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五》

電子圖書館
1 五:
盉:《唐韻》戸戈切《集韻》胡戈切,𠀤音禾。《說文》調味也。《廣韻》調五味器。《博古圖》商有阜父丁盉,執戈父癸盉。周有單從盉,嘉仲盉,龍首盉,雲雷盉,三螭盉,蛟螭盉,麟盉,螭虬盉,粟紋盉,細紋熊足盉。漢有鳳盉,螭首虬紋盉,凡一十四器。其款識或謂之彝,或謂之尊或謂之卣,取調和五味之義則一也。又《廣韻》《集韻》𠀤胡臥切,禾去聲。義同。《玉篇》今作和。

2 五:
𥁎:《集韻》余頌切,音用。大罌。或作𤬶。

3 五:
𥁏:《集韻》同盄。

4 五:
𥁐:《集韻》許亥切,音海。器盛酒。《集韻》與𣖻𨡬同。

5 五:
𥁑:《唐韻》彌畢切《集韻》覓畢切,𠀤音蜜。《說文》械器也。

6 五:
㿾:《唐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𠀤音宁。《說文》器也。《集韻》亦作𥃓。

7 五:
𥁒:《集韻》於敎切,音靿。器中不平。

8 五:
益:〔古文〕𠍳《唐韻》《集韻》𠀤伊昔切,嬰入聲。饒也,加也。《廣韻》增也,進也。《·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邶風》政事一𡌨益我。《左傳·昭七年》三命茲益共。《禮·曲禮》請益則起。《論語》益者與。《註》疑童子學有進益也。《春秋·繁露》有益者謂之公,無益者謂之私。又多也。《史記·酷吏傳》上問張湯曰:吾所謂,賈人輒先知之,益居其物。又盈溢也。《莊子·列禦𡨥》有貌愿而益。又易卦名。《釋文》益,增長之名。又以弘裕爲義。又《金史·國語解》益都,次第之通稱。又《六書正譌》二十四兩爲益,假借別作鎰溢。又草名。《詩·王風疏》蓷卽茺蔚。一名益母。又《爾雅·釋草疏》蛇牀,一名思益。又果名。《博雅》益智,龍眼也。又州名。古蜀國,漢武帝置益州。《釋名》益,阨也。所在之地險阨也。又姓。《印藪》漢有益强,益壽。宋有益暢,紹興進士。《六書正譌》益,器滿也。故从水从皿。會意。

9 五:
㿿:《廣韻》五下切《集韻》語下切,𠀤音雅。酒器。《揚子·方言》杯也。秦晉之郊謂之㿿。通作雅。《字彙補》譌作𥁱,非。

10 五:
𥁓:《玉篇》同䀁。

11 五:
盋:《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北末切,音撥。《說文》盋,食器也。盂屬。《程大昌·演繁露》盂,食器。若盋而大,今之所謂盋盂也。《唐韻》同鉢。《六書正譌》从皿犮聲。別作鉢,非。

12 五:
䀀:《五音集韻》符炎切,音凡。《博雅》桮也。《揚子·方言》趙魏之閒或曰䀀。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孚梵切,音泛。《五音集韻》匹凡切,音芝。義𠀤同。《玉篇》通作盕𥁷𥁔。《集韻》或作𨥧釩。

13 五:
𥁔:《正字通》俗䀀字。

14 五:
𥁕:《唐韻》烏渾切《集韻》烏昆切,𠀤音溫。《說文》仁也。从皿从囚。以皿食囚也。《玉篇》和也。《通雅》㬉也。又人名。宋光祿卿張𥁕之。《類篇》隸省作昷。或作溫。

15 五:
盌:《唐韻》《正韻》烏管切《集韻》《韻會》鄔管切,𠀤剜上聲。《說文》小盂也。《揚子·方言》宋楚魏之閒𥁄謂之盌。《吳志·廿寧傳》孫權特賜米酒眾殽,寧先以銀盌酌酒,自飲兩盌。《南史·沈炯傳》茂陵玉盌遂出人閒。《集韻》或作㼝埦。《正譌》俗作椀。

16 五:
盍:《唐韻》胡臘切《集韻》《韻會》轄臘切《正韻》胡閤切。𠀤與盇同。《說文》覆也。《爾雅·釋詁》合也。《易·豫卦》朋盍簪。《疏》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又何不也。《左傳·桓十一年》盍請濟師於王。《論語》盍各言爾志。又《魏略·西域傳》氐人分竄山谷閒,其種非一,自相號曰盍稚。又姓。宋盍著,嘉𧙗七年,以殿中丞知常熟縣事。又《韻會》或作蓋。《·小雅》蓋云歸處。《孟子》則蓋反其本矣。又《集韻》丘葛切,音渴。盍旦,鳥名。《禮·坊記》詩云:相彼盍旦,尚猶患之。《註》夜鳴求旦之鳥。《集韻》與䳚曷鶡𠀤同。又《集韻》丘蓋切,音嘅。義同。《字彙補》別作𥂊,非。
考證:〔《易·豫卦》朋盍簪。《疏》羣朋合聚而疾求也。〕謹照原文求改來。

17 五:
盎:《唐韻》《集韻》烏浪切《韻會》《正韻》於浪切,𠀤鴦去聲。《說文》盆也。《爾雅·釋器》盎謂之缶。《疏》瓦器也。可以節樂,可以盛水,盛酒。《揚子·方言》罃甈謂之盎。《後漢·逢萌傳》首戴瓦盎。《古樂府·東門行》盎中無斗儲。《譚子化書》湯盎投井,所以化雹也。又盛貌。《孟子》盎於背。《註》其背盎盎然盛。《樓异嵩山賦》方春陽之盎盎。又盎齊,酒名。《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三曰盎齊。《註》盎,猶翁也。盛而翁翁然蔥白也。又門名。《三輔黃圖》長安城南,出東頭,第一門曰覆盎門。又姓。見《姓苑》。又《廣韻》烏朗切《集韻》《韻會》倚朗切《正韻》於黨切,𠀤鴦上聲。義同。《說文》或作㼜。

18 五:
𥁖:《字彙補》籀文壷字。見字義總略。

URN: ctp:kangxi-zidian/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