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十三》

電子圖書館
1 十三:
繩:《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𠀤音乗。《說文》索也。《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說命》惟木從繩則正。《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又《書·囧命》繩愆糾謬。《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繩謂彈正。又《·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傳》繩繩,戒愼也。《朱傳》不絕貌。又《大雅》繩其祖武。《傳》繩,戒也。《朱傳》繩,繼也。又《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註》繩,猶度也。《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又《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又《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註》繩,譽也。《小爾雅》繩之,譽之也。又《集韻》以證切,音孕。《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註》含實曰繩。又《集韻》弭盡切,音泯。繩繩,無涯際貌。一曰運動不絕意。又《集韻》石證切,音乗。𡽪也。又《韻補》叶乗融切。《𨻰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廣韻》俗作繩。

2 十三:
𦅵:《集韻》須銳切,音歲。繐,或作𦅵。《玉篇》練布也。

3 十三:
繪:《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對切,音潰。《說文》會五采繡也。《小爾雅》雜彩曰繪。《玉篇》綵畫也。《論語》繪事後素。《何晏註》繪,畫文也。《釋文》本又作繢。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黃外切,音會。義同。又與會同。《·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傳》會,五采也。以五采成此畫焉。《釋文》會,馬鄭作繪。又與鄶同。《穀梁傳·宣十八年》邾人戕繪子于繒。《釋文》繪,本或作鄶。又《集韻》古外切,音儈。五采束髮也。

4 十三:
繫:《廣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𠀤音計。《說文》繫,𦃇也。一曰惡絮。《玉篇》約束也,留滯也。《類篇》一曰維也。又《集韻》牽奚切,音溪。義同。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計切,音系。《易·繫辭疏》繫辭者,聖人繫屬此辭于卦爻之下。又云:系辭者,取綱系之義也。《釋文》繫,本系也。又續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繫,聯綴也。《干祿字書》繫通繫。《集韻》系或作繫。《類篇》或作𣪠。

5 十三:
𦅶:《廣韻》盧盍切《集韻》力盍切,𠀤音臘。《玉篇》繒也。《類篇》𦆻,或作𦅶。

6 十三:
繬:《廣韻》所力切《集韻》殺測切,𠀤音色。《博雅》交合也。《玉篇》縫也。《廣韻》緙也。

7 十三:
𦅷:《篇海》𦅷,亦作紵。綿絮裝衣。《任昉·竟陵文宣王行狀》華袞與縕𦅷同歸。《註》韓詩子路曰:曾子褐衣縕𦅷未嘗完。

8 十三:
繭:〔古文〕絸《廣韻》古典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𠀤音趼。《說文》蠶衣也。《禮·祭義》世婦卒蠶,奉繭以示于君,遂獻繭于夫人。又《釋名》煑繭曰幕。貧者著衣,可以幕絡絮也。或謂之牽離,煑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然也。《禮·玉藻》纊爲繭,縕爲袍。又繭繭,聲氣微也。《禮·玉藻》言容繭繭。《疏》猶綿綿,聲氣微細繭繭然。又《戰國策》足重繭而不休息。《註》足傷皮皺,如蠶繭也。《類篇》或作𦇂。俗作蠒,非是。
考證:〔《釋名》繭曰幕也。〕謹照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改爲煑繭曰幕,或謂牽離。謹照釋名原文謂下增之字。

9 十三:
𦅸:《廣韻》《集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𠀤音胄。卦兆辭也。○按《佩觿》𦅸,从䍃从卜从系。《漢書》文帝紀註,師古曰:古作籀,今經典皆作繇。詳繇字註。

10 十三:
𦅹:《集韻》餘招切,音遙。同繇。○按《說文》繇作䌛,漢隷或作𦅹。韓勑𥓓:復顏氏官氏邑中𦅹。任伯嗣𥓓:𦅹賦平均。繇皆作𦅹。

11 十三:
𦅺:《玉篇》音戾。又音捩。綬也。

12 十三:
䌜:《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𠀤音聶。《博雅》縫也。《玉篇》𦀖䌜,續縫。《廣韻》補衣。又《王延壽·王孫賦》蹔拏髮以䌜縛。《註》以繩繫縛也。又《集韻》逆怯切,音業。義同。

13 十三:
繮:《廣韻》居良切,音薑。《說文》馬紲也。《博雅》靮謂之繮。《廣韻》亦作韁。

14 十三:
𦅻:《玉篇》古文緩字。《廣韻》胡管切,音浣。《說文》作𦇻,綽也。或省作緩。詳緩字註。○按《說文》在素部,今倂入。

15 十三:
𦅼:《集韻》都甘切,音儋。《類篇》緩也。

16 十三:
繯:《廣韻》《集韻》《韻會》𠀤乎𤱶切,音泫。《說文》作𦇏,絡也。《玉篇》環也。《廣韻》繫也。《類篇》維也。《前漢·揚雄傳》虹蜺爲繯。《註》系也。《文選·李善註》旗上繫也。又《集韻》下兗切,音蜎。義同。又《廣韻》《集韻》𠀤胡慣切,音患。《揚子·方言》㯂,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繯。《廣韻》縞文也。

17 十三:
繰:《集韻》子皓切,音早。《說文》帛如紺色。《博雅》繰謂之縑。又《集韻》千遙切,音鍫。又七小切,音悄。義𠀤同。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玉篇》同繅。詳繅字註。《廣韻》俗又作縿,非。縿本音衫。

18 十三:
䌝:《玉篇》音紟。絲也。又《篇海》居䕃切,音禁。靑色。陶隱居說,藍染䌝碧所用也。《顏氏家訓》吳人呼紺爲禁,故以糸旁作䌝,代紺字。

19 十三:
繱:《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𠀤音悤。《說文》帛赤白色。《玉篇》靑白色。《廣韻》色靑黃文細絹。《集韻》或作緫。詳緫字註。又《集韻》祖動切,音總。䋷繱,絹也。

20 十三:
繲:《廣韻》古隘切《集韻》居隘切,𠀤音懈。故衣也。《莊子·人閒世》挫鍼治繲。《音義》繲,浣衣也。崔作𦇫,音綫。

21 十三:
𦅽:《廣韻》居玉切《集韻》拘玉切,𠀤音挶。《說文》素屬。《類篇》隷作𢍣。○按《說文》在素部,今倂入。

22 十三:
𦅾:《廣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𠀤音灼。《說文》生絲縷也。《玉篇》矢䠶也,〈糹啇〉也。又《集韻》古了切,音皎。《博雅》纏也。

23 十三:
𦅿:《集韻》王問切,音暈。《類篇》染閒色。

24 十三:
繳:《玉篇》同𦅾。《易·遯卦註》矰繳不能及。《疏》結繳於矢,謂之矰繳。《史記·楚世家》綪繳蘭臺。《註》絲繩繫弋射鳥也。《前漢·張良傳》雖有矰繳。《註》繳,弋射也。又《廣韻》古了切《集韻》《韻會》《正韻》吉了切,𠀤音皎。《前漢·司馬遷傳》名家苛察繳繞。《註》如淳曰:繳繞,猶纏繞也。又《廣韻》《集韻》𠀤下革切,音覈。衣領中骨。或作𧝳。又《集韻》𢅎,或作繳。行縢也。又《集韻》吉弔切,音叫。糾戾也,劉向曰:紛繳爭言。

25 十三:
繴:《廣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𠀤音壁。《說文》繴謂之罿,罿謂之𦋖,𦋖謂之𦋄,捕魚覆車也。《玉篇》或作𦌠。又《廣韻》蒲革切《集韻》薄革切,𠀤音䌟。義同。又《集韻》博厄切,音薛。匹陌切,音劈。義𠀤同。

26 十三:
䌞:《廣韻》良冉切《集韻》力冉切,𠀤音斂。《揚子·方言》㯂,關東謂之䌞。《博雅》繩索也。《玉篇》懸蠶簿橫也。《類篇》槌紐也。又《集韻》纖琰切,音彡。義同。

27 十三:
䌟:《集韻》匹麥切,音劈。《玉篇》織絲爲帶也。又《集韻》博厄切,音薛。又薄革切,音繴。義𠀤同。又《集韻》必益切,音璧。《類篇》䌞䌟,絮也。

28 十三:
繵:《集韻》澄延切,音纏。《玉篇》繵謂之襌也。《揚子·方言》𧘑繵謂之襌。《註》今又呼爲凉衣。又《集韻》纏,亦作繵。《史記·扁鵲傳》動胃繵緣。《註》繵緣,謂脈纏繞胃也。又《集韻》唐干切,音壇。繩也。一曰紫色。又《廣韻》徒旱切,音但。束腰大帶。又《集韻》黨旱切,音亶。束也。

29 十三:
𦆀:《廣韻》昌善切,音闡。《說文》偏緩也。又《廣韻》徐翦切《集韻》似淺切。義𠀤同。又《集韻》直碾切,廛去聲。義同。又《集韻》延面切,音衍。義同。《篇海》纏也。

30 十三:
𦆁:《篇海》郞何切,音騾。綾紋。

31 十三:
𦆂:《集韻》朱欲切,音燭。《玉篇》同䌵。帶也。詳䌵字註。

32 十三:
䌠:《廣韻》古南切《集韻》姑南切,𠀤音弇。慳悋也。又《廣韻》呼廉切《集韻》苦兼切,𠀤音謙。持意堅固謂之䌠。一曰口閉。

33 十三:
𦆃:同䌠。

34 十三:
繶:《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𠀤音億。《博雅》絛也。《玉篇》或作𩍖。《周禮·天官·屨人》赤繶黃繶。《註》以赤黃之絲爲下緣。又《儀禮·士虞禮》賔長洗繶爵。《註》繶爵,口足之閒有篆文彌飾。

35 十三:
繷:《玉篇》奴孔切《博雅》紛繷,不善也。《後漢·崔駰傳》紛繷塞路。《註》盛多也。又《集韻》尼交切,音鐃。又乃湩切,音癑。義𠀤同。

36 十三:
𦆄:《廣韻》所櫛切《集韻》色櫛切,𠀤音瑟。《類篇》𦆄𦆄,色也。《集韻》通作璱。

37 十三:
䌡:《玉篇》音體。纏也。

38 十三:
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醉切,音遂。《爾雅·釋器》繸,綬也。《註》卽佩玉之組,所以連繫瑞玉者,因通謂之繸也。《類篇》或省作𦂁。

39 十三:
繹:《廣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說文》抽絲也。《揚子·方言》繹,理也。絲曰繹之。《註》言解繹也。又《爾雅·釋詁》繹,陳也。《·君陳》庶言同則繹。《傳》衆言同,則陳而布之。《·小雅》會同有繹。《傳》陳也。《禮·射義》射之爲言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已之志也。《疏》繹,陳也。又《·魯頌》以車繹繹。《傳》善走也。又山名。《·魯頌》保有鳧繹。《傳》繹,山也。又龜名。《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地龜曰繹屬。《疏》仰者繹。又祭名。《左傳·宣八年》壬午猶繹。《註》繹,又祭,陳昨日之禮,所以賔尸。《公羊傳》繹者何,祭之明日也。又邑名。《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註》邾邑。又紬繹。《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註》紬繹者,引其端緒也。又《揚子·方言》繹,長也。又《博雅》繹,窮也,終也,充也。又《玉篇》繹,大也。又與驛同。《·大雅》徐方繹騷。《箋》繹,當作驛。《爾雅·釋訓》繹繹,生也。《疏》載芟云:驛驛其達。繹與驛音義𠀤同。又《集韻》施只切,音釋。釋,或作繹。解也。又《韻補》叶弋灼切。《楚辭·九辯》悲愁窮慼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
考證:〔《爾雅·釋訓》繹繹,生。〕謹照原文生下增也字。

40 十三:
䌢:《集韻》郞丁切,音零。《類篇》絮也。

41 十三:
𦆅:《正字通》俗縵字。

42 十三:
𦆆:《集韻》離鹽切,音廉。《類篇》縿也。

43 十三:
𦆇:《正字通》繕,本作𦆶。省作𦆇繕,非。○按經典皆作繕。詳繕字註。

44 十三:
𦆈:《集韻》懸圭切,音攜。纗,或作𦆈。又《集韻》祖管切,音纂。《玉篇》同纂。組類也。《後漢·張衡傳》𦆈幽蘭之秋華兮。《註》𦆈,亦纂字。

45 十三:
𦆉:《集韻》將先切,音箋。韀或作𦆉。馬被具。○按與𦇩同。

46 十三:
繺:音義未詳。《淮南子·要略篇》所以箴縷縩繺之閒。○按《集韻》襰𧜁,衣破。𧜁或作𦃏,殺與煞通,疑卽𦃏字。

47 十三:
𦆊:《篇海》同繮。○按卽繮字之譌。

48 十三:
𦆋:《篇海》來上聲。䋦絲也。

49 十三:
𦆌:𦄍字之譌。見《字彙補》。

50 十三:
𦆍:《字彙補》七葉切,音妾。連緒也。○按音義與緁同。當卽緁字之譌。

51 十三:
𦆎:《篇海》同繹。

URN: ctp:kangxi-zidian/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