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三》

電子圖書館
1 三:
紀:《廣韻》居理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里切,𠀤音己。《說文》絲別也。《·大雅》綱紀四方。《傳》理之爲紀。《疏》紀者,別理絲數。又《·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又《·畢命》旣歷三紀。《傳》十二年曰紀。又《·秦風》有紀有堂。《傳》紀,基也。《疏》山基也。○按《六書》略音起。又《禮·月令》月窮于紀。《註》紀,會也。又《穀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註》紀,治理也。又《周語》數之紀也。《註》數起於一,終於十。十則更,故曰紀。又《史記·本紀註》索隱曰:紀者,記也。本其事而記之。又《西京雜記》五絲爲䌰,倍䌰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紀。又《玉篇》紀,緒也。又《廣韻》紀,極也,識也。又國名。《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註》紀國,在東莞劇縣。又姓。《史記·項羽紀》紀信。

2 三:
紁:《篇海》初訝切,叉去聲。衣襠也。

3 三:
𥾌:《集韻》吉列切,音結。《類篇》絲束。

4 三:
𥾍:《廣韻》《集韻》𠀤古旱切,音幹。《玉篇》摩展衣也。亦作衦。

5 三:
䊶:《玉篇》紖亦作䊶。詳紖字註。

6 三:
紂:《廣韻》除柳切《集韻》《韻會》丈九切,𠀤音䈙。《說文》馬繒也。《揚子·方言》䋺車紂,自關而西謂之紂。《廣韻》俗作𩋰。又《史記·殷本紀》帝辛,天下謂之紂。《註》《諡法》殘忍捐義曰紂。

7 三:
䊷:《玉篇》同緇。《禮·檀弓》爵弁絰䊷衣。《釋文》䊷,本又作緇。又與純同。《詩·召南·傳》昏禮䊷帛不過五兩。《釋文》䊷,依字糸旁才,後人遂以才爲屯,因作純,非。

8 三:
紃:《廣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𠀤音旬。《說文》圜采也。《玉篇》絛紃也。《急就篇註》紃,緣履之圓絛。一曰紃者,屬五綵而爲之,若今之剌繡鞾。《禮·內則》織紝組紃。《註》紃,絛也。《疏》組紃俱爲絛。薄闊爲組,似繩者爲紃。又《雜記》紃以五采。《註》紃施諸縫中,若今時絛也。又《荀子·非十二子篇》及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又《淮南子·精神訓》以道爲紃。《註》法也。又《廣韻》食倫切《集韻》船倫切,𠀤音脣。又《集韻》殊倫切,音純。又昌緣切,音穿。義𠀤同。

9 三:
約:《廣韻》於略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却切,𠀤音葯。《說文》纏束也。《·小雅》約之閣閣。《傳》約,束也。又《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註》約劑,要盟之載辭。《禮·曲禮》約信曰誓。《疏》共相約束,以爲信也。又《禮·坊記》君子約言。《疏》謂省約其言也。又《論語》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禮·坊記》小人貧斯約。《註》約猶窮也。又《論語》以約失之者,鮮矣。《何晏註》儉約無憂患。又《戰國策》蘇代約燕王曰。《註》約,止也。又《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音義》淖約,柔弱貌。又《荀子·勸學篇》春秋約而不速。《註》文義隱約。又《呂氏春秋》旄象之約。《註》約,節也。一曰美也。又《楚辭·招魂》土伯九約。《註》屈也。又姓。約續,古賢者,見《韓非子》。又《廣韻》於笑切《集韻》一笑切《韻會》幺笑切,𠀤音要。《前漢·禮樂志》明德鄕治本約。《註》師古曰:約,讀曰要。又《集韻》於敎切,音靿。屈也。又《集韻》乙角切,音渥。𠣩或作約,束也。又《集韻》吉歷切,音激。纏也。又同的。《枚乗·七發》九寡之珥以爲約。《註》約亦的字也。

10 三:
紅:《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𠀤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又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又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又《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𠀤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又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又《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11 三:
紆:《廣韻》憶俱切《集韻》《韻會》邕俱切,𠀤音迂。《說文》詘也。一曰縈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中弱則紆。《註》紆,曲也。《史記·屈原傳》寃結紆軫兮。《註》紆,屈也。又《博雅》紆,繩索也。又姓。《廣韻》後秦有肥鄕侯始平紆邈。又《集韻》匈于切,音訏。義同。又《集韻》烏侯切,音謳。《類篇》陽紆,山名也。又《韻補》叶委羽切《馬融·廣成頌》大匈哨後,縕巡歐紆。負隅依阻,莫敢嬰禦。

12 三:
紇:《廣韻》《韻會》《正韻》𠀤下沒切,音覈。《說文》絲下也。《九經字㨾》《說文》作𥾨。隷省作紇。又人名。《左傳·襄四年》臧紇救鄫。《註》臧紇,武仲也。又《襄十年》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註》紇,郰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紇也。《史記·孔子世家》伯夏生叔梁紇,紇生孔子。又《唐書·回鶻傳》回紇,其先匈奴也。又姓。《廣韻》複姓三氏:北齊開府紇奚永樂,又有紇干氏、紇骨氏。又《集韻》下扢切,音𥝖。義同。又《集韻》恨竭切,音齕。義同。又《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𠀤音纈。大絲也。又《集韻》蹇列切,音結。《類篇》覲也。又《集韻》胡骨切,音搰。束也。又九傑切,音扢。急也。

13 三:
紈:《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官切,音桓。《說文》素也。《釋名》紈,煥也。細澤有光,煥煥然也。《急就篇註》紈卽素之輕者。《前漢·地理志》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註》如淳曰:紈,白熟也。臣瓚曰:冰紈,紈細密堅如冰者也。《文選·古詩》被服紈與素。《李善註》范子曰:白紈素出齊。又《玉篇》結也。

14 三:
紉:《廣韻》女鄰切《集韻》尼鄰切,昵平聲。《說文》繟繩也。《博雅》盭也。《玉篇》繩縷也,展而續之。《禮·內則》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註》紉,索也。《揚子·方言》擘,楚謂之紉。又《集韻》而鄰切。義同。又《集韻》居覲切,音㧆。合絲爲繩。
考證:〔《廣韻》女鄰切,《集韻》而鄰切,𠀤音人。〕謹按女鄰切係孃母,而鄰切係日母,不得𠀤音人。謹照集韻紉字本音改而鄰切爲尼鄰切,改𠀤音人爲昵平聲。〔《揚子·方言》續,楚謂之紉。〕謹照原文續改爲擘。〔又《集韻》尼鄰切。〕謹照集韻紉字别音,改尼鄰切爲而鄰切。〔《集韻》居覲切,音抑。〕謹按居覲切不得音抑,今据集韻居覲切首一字抑改㧆。

15 三:
𥾎:《韻會》與綦同。

16 三:
𥾏:《博雅》音蔑。微也。又與弦同。《隷釋》《孫叔敖𥓓》去不善如絕𥾏,卽弦字。○按《祝睦𥓓》:𥾏頌興。亦卽弦字。《隷釋》復釋爲紀字,非是。

17 三:
𥾐:《篇韻》音奕。田器也。

18 三:
䊸:《篇海類編》同紆。

19 三:
𥾑:《篇韻》純字之譌。

20 三:
𥾒:《篇海類編》同䊷。

21 三:
𥾓:《篇韻》音妯。解也。

URN: ctp:kangxi-zidian/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