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

電子圖書館
1 十:
𥔭:《廣韻》蘇果切《集韻》損果切,𠀤音鎖。小石。通作瑣。

2 十:
確:《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𠀤音䐨。堅也,靳固也。《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註》堅貌。又剛也。《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亦作塙碻。

3 十:
碻:《正字通》同確。又地名。《魏書·孝文紀》行幸碻磝。○按碻又作鄗。《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閒。註:鄗,苦交反。敖、鄗二山在滎陽縣西北。

4 十:
碼:《廣韻》《正韻》莫下切《集韻》母下切,𠀤音馬。碼碯,石似玉。亦作瑪。

5 十:
碽:《廣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𠀤音公。擊石聲。又《字彙補》亦姓。《太常寺志》明祖𡚱碽氏。

6 十:
碾:《正字通》俗𥑊字。字彙同輾,非。

7 十:
䃑:《集韻》補還切,音班。石文。本作斑。又石鋪貌。

8 十:
𥔮:《玉篇》《集韻》𠀤巨焉切,音乾。磌也。

9 十:
𥔯:《集韻》胡對切,音潰。石貌。

10 十:
䃒:《唐韻》《集韻》𠀤下革切,音覈。《說文》石地惡也。《長箋》地貴土厚,故以石隔爲惡。又《集韻》各核切,音隔。義同。

11 十:
𥔰:《集韻》披敎切,拋去聲。砲亦作𥔰。《正字通》俗礮字。

12 十:
䃓:《廣韻》古候切《集韻》居𠋫切,𠀤音姤。《玉篇》罰也,碥也。又《廣韻》甃井也。又《集韻》𥕐也。又《集韻》居侯切,音鉤。䃓碻,堅也。

13 十:
䃔:《廣韻》戸冬切,音洚。䃔䃧,石落聲。又《集韻》丘弓切,音穹。又胡宋切,音㗢。義𠀤同。

14 十:
碿:《集韻》蘇骨切,音窣。磨也。又《正字通》一說碎石也。當讀如屑。

15 十:
𥔱:《集韻》式戰切,音扇。攻玉名。

16 十:
磀:《集韻》同𥑺。詳𥑺字註。

17 十:
䃕:《正字通》同𥒪。詳𥒪字註。又《廣韻》呂角切,音犖。䃕確,石相扣聲。

18 十:
磁:《廣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𠀤音慈。本作礠。省从茲。《說文》石名。可以引鍼。《本草》山之陽產鐵者,隂必有礠石,蓋二物同氣也。《文選·曹植矯志詩》磁石引鐵,於今不連。《水經注》鎬水,北經漢靈臺西,又經磁石門西,門在阿房前。又《韻會》州名。古邯鄲地,隋置礠州,唐改惠州,尋復爲磁。《前漢·藝文志》作慈。

19 十:
磂:《集韻》同硫。詳硫字註。又《集韻》力救切,音溜。同鎦。梁州謂釜曰磂。

20 十:
磃:《廣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𠀤音斯。館名。《前漢·郊祀志》上林磃氏館。又《武帝紀》作蹏氏觀。又《集韻》田黎切,音題。磄磃,怪石。

21 十:
磄:《廣韻》《集韻》𠀤徒郞切,音唐。磄磃,見上(磃字)。又《廣韻》磄厗,石也。

22 十:
磅:《廣韻》《正韻》普郞切《集韻》《韻會》鋪郞切,𠀤音滂。石落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又山名。《王子年·拾遺記》扶桑東五萬里,有磅磄山。又磅唐。《馬融·長笛賦》騈田磅唐。《註》磅唐,廣大盤礴也。又磅硠。詳硠字註。又《集韻》披庚切,音烹。義同。

23 十:
𥔲:《集韻》逆各切,音鄂。碪𥔲,石危貌。詳碪字註。

24 十:
䃖:《廣韻》《正韻》安古切《集韻》於五切。塢隖𠀤同。《說文》本作隖,小障也。一曰庳城也。又《正韻》山阿也。又《廣韻》哀都切。音烏。義同。

25 十:
磆:《廣韻》《集韻》《正韻》𠀤戸八切,音滑。磆石,藥名。本作滑。又《集韻》丘葛切,音渴。石可爲器。

26 十:
磇:《集韻》篇迷切,音批。磇霜,石藥。出道書。亦作砒。

27 十:
䃗:《集韻》北角切,音剝。《篇海》石䃗岸也。又《廣韻》測角切,音齪。䃗礫。

28 十:
磈:《唐韻》《集韻》𠀤於鬼切,音嵔。山名。《水經注》麗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風涼。原在磈山之隂。又神名。《山海經》西山長留山,實惟員神磈氏之宮。又《廣韻》磈硊,石山貌。又危也。又口猥切,音傀。磈礧,石也。

29 十:
磉:《廣韻》蘇朗切《集韻》《韻會》寫朗切《正韻》寫曩切,𠀤音顙。柱下石。《正字通》俗呼礎曰磉。

30 十:
磊:《唐韻》落猥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猥切,𠀤音壘。同磥。《說文》衆石也。《楚辭·九歌》石磊磊兮葛蔓蔓。《古詩》磊磊㵎中石。又磊砢。《司馬相如·上林賦》水玉磊砢。《註》魁礨貌。又《世說》孫楚云:其人磊砢而英多。又與礌通。《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註》礌作磊。

31 十:
磋:《廣韻》七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𠀤音蹉。磨治也。《詩·衞風》如切如磋。《傳》治象曰磋。通作瑳。又《五音集韻》麄臥切,音剉。義同。

32 十:
磌:《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𠀤音田。石落聲。《公羊傳·僖十六年》霣石聞其磌然。又柱下石也。《班固·西都賦》雕玉磌以居楹。《註》磌,礩也。又《集韻》之人切,音眞。義同。
《正字通》俗磌字。

33 十:
磍:《集韻》《韻會》下瞎切《正韻》胡八切,𠀤音轄。《玉篇》碣磍,搖目吐舌也。盛怒也。《前漢·揚雄·長楊賦》建碣磍之虛。《孟康註》虡刻猛獸,形碣磍而盛怒。又《廣韻》枯轄切,音趏。剝也。又《集韻》乙轄切,音呾。磍𥓑,石地不平。𥓑原字从殳,不从刂。

34 十:
磎:《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正韻》牽奚切,𠀤音鸂。同谿。《爾雅·釋水》水注川曰谿。《說文》山通者。《馬融·長笛賦》瀆無所臨,萬仞之石磎。又地名。《水經》濟水又東至北礫磎。

35 十:
磏:《集韻》《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𠀤音廉。《說文》厲石也。一曰赤色。又磏仁。《韓詩外傳》仁道有四磏爲下,仁磏則其德不厚。《註》磏者,言刻意求仁,與聖仁,智仁,德仁異也。又《字彙補》古文廉字。註詳广部十畫。

36 十:
磐:《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𠀤音槃。大石也。《易·漸卦》鴻漸于磐。《註》磐山,石之安者。《疏》山中石磐紆,故稱磐也。又磐礴。《郭璞·江賦》荆門闕竦而磐礴。《註》磐礴。廣大之貌。又磐牙。《後漢·滕撫傳》盜賊羣起,磐牙連歲。《註》磐牙,謂相連結。又通作盤。《前漢·孝文紀》磐石之宗。《荀子·富國篇》國安於磐石。又或作𥑍。

37 十:
磑:《唐韻》《集韻》五對切《韻會》魚對切,𠀤音𨢉。磨也。《正字通》磑,碎物之器,古公輸班作磑。晉王戎有水磑。今俗謂之磨。或訓磑爲碓下石,不知碓下石卽今石臼,非磑也。又《韻會》魚回切,音嵬。積也。《前漢·禮樂志》磑磑卽卽。《註》磑磑,崇積。卽卽,充實。又《集韻》魚衣切,音沂。䃺石。又居希切,音機。義同。又《玉篇》公哀切,音該。《揚子·方言》磑磑,堅也。《張衡·思𤣥賦》行積冰之磑磑。又《集韻》魚開切,音皚。《周武王·刀銘》刀利磑磑。《枚乗·七發》白刃磑磑。又《字彙補》蒙破切,音磨。《揚子·太𤣥經》隂陽相磑,物咸雕離。《註》磑,音磨。

38 十:
磒:《唐韻》于敏切《集韻》《正韻》羽敏切,𠀤音溳。同隕。《說文》落也。《春秋·僖十六年》磒石于宋五。又《列子·周穆王篇》王若磒虛焉。《註》墜也。

39 十:
磓:《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回切,音堆。聚石也。又以石投下也。亦作塠。又《集韻》傳追切,音椎。義同。又《正韻》直類切,音墜。同硾。《木華·海賦》岑嶺飛騰而反覆,五岳鼓舞而相磓。《註》波濤遞相觸激也。

40 十:
𥔳:《正字通》同确。詳确字註。

41 十:
磔:《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格切,音摘。張也,開也,裂也,剔也。《前漢·𠛬法志》諸死𠛬皆磔於市。景帝中二年,改磔曰棄市,勿復磔。《師古曰》謂張其尸也。又裂牲亦謂之磔。《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又書法,右下爲磔。《崔瑗·永字八法歌》硺騰峻而速進,磔憶昔以遲移。又《爾雅·釋天》祭風曰磔。《孫炎曰》旣祭,披磔其牲,以散風也。或省作矺。又叶竹棘切,音陟。《蘇轍·除日詩》念同去鄕里,此節已三失。楚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

42 十:
磕:《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正韻》丘蓋切,𠀤音嘅。《正字通》兩石相擊聲。別作礚。又《集韻》克盍切,音榼。石聲。又叶去例切,音器。《揚雄·甘泉賦》登長平兮雷鼓磕,天聲起兮勇士厲。叶下沛世。

43 十:
磖:《廣韻》盧合切《集韻》落合切,𠀤音拉。磖磼,破物聲。

URN: ctp:kangxi-zidian/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