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九》

Library Resources
1 九:
𥓺:《集韵》谟袍切,音毛。前高后下之丘名。本作嵍。

2 九:
碝:《广韵》而兖切《集韵》《韵会》《正韵》乳兖切,𠀤音輭。与瑌同。《说文》石次玉。《司马相如·子虚赋》碝石碔砆。《注》碝石白者如冰,半有赤色。

3 九:
䃈:《集韵》居谐切,音皆。《玉篇》山名。《正字通》一说䃈同瑎,黑石似玉。

4 九:
碞:《广韵》五咸切《集韵》《正韵》鱼咸切《韵会》疑咸切,𠀤音諴。《说文》磛碞也。《·召诰》用顾畏于民碞。《注》碞,险也,顾视民情之碞险。《正字通》言民情参差不齐,会碞险可畏意。孔传训僭谓小民僭差礼义,误也。又《韵会》鱼音切,音吟。义同。《正字通》与嵒岩同。

5 九:
碟:《集韵》食列切,音舌。治皮也。又《字汇补》碟里,国名。在东南海中。见象胥录。

6 九:
𥓻:《广韵》子红切《集韵》祖丛切,𠀤音豵。石也。

7 九:
碠:《篇海》丁定切,音钉。石亭。

8 九:
𥓼:《广韵》强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求于切,𠀤音渠。同磲省。砗磲,详砗字注。

9 九:
碡:《广韵》《集韵》𠀤徒谷切,音读。碌碡,田器。用以磨田使平也。《正字通》碌,通作䃙磟。亦借鹿辘。碡,或作𥖠𥖿,义同。

10 九:
𥓽:《正字通》俗砦字。

11 九:
𥓾:《集韵》测入切,音扱。石貌。

12 九:
䃉:《正字通》䂥碈珉玟𠀤同。《礼·聘义》君子贵玉而贱䃉。又叶弥延切,音眠。《传毅洛都赋》通谷岋㞹,石濑寒泉。砥碬所出,爰有碝䃉。

13 九:
碢:《正字通》同砣。

14 九:
䃊:《广韵》《集韵》𠀤子与切,音咀。𥒰䃊,场外名。又磑也。又《集韵》资昔切,音积。义同。

15 九:
𥓿:《正字通》同砣。又同堶。飞砖戏也。

16 九:
碣:《唐韵》渠列切《集韵》《正韵》巨列切《韵会》其谒切,𠀤音杰。《说文》特立之石,东海有碣石山。《·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汉武纪》东巡至碣石。《文颖曰》在辽西,今属临楡,此石著海旁。又《扬雄·羽猎赋》碣以崇山。《注》碣,山特立貌。又𥓓碣。方者爲𥓓,圆者爲碣,李斯所造。《广韵》碣石,本山名。今爲𥓓碣字,或作嵑。又形容羽族也。《郭璞·江赋》往来勃碣。又《集韵》丘葛切,音渴。石貌。又乙辖切,音轧。碣磍,劲怒貌。又叶其例切,音偈。《班固·燕然山铭》封神丘兮建隆碣,煕帝载兮振万世。《梁竦·悼骚赋》历苍梧之崇丘兮,宗虞氏之俊乂。临衆渎之神林兮,东勑职于蓬碣。

17 九:
𥔀:《玉篇》呼宏切,音轰。石声。通作訇。

18 九:
碤:《集韵》于惊切,音英。《正字通》石之有文采者。本借用英。旧训水中石,非也。

19 九:
𥔁:《篇海》普逼切,音堛。石落也。

20 九:
碥:《广韵》方典切《集韵》补典切,𠀤音匾。《玉篇》将登车履石也。亦作扁。又《正字通》水疾厓倾曰碥。又蜀江自嘉州至荆门,水路有燕子碥,阎王碥,皆险地。

21 九:
碦:《集韵》乞格切,音客。石坚也。

22 九:
𥔂:《广韵》古邓切《集韵》居邓切,𠀤音亘。石相连貌。

23 九:
𥔃:《正字通》俗碨字。

24 九:
碧:《广韵》彼役切《集韵》兵役切《韵会》兵亦切,𠀤音笔。《说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经》高山多靑碧。《郭注》亦玉类也。今会稽县东山出碧。《班固·西都赋》珊瑚碧树。《注》崐崘山有碧树。《张衡·南都赋》绿碧紫英。《注》碧有缥碧,有绿碧。又《增韵》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又《韵会》竹书纪年:惠成王七年,雨碧于郢。又《度人经·碧落注》东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满,是云碧落。又姓。明洪武中训导碧潭。

25 九:
䃋:《集韵》同𥔢。详𥔢字注。

26 九:
碨:《广韵》《集韵》𠀤乌贿切,音猥。碨磊,石貌。又碨䃁,不平。又《集韵》乌回切,音隈。石不平。又《马融·长笛赋》瞋菌碨柍。《注》碨柍,声竞奋貌。《正字通》磈𥓔硊䃬𠀤通。《集韵》合爲一。俗作𥔃。

27 九:
𥔄:《广韵》奴结切《集韵》《韵会》《正韵》乃结切,𠀤音涅。矾石别名。

28 九:
硕:《广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𠀤音石。《尔雅·释诂》大也。《易·蹇卦》往蹇来硕。《诗·衞风》硕人其颀。又《𨻰风》硕大且卷。《左传·桓六年》博硕,肥腯,皆训大也。又《增韵》充实也。又与石通。又叶常灼切,音杓。《·秦风》辰牡孔硕。叶下舍拔则获。《小雅》旣庭且硕,曾孙是若。《扬子·太𤣥经》我心孔硕,乃后有铄。

29 九:
砧:《正字通》同砧。又《集韵》五感切,音颔。砧𥔲,山形。《左思·魏都赋》恒碣砧𥔲于靑霄。○按《唐·𨻰藏器·本草拾遗》有霹雳砧,云出雷州幷河东山泽闲,雷震后得之。《正字通》作䃡。

30 九:
碫:《广韵》丁贯切《集韵》《韵会》《正韵》都玩切,同锻。○按《说文·殳部·段注》:椎物也。金部锻注:小冶也。意实相足。《·大雅》:取厉取锻。毛传云:锻,石也。郑笺云:锻,石所以爲锻质也。言取锻厉斧斤之石。《陆德明·音义》则云:本又作碫。是碫与锻通用无疑。《正字通》因《说文》石部有碬无碫,必欲以碬爲碫字之譌,且斥《正韵》碫同锻爲误,非也。

31 九:
碬:《广韵》胡加切《集韵》《韵会》《正韵》何加切,𠀤音遐。《说文》厉石也。春秋传曰:郑公孙碬,字子石。又《玉篇》磍碬,高下也。○按《说文》又部叚注:借也,古雅切,与殳部段字迥别。石部此字注:厉石也,从石叚声。则孙愐胡加切,非谬矣。《正字通》斥爲碫字之譌,不知何据。

32 九:
砀:《唐韵》《正韵》徒浪切《集韵》《韵会》大浪切,𠀤音宕。《说文》文石也。《何晏·景福殿赋》墉垣砀基,其光昭昭。又芒砀,山名。《前汉·高帝纪》隐芒砀山泽闲。《应劭注》芒属沛,砀属梁。又《水经注》仙者涓子,主柱,𠀤隐砀山,得道。又沆砀,白气貌。《前汉·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萧杀。又过也。《扬雄·甘泉赋》回猋肆其砀骇兮。《马融·长笛赋》犇遯砀突。又砀,溢也。《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注》谓砀溢而失水也。又《正韵》待朗切,音荡。又《集韵》徒郞切,音唐。义𠀤同。

33 九:
䃌:《集韵》之人切,音眞。石也。又伊眞切,音因。山名。《山海经》东山之南有䃌山。

34 九:
𥔅:《正字通》俗砎字。

35 九:
䃍:《唐韵》《集韵》𠀤徒对切,音队。坠本字。从土从石,会陨队意。《说文》陊也。《尔雅·释诂》落也。《前汉·天文志》长庚星见起兵,星䃍至地则石。又《叙传》薄姬䃍魏。亦作队。《左传·僖二十八年》俾队其师。《晋语》敬不队命。又作隧。《班固·答賔戏》厥宗亦隧。又《字汇补》直律切,音术。陨也。

36 九:
碮:《集韵》田黎切,音提。碮砧也。《正字通》同堤。

37 九:
䃎:《玉篇》张下切《集韵》竹下切,𠀤音矺。䃎𥑒,石垂貌。

38 九:
䃏:《集韵》桑经切,音星。石名。

39 九:
𥔆:《正字通》古文席字。注详巾部七画。

40 九:
碯:《广韵》奴晧切《集韵》《韵会》乃老切。𠀤同瑙。《博雅》码碯,石次玉也。详玉部瑙字注。

41 九:
𥔇:《集韵》口觥切,音㚚。𥔇𥔇,石声。

42 九:
𥔈:《集韵》田棃切,音提。《说文》本作厗。唐厗石也。或从石。

43 九:
𥔉:《集韵》先了切,音筱。小石。

44 九:
𥔊:《字汇补》照以切,音旨。砺石也。

URN: ctp:kangxi-zidian/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