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 |
缵:《》《正韵》作管切《集韵》《韵会》祖管切,𠀤音纂。《》继也。《·》缵禹旧服。《传》继禹之功,统其旧服。《·》载缵武功。《传》缵,继也。○按俗作纉,非。又与纂通。详纂字注。 |
| 十九: |
𦇸:《集韵》下革切,音核。《类篇》衣领内谓之𦇸。 |
| 十九: |
纙:《集韵》郞佐切,音逻。《类篇》钱缗也。 |
| 十九: |
纚:《》《集韵》《韵会》𠀤所绮切,音屣。《》冠织也。《》纚,以韬髪者也。以纚爲之,因以爲名。《》同縰。《·》缁纚,广终幅,长六尺。《注》今之帻梁也。《前汉·江充传》冠襌纚步摇。《注》纚,织丝爲之,卽今方目纱是也。《后汉·舆服志》法冠,高五寸,以纚爲展筒。《注》纚,今之縰。通俗文:帻里曰纚。又《·》纚乎淫淫。《注》群行貌也。又《·》辇道纚属。《注》纚迤相连属也。又《集韵》《韵会》𠀤邻知切,音离。《·》绋纚维之。《传》纚,緌也。《释文》韩诗云:筰也。又《集韵》《韵会》𠀤所蟹切,音洒。《史记·司马相如传》落英幡纚。《注》幡纚,偏幡也。又《集韵》所宜切。《·》漓宓幓纚。《注》车饰貌也。又《集韵》所禾切,音罗。《屈原·离骚》索胡绳之纚纚。《注》胡绳,香草。纚纚,索好貌。又《集韵》疎士切,音史。《张衡·西京赋》奋长袖之飒纚。《注》飒纚,长貌。又《集韵》辇尔切,音逦。连也。 |
| 十九: |
纛:《集韵》《韵会》《正韵》𠀤杜皓切,音道。《玉篇》羽葆幢也。亦作翿。《周礼·地官·鄕师》及葬执纛,以兴匠师。《注》杂记曰:匠人执翿。郑司农云:翿,羽葆幢也。尔雅曰:纛,翳也,以指麾挽柩之役。又《·》黄屋左纛。《注》李斐曰:纛,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牦牛尾爲之,如斗,或在騑,或在衡。应劭曰:雉尾爲之,在左骖当镳上。又《集韵》皂纛,军中大旗也。又《》徒到切《集韵》《韵会》大到切,𠀤音导。义同。又《》《集韵》《韵会》𠀤徒沃切,音毒。𢃶或作纛。义同。又《集韵》徒谷切《正韵》杜谷切,𠀤音独。义同。又《正韵》徒刀切,音陶。义同。 考证:〔《·》黄屋左纛。《注》李斐曰,纛,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也。〕谨照原文注也改注之。 |
| 十九: |
䌳:《》商支切《集韵》式支切,𠀤音施。《正韵》申之切,音诗。《》粗绪也。《徐铉曰》今俗别作絁,非是。《玉篇》䌳,粗细经纬不同者。亦作䌤。《》缯似布。又《集韵》相支切,音斯。义同。《类篇》或作𦂛。《篇海》亦作𦇲。 |
| 十九: |
𦇹:《》繘,古文从丝作𦇹。注详十二画。 |
| 十九: |
𦇺:《集韵》母果切,音么。行貌。 |
| 十九: |
䌴:《》鲁过切,音羸。《》不均也。《》不细也。《集韵》作䌱。《字汇补》譌作䌱,非。 |
| 十九: |
𦇻:《》缓作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