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三》

電子圖書館
1 十三:
𥜃:《集韻》《韻會》《正韻》𠀤夷益切,音亦。祭之明日。又祭名。經傳𠀤作繹。詳見糸部。

2 十三:
禬:《唐韻》《正韻》𠀤古外切,音膾。除殃祭也。《周禮·天官》女祝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也。《註》除災害曰禬,禬猶刮去也。卻變異曰禳。禳,攘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禬禮哀圍敗。《註》同盟者會合財貨,以更其所喪。又《說文》會福祭也。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黃外切,音會。義𠀤同。

3 十三:
䄠:《集韻》時戰切,音繕。祭天也。一曰讓也。《前漢·異姓諸侯王表》舜禹受䄠。《韻會》禪,漢書每作䄠,後世遂多通用,惟連言墠壇,則須分別耳。

4 十三:
禭:《玉篇》詞類切《篇海》徐醉切,𠀤音遂。祭名。又神名。《後漢·東夷傳》高句驪在遼東之東千里,國東有大穴,號禭神,以十月迎而祭之。

5 十三:
禮:〔古文〕礼𠃞𤔑《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蠡。《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又姓。《左傳》衞大夫禮孔。《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6 十三:
䄡:《正字通》襜字之譌。○按《史記·李牧傳》滅襜襤,兩字俱从衣。《字彙》重入示部,誤。

7 十三:
禯:《正篇》尼龍切,音醲。厚祭也。

8 十三:
𥜄:《字彙補》古丸切,音官。縣名。

9 十三:
𥜅:《字彙補》同祿。《杜尚𥓓》匪𥜅是榮。

URN: ctp:kangxi-zidian/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