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
秄:《》祖里切《集韵》《正韵》祖似切,𠀤音子。《》壅禾本也。《·》或耘或耔,从耒作耔。《前汉书》引《》作芓。又《集韵》将吏切,音仔。俗谓禾猥生曰秄。 |
| 三: |
𥝔:《集韵》吉列切,音孑。禾把。又《篇海》吉屑切,音结。禾名。 |
| 三: |
秅:《唐韵》宅加切《集韵》《韵会》《正韵》直加切,𠀤音茶。数名。《·》禾三十车,车三秅,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乗爲一秅。又国名。《·》乌秅国,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都故切,音妒。义同。 |
| 三: |
𥝕:《集韵》武方切,音邙。稻稃也。《正字通》通作芒。 |
| 三: |
䄨:《玉篇》羽俱切《集韵》云俱切,𠀤音于。禾不秀也。 |
| 三: |
秆:《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旱切,音笴。同秆。《左传·昭二十七年》或取一秉秆焉。《注》秉,把也。秆,槀也。 |
| 三: |
秇:《集韵》艺古作秇。注详草部十五画。 |
| 三: |
籼:《》《集韵》𠀤相然切,音仙。《扬子·方言》江南呼稉爲籼。或作䄽。 |
| 三: |
䄩:《》与职切,音弋。禾䄩。又《集韵》麦𪌭也。同䴬。 |
| 三: |
䄪:《唐韵》都了切《集韵》丁了切,𠀤貂上声。禾穗垂貌。亦悬物。 |
| 三: |
𥝖:《》下没切《集韵》下扢切,𠀤音纥。同籺,秳也。舂粟不溃也。又《集韵》奚结切,音洁。屑米细者曰𥝖。○按《》𥝖,从禾气声。气与气同。《徐铉·韵补》气,去旣切,此作居气切,始相联贯。今诸韵书俱读入声,无作居气者,似误。《正字通》云从气,四画。《字汇》省作乞,入三画,亦误。 |
| 三: |
𥝗:《集韵》口己切《正韵》墟里切,𠀤音起。禾名。《·》其种穋𥝗。《正字通》同芑。诗生民疏,白梁粟。 |
| 三: |
秉:《唐韵》兵永切《集韵》《韵会》《正韵》补永切,𠀤音丙。禾盈把也。《·》彼有遗秉。《疏》秉,把也。《礼·聘礼》四秉曰筥。《注》此秉谓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今莱易闲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又米数。《礼·聘礼》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又《小尔雅》钟二谓之秉,秉十六斛。○按《》禾米之秉,字同𢿘异。惟徐氏《韵谱》二石爲秉,又是一说。盖石卽斛也。冉子与粟五秉。据《》爲八十石,据徐氏止十石,多寡迥别,俟考正。又执持也。《礼·礼运》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隂窍于山川。《·》民之秉彝。《·》秉德明恤。又去声,陂病切。与柄同。《·》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绛侯世家》许负相周亚夫曰: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爲将相,持国秉。又姓。○按《》秉,从又持禾,《正字通》兼载钟鼎文𥝐字重出。 |
| 三: |
秊:《唐韵》奴顚切《集韵》宁顚切。𠀤年本字。《》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大有秊。《谷梁传·桓三年》五谷皆熟爲有年。《疏》取岁谷一熟之义。《正字通》俗俱作年。 |
| 三: |
𥝘:《海篇》音酉。谓谷不成也。 |
| 三: |
䄬:《》《集韵》𠀤同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