𠀤音谈。《广韵》胷上水病。《类篇》病液。《正韵》液所以养筋血,涩不行,则痰聚于鬲上,而手足弱。旧云病液,非也。《正字通》痰有六:湿热风寒食气也。《抱朴子至理卷》甘遂葶历之逐痰癖。

8 八:
痱:《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符非切,音肥。《玉篇》风病也。《广韵》同𤷂。《集韵》一曰小肿。《尔雅·释诂》痱,病也。《前汉·贾谊传》非亶倒县而已,又类辟且病痱。《注》辟,足病。痱,风病。又《唐韵》蒲罪切。《集韵》《韵会》部浼切,𠀤音琲。又《集韵》簿亥切,音倍。义𠀤同。又《广韵》扶沸切《集韵》《韵会》父沸切,𠀤音𩇪。《广韵》热疮。又《韵会》避也。又《集韵》妃尾切,音斐。鬼痛病。

9 八:
𤷂:《玉篇》同痱。

10 八:
麻:《广韵》莫霞切《集韵》谟加切,𠀤音麻。《正字通》麻风,热病。本作麻。《方书》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

11 八:
麻:《唐韵》力寻切《集韵》犂针切,𠀤音林。《说文》疝痛。《玉篇》小便难也。《博雅》麻,病也。

12 八:
𤷃:《广韵》慈演切《集韵》在演切,𠀤音践。《玉篇》小痒也。《广韵》𤺻𤷃,蛘也。

13 八:
痴:《广韵》丑之切《集韵》抽知切,𠀤音螭。痴疵,病也。一曰不廉。《正字通》俗痴字。又《集韵》超之切,音迟。痴㾻,不达之貌。

14 八:
痵:《唐韵》《集韵》𠀤其季切,音悸。《说文》气不定也。《玉篇》心动也。亦作悸。《广韵》病中恐也。

15 八:
𤷄:《广韵》巨员切,音权。手屈病也。《程晓·嘲热客诗》疲𤷄向之久,甫问君极那。

16 八:
𤷅:《集韵》硏计切,音诣。𤷅眦,恨也。又牛懈切,音睚。目瘵也。

17 八:
𤷆:《集韵》都笼切,音东。吴俗谓恶气所伤爲𤷆病。

18 八:
㾤:《集韵》苦江切《集韵》枯江切,𠀤音腔。《集韵》喉㾰也。《五音集韵》喉中病。又《广韵》空谷貌。

19 八:
𤷇:《唐韵》吁逼切《集韵》忽域切,𠀤音洫。《说文》头痛也。又《广韵》呼麦切,音剨。义同。

20 八:
𤷈:《广韵》奴曷切《集韵》乃曷切,𠀤音捺。《博雅》痛也。一曰螫也。又《广韵》《集韵》𠀤女黠切,音䄞。又《集韵》女瞎切,音箬。义𠀤同。

21 八:
𤷉:《字汇》纪力切,音吉。疾也。气急也。

22 八:
𤷊:《字汇》于求切,音尤。疮也。

23 八:
𤷋:《字汇》字出《释典》,疑𣯟字之譌。

24 八:
痶:《广韵》《集韵》𠀤他典切,音腆。痶痪,病貌。

25 八:
痷:《集韵》《韵会》𠀤乌含切,音谙。痷婪,泛意。《王沈·释时论》痷婪者,以博约为通济。眂𤋇者,以难入爲凝淸。又《集韵》又业切,音腌。《博雅》病也。本作𣩯。《玉篇》痷殜,半卧半起病也。亦作殗。又乙洽切,音𨂁。病也。或作𤸱。又《五音集韵》于辄切,音𢽱。瘦病。又乌合切,音姶。跛疾也。通作𨂁。𣩯原字从歺,不从歹。

26 八:
𤷌:《广韵》居忍切《集韵》颈忍切,𠀤音紧。唇疡也。

27 八:
𤷍:《字汇》渠宜切,音其。人名。魏孺子𤷍,魏驹之子也。

28 八:
痸:《玉篇》同瘛。又《字汇补》痴病。《山海经》鵺可以已痸。

29 八:
𤷎:《集韵》都回切,音塠。肿也。或作䏨。

30 八:
𤷏:《集韵》夷针切,音淫。疾也。

31 八:
𤷐:《集韵》眉耕切,音萌。同盲,俗字。

32 八:
㾥:《集韵》敕六切,音蓄。腹痛。又张六切,音竹。瘛㾥,病貌。

33 八:
𤷑:《广韵》其九切《集韵》巨九切,𠀤音舅。病也。

34 八:
㾦:《集韵》滂佩切,音配。《博雅》㾦疕,痂也。又《广韵》芳杯切《集韵》铺枚切,𠀤音胚。《博雅》㾦,疮也。《释文》普廻反。

35 八:
痹:《唐韵》《集韵》𠀤必至切,音畀。《说文》湿病也。《正字通》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爲痹。风气胜者爲行痹,寒气胜者爲痛痹,湿气胜者爲著痹。注:风属隂中之阳,善行而数变,凡走注历节之类,俗名流火是也。隂寒之气,乘于肌肉筋骨,则凝闭不通,故爲痛痹,卽痛风也。著痹者,重著不移,湿从上化,故病在肌肉,不在筋骨也。有心痹,肺痹,肝痹,肾痹,肠痹,胞痹。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言寒则筋挛,故急。热则筋弛,故纵也。程子曰:医书以手足痿痹爲不仁。按病能篇云:痹而不仁,发爲肉痿。痿与痹分爲二,内经痹论痿论两存,程子旣举而兼言之,以痿痹相续而至,其爲不仁,一也。《淮南子·俶眞训》谷气多痹。《抱朴子至理卷》菖蒲乾姜之止痹湿。《嵆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注》痹,湿病也。又矢名。《周礼·夏官·司弓矢》恒矢痹矢,用诸散射。《注》恒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二者可以散射也。痹之言伦比也。又《集韵》毗至切,音鼻。《集韵》病也。本作𤻖。
考证:〔《周礼·夏官·司弓》恒矢痹矢,用诸散射。〕谨照原文司弓下增矢字。

36 八:
痹:《广韵》府移切,音𤰞。鸟名。《尔雅·释鸟》鹩鹑,其雄鹊,牝痹。《山海经》柜山有鸟焉,其音如痹。《字汇》与痿痹字不同。

37 八:
𤷓:《集韵》同𤴾。

38 八:
㾧:《广韵》《集韵》𠀤苦卧切,音课。《广韵》秃㾧。《集韵》秃病。又《集韵》鲁果切,音驘。𤻤病。

39 八:
痻:《广韵》武巾切《集韵》《韵会》眉贫切《正韵》弥邻切,𠀤音民。病也。《·大雅》多我觏痻。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呼昆切,音昏。义同。

40 八:
𤷔:《字汇》卢昆切,音伦。指病。

41 八:
痼:《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慕切,音顾。《说文》本作㽽。久病也。《正韵》久固之疾。《后汉·光武纪》京师醴泉涌出,饮之者痼疾皆愈。《抱朴子微旨卷》抱痼疾而言精和鹊之伎。又《韵会》通作固。《礼·月令》国多固疾。亦通作锢。《前汉·贾谊传》必爲锢疾。

42 八:
㾨:《广韵》于离切《集韵》于宜切,𠀤音漪。《广韵》身急,又弱也。又《集韵》一曰痤也。又《广韵》墟彼切《集韵》去倚切,𠀤音绮。《广韵》瘗也,丧也。又《集韵》病疸也。又《集韵》隐绮切,音倚。《博雅》瘗也。《集韵》皮藏也。又《五音集韵》于骇切,音挨。短貌。

43 八:
痽:《字汇》丁回切。音堆。病名。

44 八:
𤷕:《集韵》此宰切,音采。病也。

45 八:
疴:《广韵》乌何切《集韵》《韵会》《正韵》于何切,𠀤音阿。《玉篇》同疴,病也。《前汉·五行志》及人谓之疴。疴,病貌。言𡩻深也。《后汉·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谓不肃。时则有下体生上之疴。《潘岳·闲居赋》常膳载加,旧疴有痊。又《集韵》阿个切,音桠。义同。

46 八:
痿:《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儒隹切,音甤。《说文》痹疾。《正韵》湿病。一曰两足不能相及。《内经》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当各补其营,通其兪,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史记·韩王信传》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注》不能行。《前汉·哀帝纪痿痹注》如淳曰:两足不能过曰痿。师古曰:痿亦痹病也。《枚乗·七发》出与入辇,命曰蹷痿之机。又《史记·五宗世家》端爲人贼戾,又隂痿。《注》正义曰:不能御妇人。又《广韵》于为切《集韵》《韵会》邕危切,𠀤音逶。又《广韵》人垂切《集韵》儒垂切,𠀤音撋。又《广韵》《集韵》𠀤于僞切,委去声。义𠀤同。又《集韵》邬贿切,音猥。㾯㾼,风病。或作痿。

47 八:
𤷖:《集韵》里孕切,音令。风病也。

48 八:
瘀:《集韵》依倨切《集韵》《韵会》《正韵》依据切,𠀤音𩜈。《说文》积血也。《楚辞·九辩》形销铄而瘀伤。《注》销铄瘀伤,身体燋枯,被病久也。又《扬子·太𤣥经》八爲疾瘀。《注》瘀,疾也。又《集韵》衣虚切,音于。义同。

49 八:
㾩:《广韵》古怀切《集韵》公怀切,𠀤音乖。《广韵》恶疮。《集韵》疥疾。

50 八:
瘁:《广韵》《集韵》《韵会》𠀤秦醉切,音萃。《广韵》病也。《韵会》劳也。《·小雅》仆夫况瘁。《又》匪舌是出,唯躬是瘁。《注》瘁,病也。又《陆机·叹逝赋》悼堂构之隤瘁。《注》瘁,犹毁也。又《前汉·𠛬法志》是以纤微癄瘁之音作而民思忧。

51 八:
𤷗:《集韵》必列切,音别。肿懑也。

52 八:
𤷘:《字汇》杜到切,音悼。伤也。

53 八:
瘂:《广韵》乌下切《集韵》《正韵》倚下切,𠀤音哑。《玉篇》喑瘂也。《广韵》同哑。《集韵》喑也。又《方书》人身项后入发际五分为瘂门。

54 八:
瘃:《唐韵》陟玉切《集韵》《韵会》珠玉切,𠀤音劚。《说文》中寒肿核。《玉篇》手足中寒疮也。《正韵》寒疡。《前汉·赵充国传》手足皲瘃。《注》文颖曰:瘃,寒创也。《又》霜雪疾疫,瘃墯之患。《注》谓因寒瘃而堕指。《正字通》今俗呼足跟冻疮曰竈瘃。《玉篇》或作𤸁。

55 八:
𤷙:《集韵》的则切,音德。病也。

56 八:
瘄:《博雅》疾也,音未详。

57 八:
𤷚:《玉篇》同瘃。

58 八:
𤷛:《字汇补》与𤵼同。忧病也。见释眞空贯珠集。

59 八:
𤷜:《字汇补》古文癊字。注详十二画。

URN: ctp:kangxi-zidian/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