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四》 | 电子图书馆 |
1 | 四: | 癸:〔古文〕𤼩《唐韵》居诔切《集韵》《韵会》颈诔切《正韵》古委切,𠀤规上声。十干之末。《说文》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正韵》癸者,归也。于时爲冬,方在北,五行属水,五运属火。《史记·律书》癸之爲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也。《前汉·律历志》𨻰揆于癸。又岁月日名。《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月在癸曰极。《礼·月令》孟冬之月,其日壬癸。《注》日之行,东北从黑道,闭藏万物,月爲之佐,时万物怀任于下,揆然萌芽,又因以爲日名焉。又呼庚癸,军中隐语也。《左传·哀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对曰: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注》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疏》军中不得出粮与人,故作隐语爲私期也。又天癸,天乙所生之癸水。《黄帝素问》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方书》男之精,女之血,先天得之以成形,后天得之以有生,故曰天癸。又姓。《姓苑》出齐癸公,后宋癸仲知严州军。《说文》本作癸,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六书正譌》交错二木,度地以取平也。义同准。篆从二木,象形。因声借爲壬癸字。隶别作癸揆楑,𠀤通。 |
2 | 四: | 癹:《唐韵》《集韵》𠀤普活切,音泼。《说文》以足蹋夷草也。《左传·隐六年》癹夷蕴崇之。今本作芟。《韵会》芟,亦作癹。《集韵》或作蹳拨。又《广韵》《集韵》𠀤蒲拨切,音跋。除草也。《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崔错癹骫。《师古注》崔错,交杂也。癹骫,蟠戾也。《集韵》或作𦳠。 |
3 | 四: | 𤼧:《正字通》俗癹字。 |
URN: ctp:kangxi-zidian/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