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 |
硜:《》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韻會》《正韻》丘庚切,𠀤音鏗。石聲。《·》石聲硜硜以立別。《註》硜聲果勁。又《》硜硜,小人貌。《》硜硜然小人哉。又通作踁。《晉書·范弘之傳》雖有踁踁之稱,而非大雅之致。《音義》踁當作硜。亦作䃘。《韓愈詩》焉能守䃘䃘。又《集韻》磬古作硜。註詳十一畫。 |
| 七: |
硝:《》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𠀤音宵。硭硝,藥名。《正字通》方書:硝有七種:朴硝,芒硝,英硝,馬牙硝,硝石,風化硝,𤣥明粉。本作消,俗譌爲硝。又《集韻》七肖切,音悄。石堅貌。 |
| 七: |
𥒪:《集韻》郞刀切,音勞。石器。本作䃕。或从牢从勞。 |
| 七: |
硞:《唐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𠀤音確。《》石聲。又《集韻》克革切,音㥛。《郭璞·江賦》礐硞䃕礭。《註》皆水激石,峻險不平貌。又《集韻》枯沃切,音酷。碌硞,石狀。 |
| 七: |
𥒫:《集韻》披尤切,音紑。《玉篇》破聲。 |
| 七: |
䂰:《玉篇》盧合切,音臘。石也。 |
| 七: |
硟:《》昌戰切《集韻》《韻會》尺戰切,𠀤闡去聲。《》以石扞繒也。又《集韻》相然切,音仙。義同。 |
| 七: |
硠:《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𠀤音郞。《》石聲。《司馬相如·子虛賦》礧石相擊,硠硠礚礚。又雷硠,大聲。《左思·吳都賦》菈擸雷硠。又磅硠。《張衡·思𤣥賦》伐河鼓之磅硠。又《集韻》里黨切,音悢。《博雅》硠硠,堅也。又郞宕切,音浪。砊硠。詳砊字註。 |
| 七: |
䂱:《集韻》兪芮切,音銳。磨使消也。 |
| 七: |
𥒬:《篇海》桑感切,音糝。碎石。 |
| 七: |
硡:《正字通》同𥐪。又《集韻》火宏切,音轟。石落聲。《潘岳·藉田賦》鼓鞞硡隱以砰礚。 |
| 七: |
硢:《集韻》羊諸切,音余。石名。 |
| 七: |
䂲:《集韻》同砝。 |
| 七: |
𥒭:《集韻》初六切,音矗。小石。 |
| 七: |
硣:《集韻》虛交切,音哮。哮磟,山勢。 |
| 七: |
𥒮:《集韻》武斐切,音尾。磥𥒮,磨也。齊人語。又無非切,音微,義同。《正字通》𥓔磈碨䃬𠀤通。俗作𥒮。 |
| 七: |
硤:《》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𠀤音洽。《水經注》淮水又北徑山硤中,謂之硤石。《》硤石縣,亦州名。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后周以居三峽之口,因爲峽州。 |
| 七: |
𥒯:《篇海》郞甸切。與煉同。見亳州老君𥓓。《正字通》按:𥒯與煉義難通。如《漢𥓓》致作?,肴作〈友下月〉,載在《焦竑·略記字始》,以爲此皆古字之通用者。然據《六書正義》考之,非譌卽妄,皆可刪。 |
| 七: |
𥒰:《》方矩切《集韻》匪父切,𠀤音甫。𥒰䃊,磑也。 |
| 七: |
䂳:《》倉果切《集韻》取果切,𠀤音脞。碎石也。又《玉篇》叉瓦切,音𠷃。好雌黃也。 |
| 七: |
硥:《正字通》同䂜。又《篇海》武項切,音𠈵。石貌。 |
| 七: |
硦:《》《集韻》𠀤盧獲切,郞入聲。礅硦,石聲。又《集韻》盧貢切,音弄。穴也。 |
| 七: |
𥒱:《玉篇》苦耕切《集韻》丘耕切,𠀤音硜。臨𥒱,山名。在吳郡,吳宮以爲門名。一曰磨石。一曰谷名。○按《》有硎無𥒱,《集韻》分見,音義𠀤同,疑卽一字。 |
| 七: |
𥒲:《集韻》牀矢切,音俟。石墮聲。 |
| 七: |
硧:《玉篇》尹竦切,音涌。磨石。《集韻》同硐。 |
| 七: |
𥒳:《集韻》口浪切,音抗。𠿕𥒳,高下不平貌。《正字通》譌字。○按《集韻》取義,意本韓愈詩。今考《韓·記夢》詩:我亦平行蹋𠿕𧇠,神完骨蹻腳不掉。𠀤不作𥒳。《正字通》斥爲譌字,宜矣。 |
| 七: |
硨:《》尺遮切《集韻》《正韻》昌遮切,𠀤音車。《博雅》硨磲,石次玉。通作車渠。《𤣥中記》車渠出天竺國。《正字通》或讀若居,義同。 |
| 七: |
硩:《唐韻》丑列切《集韻》《韻會》《正韻》敕列切,𠀤音徹。挑摘也。《》上摘山巖,空靑珊瑚墮之。又《周禮·秋官》硩蔟氏掌覆夭鳥之巢。《註》蔟,巢也。以石投擲其巢而毀之也。鄭司農註:硩讀爲擿。又《玉篇》天磿切,音惕。石中火也。 |
| 七: |
硪:《》五何切《集韻》牛何切,𠀤同峩。《》石巖也。又《集韻》五可切,音我。砐硪,詳砐字註。 |
| 七: |
硫:《》《集韻》𠀤力求切,音留。石硫黃,藥名。《正字通》淮南子,夏至硫黃澤,蓋陽入地,遇隂而成者,舶硫似蜜,黃中有金紅處,擊開如水晶有光,今靑硫不佳。本作流,因其似石,故唐韻从石。亦作畱。俗又作磂。磂字从畱。 |
| 七: |
硬:《》五更切《集韻》《正韻》魚孟切,𠀤額去聲。堅牢也,强也。《杜甫詩》書貴瘦硬方通神。又硬黃,唐紙名。《蘇軾詩》硬黃小字臨黃庭。《集韻》亦作鞕。 |
| 七: |
𥒴:《》《集韻》𠀤武方切,音亡。𥒴硝,藥名。山石中採之,布於𦬆上,沃以水,以盎覆之,經宿飛著盎,故曰𥒴硝。其布於木皮曰朴硝。通作𦬆。又《集韻》謨郞切,音茫。𥒴碭,山名。 |
| 七: |
确:《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𠀤音學。磽确,石地。與墝埆同。《韓愈詩》山石犖确行徑微。又堅正也。《後漢·崔寔傳》指切時要,言辯而确。又《集韻》苦角切,音確。《後漢·𡨥恂傳論》不復質确其過。《註》質,正也。确,實也。又與角意同。《前漢·李廣傳》數與虜确。《註》競勝負也。又叶胡沃切,音斛。《左思·吳都賦》否泰之相背也,亦猶帝之縣解。而與夫桎梏疏屬也,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 |
| 七: |
硯:《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𠀤音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石滑也。《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又姓。《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濡石也。《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
| 七: |
硰:《》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𠀤音沙。硰石,地名。在樓煩西。《史記·灌嬰傳》從擊韓信,破於硰石。又《集韻》千可切,音瑳。又千臥切,音剉。義𠀤同。 |
| 七: |
硱:《》苦本切,音悃。硱碖,石落貌。《·》硱磳磥硊。 |
| 七: |
𥒵:《正字通》伊昔切,音益。地名。《元結·虎蛇頌序》猗玗子逃亂在𥒵。 |
| 七: |
䂴:《字彙補》五堅切,音硏。䂴考也。 |
| 七: |
𥒶:《字彙補》何瓦切,音踝。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