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十》 | Library Resources |
1 | 十: | 𦃃:《广韵》桑故切,音诉。《玉篇》同素。详素字注。 |
2 | 十: | 𦃄:《集韵》府尾切,音匪。《类篇》匪,或作𦃄。器似竹箧。又蜀锦名。《扬雄·蜀都赋》紌繏𦃄䋶。 |
3 | 十: | 萦:《广韵》于营切《集韵》《韵会》娟营切,𠀤音褮。《说文》收韏也。《玉篇》萦,旋也。《广韵》绕也。《诗·周南》葛藟萦之。《释文》萦,本又作𢄋。 |
4 | 十: | 𦃅:《集韵》历各切,音络。络或从素。《类篇》絮也。○按《类篇》在素部,今倂入。 |
5 | 十: | 𦃆:《玉篇》同络。缠丝也。 |
6 | 十: | 𦃇:《集韵》邻知切,音离。《说文》系𦃇也。一曰维也。《玉篇》一曰絓𦃇也。又《广韵》纤𦃇,恶絮。又《集韵》怜题切,音黎。义同。 |
7 | 十: | 缙:《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卽刃切,音晋。《说文》帛赤色。《急就篇注》缙,浅赤色也。又扱也。《荀子·礼论》缙绅而无钩带矣。《注》缙与搢同。又官名。《左传·文十六年》缙云氏有不才子。《注》缙云,黄帝时官名。又与荐同。《史记·五帝纪赞》荐绅先生难言之。《注》徐广曰:荐绅,卽缙绅也。古字假借耳。又《集韵》将支切,音赀。义同。 |
8 | 十: | 缢:《广韵》《正韵》于计切《集韵》《韵会》壹计切,𠀤音翳。《说文》经也。《博雅》绞也。《释名》悬绳曰缢。缢,厄也,厄其颈。《左传·桓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注》缢,自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不伏其辕,必缢其牛。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于赐切,音㱲。义同。 |
9 | 十: | 𦃈:《广韵》七由切《集韵》雌由切,𠀤音秋。《广韵》同緧。周礼曰:必𦃈其牛后。○按考工记輈人:必緧其牛后。注云:故书緧爲䱸,䱸鱼。字疏云:旣䱸是鱼名,明不从故书也。《广韵》譌䱸爲𦃈,非是。 |
10 | 十: | 缒:《广韵》《集韵》《韵会》𠀤驰僞切,音膇。《正韵》直类切,音队。《说文》以绳有所悬也。《博雅》缒,绳索也。《左传·僖三十年》夜缒而出。《注》缒,县城而下。 |
11 | 十: | 縌:《广韵》《正韵》宜戟切《集韵》《韵会》仡戟切,𠀤音逆。《说文》绶维也。《前汉·翟方进传》赤韍縌。《注》服䖍曰:縌卽今之绶也。师古曰:縌者,系也,谓逆受之也。《后汉·舆服志》自靑绶以上,縌皆长三尺二寸。縌者,古佩璲也。佩绶相迎受,故曰縌。《集韵》亦作𥿬。 |
12 | 十: | 䌅:《玉篇》徒郞切。大绳也。 |
13 | 十: | 縍:《广韵》博旁切《集韵》逋旁切,𠀤音帮。《正韵》搏旁切,音邦。帮或作縍。治履边也。又《集韵》补旷切,音谤。《类篇》吴俗谓𦃇絮曰縍也。 |
14 | 十: |
䌆:《集韵》立废切。《周礼·春官·巾车》锡面朱总注:郑司农云:䌆当爲总。《释文》䌆,字林苍雅及说文皆无此字,衆家亦不见有音者,惟昌宗音废,以形声会意求之,当是废而不用乎。非其意也。李音兵废反。又《集韵》基位切,音愧。《类篇》缯也。 考证:〔《周礼·春官·巾车锡而朱总注》郑司农云:䌆当爲总。〕谨照原文锡而改锡面。 |
15 | 十: | 縎:《广韵》《韵会》古忽切《集韵》吉忽切,𠀤音骨。《说文》结也。《博雅》结縎,不解也。《楚辞·九思》心结縎兮折摧。又《集韵》胡骨切,音搰。缯类。 |
16 | 十: | 縏:《广韵》薄官切《集韵》《韵会》《正韵》蒲官切,𠀤音盘。《类篇》小囊也。《礼·内则》施縏袠。《疏》袠,刺也,以针刺袠而爲縏囊也。 |
17 | 十: | 绉:《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侧救切,音皱。《说文》絺之细者。一曰蹴也。《玉篇》绉,布也,纤也。亦作𥿲。《诗·墉风》蒙彼绉絺。《传》絺之靡者爲绉。《疏》絺者,以葛爲之。其精尤细靡者,绉也,言细而缕绉。又褰绉。《史记·司马相如传》襞积褰绉。《注》褰绉,缩蹙之也。又《类篇》绉,聚文也。又《集韵》之遇切,音媰。侧六切,音縬。义𠀤同。又《广韵》初敎切,音抄。恶绢也。 |
18 | 十: | 𦃉:《广韵》胡顶切《集韵》下顶切,𠀤音婞。《说文》直也。《玉篇》同緈。 |
19 | 十: | 𦃊:《广韵》《集韵》𠀤力质切,音栗。《博雅》蒸𦃊,彩也。《类篇》黄色缯。 |
20 | 十: | 缣:《广韵》古甜切《集韵》《韵会》坚嫌切《正韵》古嫌切,𠀤音兼。《说文》幷丝缯也。《释名》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于布绢也。细致染缣爲五色,细且致,不漏水也。《前汉·外戚篇》媪爲翁须作单缣衣。《注》缣,卽今之绢也。 |
21 | 十: |
縒:《广韵》楚宜切《集韵》叉宜切《正韵》叉兹切,𠀤音差。《说文》作𦇈。参縒也。《类篇》谓丝乱貌。又《广韵》苏可切,音褨。鲜洁貌。又《集韵》此我切,音瑳。义同。又《广韵》《集韵》𠀤仓各切,音错。縒综乱也。《玉篇》縒,亦作错。 考证:〔《广韵》《集韵》𠀤仓各切,音错。综乱也。〕谨照广韵原文综上增縒字。 |
22 | 十: |
縓:《广韵》此缘切《集韵》《韵会》《正韵》逡缘切,𠀤音诠。《说文》帛赤黄色。《尔雅·释器》一染谓之縓。《注》今之红也。《仪礼·丧服》公子爲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注》浅绛也。《礼·闲传》期而小祥,练冠縓缘。《疏》以縓爲领缘也。又《广韵》七绢切《集韵》《韵会》《正韵》取绢切,𠀤诠去声。义同。 考证:〔《广韵》七绢切,《集韵》《韵会》《正韵》取绢切,𠀤音爨。〕谨按绢在霰韵,爨在翰韵,七绢取绢二切不得音爨,谨改爲诠去声。 |
23 | 十: | 𦃋:《集韵》频脂切,音皮。细布。 |
24 | 十: | 𦃌:《广韵》七林切《集韵》千寻切,𠀤音侵。《说文》綅作𦃌。又《广韵》息廉切,音暹。详綅字注。 |
25 | 十: | 𦃍:《集韵》符袁切,音烦。《说文》繁或从𢍍作𦃍。𢍍,籀文弁。详繁字注。又《集韵》蒲官切,音盘。义同。 |
26 | 十: | 縔:《集韵》所两切,音爽。《类篇》𡳭中茧也。 |
27 | 十: | 縕:《说文》緼作縕。详緼字注。 |
28 | 十: | 𦃎:譌字。《正字通》旧注同织,见释藏。梵书譌文,宜以六书正之,不当以乱六书。 |
29 | 十: | 縖:《广韵》胡瞎切《集韵》下瞎切,𠀤音鎋。《玉篇》束物也。 |
30 | 十: | 𦃏:《集韵》师骇切,音摋。《类篇》襰𧜁,衣破。或从糸。 |
31 | 十: | 縗:《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仓回切,音崔。《说文》服衣长六寸,博四寸,直心。《玉篇》丧服也。《左传·襄十七年》晏婴粗縗斩。《注》縗,在胷前。《释文》縗,本又作衰。又《集韵》双隹切,音榱。鹭首毛。又《集韵》苏回切,音𤗯。编鹭羽爲衣。又《集韵》苏何切,音蓑。义同。 |
32 | 十: | 䌇:譌字。○按《篇海》音义与索字同。诸字书皆无此字。 |
33 | 十: | 縘:《集韵》牵奚切,音溪。系或作縘。《类篇》系,𦃇也。今恶絮。 |
34 | 十: | 𦃐:《集韵》苏遭切,音骚。《类篇》缫或从蚤作𦃐。详缫字注。 |
35 | 十: | 𦃑:《集韵》呼光切,音荒。𥿪或作𦃑。详𥿪字注。 |
36 | 十: | 𦃒:《集韵》虽遂切,音岁。《类篇》卷丝爲纬也。 |
37 | 十: | 𦃓:《广韵》《集韵》𠀤力求切,音留。绮别名。 |
38 | 十: | 𦃔:《玉篇》下革切。生丝。 |
39 | 十: | 縙:《集韵》如容切,音茸。丝饰。又《集韵》而用切,音𩼅。䩸或作縙。鞌毳饰。一曰罽也。又《集韵》乳勇切,音宂。《博雅》索也。 |
40 | 十: | 𦃕:《广韵》虚本切《集韵》虎本切,𠀤音惛。结也。 |
41 | 十: | 绦:《广韵》土刀切《集韵》《正韵》他刀切,𠀤音韬。《类篇》绦或从舀作绦。详绦字注。又人名。《礼·檀弓》南宫绦。又《玉篇》亦作韬。《广韵》藏也,宽也,劒衣也。 |
42 | 十: |
缚:《广韵》符镢切《集韵》《韵会》伏约切《正韵》符约切《说文》束也。《释名》缚,薄也。使相薄著也。《广韵》系也。《左传·僖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又《昭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注》缚,卷也。又《释名》缚在车下,与舆相连缚也。《急就篇注》缚在车下,主缚轴令舆相连,卽今所谓钩心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符卧切。义同。又《集韵》符遇切,音附。紨或作缚。绳也。《韵会》俗从专作縳,误。 考证:〔《释名》缚,薄也。使相薄者也。〕谨照原文薄者改薄著。 |
43 | 十: |
𦃖:《广韵》《集韵》《韵会》吐敢切《正韵》他感切,𠀤音菼。《说文》帛鵻色也。诗曰:毳衣如𦃖。○按今《诗》作菼。传曰:菼鵻也。芦之初生者也。《说文》注,《徐锴曰》:染之如生菼色,今人所染麦绿也。《徐铉曰》:今俗别作毯,非是。《玉篇》今作菼𤎥。《广韵》俗作裧。毯字原刻从焱。 考证:〔《说文》帛鵻色也。诗曰,毳衣如𦃖。按今诗作菼。传曰,菼鵻也。芦之初生者也。注:徐锴曰,染之如生菼色,今人所染麦绿也。〕谨按徐锴语系说文注,今照系传原文,于注上增说文二字。 |
44 | 十: | 縜:《广韵》爲贇切《集韵》于伦切,𠀤音筠。《说文》持纲纽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上纲与下纲出舌寻,縜寸焉。《注》纲,连侯绳也。縜,笼纲者。又《集韵》王分切,音云。羽敏切,音陨。羽粉切,音殒。义𠀤同。 |
45 | 十: | 𦃗:《玉篇》音朔。封也。 |
46 | 十: |
缜:《广韵》昌眞切《集韵》《正韵》称人切,𠀤音嗔。《博雅》缜,纑缕也。《扬子·方言》纑谓之缜。《广韵》与𣞟同。又《集韵》痴邻切,音伸。之忍切,音𦁟。义𠀤同。又《广韵》章忍切《集韵》《韵会》《正韵》止忍切,𠀤音轸。《礼·聘义》缜密以栗。《注》缜,致也。又《博雅》缜,黑也。《谢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诗》谁能缜不变。《注》缜,与鬒同。又《广韵》结也,单也。又《前汉·司马相如传》注:缜纷衆盛也。音丑人反。 考证:〔《谢朓·晚登三山望京邑诗》谁缜不变。〕谨照原书谁字下增能字。〔《广韵》丑人切,《集韵》之人切,𠀤音眞。缜纷也。〕谨按广韵缜字无丑人切之音,集韵之人切下亦无缜纷也之文。谨改爲前汉司马相如传。注缜纷衆盛也。音丑人反。 |
47 | 十: | 𦃘:《广韵》《集韵》𠀤直利切,音稚。《玉篇》刺𦃘,针缝也。《类篇》紩也。 |
48 | 十: | 缟:《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考切,音杲。《说文》鲜色也。《博雅》练也。《小尔雅》缯之精者曰缟。《书·禹贡》阙篚𤣥纤缟。《传》缟,白缯。《诗·郑风》缟衣綦巾。《传》缟衣,白色男服。《礼·檀弓》祥而缟。《疏》缟,谓缟冠。又《玉藻》缟冠素纰,旣祥之冠也。《疏》缟是生绢又。《王制》殷人哻而祭,缟衣而养老。《注》殷尚白,而缟衣裳。《战国策》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前汉·地理志注》缟,鲜支也,卽今所谓素者也。又《广韵》古到切《集韵》居号切,𠀤音诰。义同。 |
49 | 十: | 𦃙:《广韵》补各切《集韵》伯各切,𠀤音博。《说文》颈连也。《玉篇》亦作襮。又《集韵》歩木切,音仆。义同。 |
50 | 十: |
缛:《广韵》而蜀切《集韵》《韵会》儒欲切,𠀤音辱。《说文》繁采色也。《玉篇》饰也。《张衡·西京赋》采饰纤缛。《注》缛繁,采饰也。又《博雅》缛,骤数也。《仪礼·丧服》丧成人者,其文缛。丧未成人者,其文不缛。《注》缛,犹数也。又《韵补》叶而聿切。《李尤·阳德殿赋》靑琐禁门,廊庑翼翼。华虫诡异,密采珍缛。 考证:〔《博雅》缛,聚数也。〕谨照原文聚改骤。 |
51 | 十: |
縠:《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胡谷切,音斛。《说文》细縳也。《玉篇》纱縠也。《广韵》罗縠。《增韵》绉纱曰縠,纺丝而织之。《释名》縠,粟也,其文足足而踧踧,视之如粟也。《战国策》不若王爱尺縠也。《注》縠,细繗也。《史记·司马相如传》垂雾縠。《注》言细如雾。《后汉·章帝纪》诏齐省冰纨方空縠。《注》縠,纱也。《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歩。《注》縠,今之轻纱。 考证:〔《说文》细缚也。〕谨照原文缚改縳。 |
52 | 十: | 縡:《广韵》作亥切《集韵》《韵会》《正韵》子亥切,𠀤音宰。《说文·新附字》事也。《玉篇》载也。《前汉·扬雄传》上天之縡。《注》师古曰:縡,事也,读与载同。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作代切,音再。义同。又《集韵》昨代切,音在。义同。 |
53 | 十: | 䌈:《韵会》托盍切,音榻。以索罥物。《通鉴》中宗嗣圣十三年,契丹𡨥营州,飞索以䌈麻仁节,生获之。《集览》䌈,以索罥物也。契丹将李楷固善用䌈索。 |
54 | 十: |
縢:《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徒登切,音腾。《说文》缄也。《玉篇》绳也,约也。《书·金縢传》爲请命之书,藏之于匮,缄之以金。《诗·秦风》竹闭绲縢。《传》縢,约也。《疏》谓以绳约弓。又《鲁颂》朱英绿縢。《传》縢,绳也。《礼·少仪》甲不组縢。《注》组縢,以组饰之,及紟带也。又行縢。《诗·小雅·邪幅在下笺》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疏》名行縢者,言行而缄束之。《战国策》嬴縢履蹻。又与幐同。《后汉·儒林传序》小乃制爲縢囊。《注》縢,亦幐也。《庄子·胠箧篇》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音义》縢,向崔本作幐,同。 考证:〔《后汉·儒林传序》小九制爲縢囊。〕谨照原文小九改小乃。 |
55 | 十: | 县:《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胡涓切,音悬。《说文》系也。《注》徐铉曰:此本是县挂之县,借爲州县之县。今俗加心,别作悬,义无所取。《易·系辞》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诗·周颂》应田县鼓。《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之位。《仪礼·燕礼》乐人县。《左传·成二年》曲县繁缨以朝。《前汉·高帝纪》县隔千里。又《广韵》黄练切《集韵》荧绢切,𠀤音炫。《正韵》形甸切,音现。《释名》县,悬也,悬系于郡也。《广韵》古作寰。楚庄王灭陈爲县,县名自此始。《周礼·天官·大宰》邦县之赋。《注》邦县四百里。又《地官·小司徒》四甸爲县。又《遂人》五鄙爲县。《鲁语》三鄕爲县。《史记·秦始皇本纪》大矣哉,宇县之中。《注》县,赤县。《前汉·地理志》分天下爲郡县。又《史记·绛侯世家注》县官,谓天子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又姓。《礼·曲礼》县贲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县单父。○按《说文》在𥄉部,今倂入。 |
56 | 十: | 𦃚:《字汇补》与素同。 |
57 | 十: | 𦃛:《集韵》乞逆切,音隙。綌,或作𦃛。详綌字注。 |
58 | 十: | 𦃜:《集韵》翾县切,音眴。绚或从荀。 |
59 | 十: | 𦃝:《集韵》胡计切,音系。䙎或作𦃝。带也。 |
60 | 十: | 縤:《玉篇》桑故切,生帛也。《篇海》音素。通作素。 |
61 | 十: | 縥:《玉篇》阻近切。水急也。 |
62 | 十: | 𦃞:《字汇补》古缌字。注详九画。 |
63 | 十: | 𦃟:《广韵》《集韵》𠀤胡计切,音系。籀文系字。 |
64 | 十: | 𦃠:同缁。《隷释》州辅𥓓涅而不𦃠,卽缁字。 |
65 | 十: | 𦃡:《篇海》蒲禾切,音婆。《篇海》音绦。义阙。 |
66 | 十: | 𦃢:《篇海》苦陨切,屈上声。义与麇同。束缚也。 |
67 | 十: | 䌉:《字汇补》俗纲字。 |
68 | 十: | 𦃣:《字汇补》俗繑字。 |
69 | 十: | 𦃤:《字汇补》䋷字之譌。 |
70 | 十: | 𦃥:《字汇补》𥡆天子传有此字,疑与綯字同。 |
71 | 十: | 𦃦:《字汇补》音棘。徵也。○按音义同索。当卽索字之譌也。 |
72 | 十: | 𦃧:《字汇补》与碧同。详碧字注。 |
73 | 十: | 𦃨:《字汇补》古文缫字。○按希裕略古,古文缫字无作𦃨者,此譌字也。 |
URN: ctp:kangxi-zidian/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