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八》

電子圖書館
1 八:
粶:《集韻》盧谷切,音祿。《類篇》火爆米曰粶。亦作𥼙。

2 八:
粷:《玉篇》居六切,音菊。粷粉也。

3 八:
𥺘:《集韻》同䉾。

4 八:
䊍:《集韻》良脂切,音梨。饘也。

5 八:
粸:《集韻》渠之切,音其。餠屬。亦作𪍀。

6 八:
𥺙:《集韻》閭承切,音凌。烏𥺙,稻名。

7 八:
𥺚:《集韻》先的切,音錫。汰米也。同淅。

8 八:
粹:《廣韻》《集韻》《韻會》𠀤雖遂切,音隧。《說文》不雜也。《易·乾卦》剛健中正,純粹精也。《疏》純粹,不雜也。又純也。《前漢·賈誼傳》所託財器職業,粹于羣下。《註》粹,純也。又同也。《屈原·離騷》昔三后之純粹兮。《註》齊同曰粹。又專一也。《荀子·非相篇》粹而能容雜。《註》粹,專一也。又全也。《荀子·王霸篇》粹而王,駁而霸。《註》粹,全也。又《集韻》《韻會》𠀤同碎。《荀子·儒效篇》力少而任重,舍粹折無適也。《註》粹與碎同。
考證:〔《前漢·賈誼傳》所托財器職業,粹于羣下。〕謹照原文托改託。

9 八:
粺:《廣韻》《集韻》《韻會》旁卦切《正韻》薄邁切,𠀤音稗。精米也。《·大雅》彼疏斯粺。《正義》米之率,糲十,粺九,𥽦八,侍御七。《九章》粟米法:粟率五十,糲米三十,粺二十七,𥽦二十四,御二十一。言粟五升爲糲米三升,以下則米漸細,故數益少。四種之米,皆以三約之得此數也。又《集韻》步化切,音鮊。毇也。《集韻》或作𥽚。

10 八:
𥺛:俗粺字。

11 八:
粻:《廣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𠀤音張。《說文》食米也。《·大雅》以峙其粻。《禮·王制》五十異粻。《爾雅·釋言》粻,糧也。《註》今江東通言粻。又《博雅》餳也。又《集韻》仲良切,音長。又除庚切,音棖。又知亮切,音帳。義𠀤同。

12 八:
粼:《海篇》離珍切,音璘。水在石閒粼粼也。《·唐風》揚之水,白石粼粼。《傳》粼粼,淸激貌。亦作磷。又《韻會補》良忍切,音嶙。隱粼川𠛬。《篇海》同𥳞。

13 八:
䊎:《廣韻》去阮切《集韻》苦遠切,𠀤音綣。《說文》粉也。《博雅》䊎,摶也。亦作𥹳。又《集韻》丘粉切,音𧼐。粥稠貌。

14 八:
粽:《廣韻》《集韻》《正韻》𠀤作弄切,宗去聲。角黍也。同糉。又草名。《廣東新語》五月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繫黍,卷以柊葉,以象隂陽包裹,浴女蘭湯,飮菖蒲雄黃醴,以辟不祥。

15 八:
䊏:《海篇》蘇感切,音糂。羹䊏也。

16 八:
𥺜:《集韻》乃計切,泥去聲。糟濃者。

17 八:
𥺝:《廣韻》職流切《集韻》之由切,𠀤音周。𥹜𥺝,粉餌。

18 八:
精:《廣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𠀤音晶。《說文》擇也。《廣韻》熟也,細也,專一也。《·大禹謨》惟精惟一。《易·繫辭》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又密也。《公羊傳·莊十年》觕者曰侵,精者曰伐。《註》精,猶精密也。侵,責之不服,推兵入竟,伐,擊之益深,用意稍精密。又靈也,眞氣也。《易·繫辭》精氣爲物。《疏》隂陽精靈之氣,氤氳積聚而爲萬物也。《左傳·昭七年》子產曰:用物精多,則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又《莊二十五年·日有食之疏》日者陽精,月者隂精。又《襄二十八年·春無水疏》五星者五行之精:木精曰歲星,火精曰熒惑,土精曰鎭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老子·道德經》其中有精,其精甚眞。《莊子·德充符》勞乎子之精。又《廣韻》正也,善也,好也。《禮·經解》潔靜精微易敎也。又明也。《前漢·京房傳》隂霧不精。《註》精,謂日光淸明也。又鑿也。《論語》食不厭精。《屈原·離騷》精瓊爢以爲粻。《註》精,鑿也。又《韻會小補》巧也。又《增韻》凡物之純至者皆曰精。又古者以玉爲精。《楚語》一純二精。又地精,黃精,草名。《博雅》地精,人葠也。黃精,一名仙人餘糧。又精衞,鳥名。《山海經》發鳩之山有鳥,名精衞。又𥳑米曰精。《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註》𥳑米曰精。又精絕,國名。《水經注》南河又東經精絕國。《前漢·西域傳》精絕國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餘里。又精廬,精舍。《前漢·儒林傳論》精廬暫建。《註》精廬,講讀之舍。《後漢·李充傳》充立精舍講授。又《廣東新語》猺之渠帥,號曰精夫。又《韻會》同睛。又鳥名。與鶄通。《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註》交精,似鳧而脚高,有毛冠,辟火災。又與菁同。《爾雅·釋草·茢薽註》一名天蔓精。又叶咨良切,音將。《左思·吳都賦》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註》精,咨良切,叶上疆。又《廣韻》子姓切《集韻》子正切,𠀤音婧。强也。

19 八:
粿:《廣韻》《集韻》𠀤古火切,音果。淨米也。又米食也。《博雅》粿,糏也。又《集韻》戸瓦切,跨上聲。《說文》穀之善者。一曰無皮穀。

20 八:
䊐:《集韻》胡昆切,音魂。《博雅》䐊肫,餠也。或从米。

21 八:
𥺞:《字彙補》余祿切,音育。義闕。

22 八:
𥺟:《玉篇》同䉾。

23 八:
𥺠:《字彙補》古文眠字。註詳目部五畫。

24 八:
𥺡:《海篇》音痴。煑粥米爲膠。

25 八:
䊑:《集韻》同餉。

26 八:
𥺢:《玉篇》俗糒字。

27 八:
𥺣:《字彙補》楚搜切,音搊。𥺣粉。

28 八:
𥺤:《海篇》音燦。明盛也。

URN: ctp:kangxi-zidian/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