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四》

电子图书馆
1 四:
䊺:《集韵》胡故切,音护。可以收绳也。䇘。互。

2 四:
𥾙:《篇海》䊺俗作𥾙。㸦。𥫻。

3 四:
紊:《广韵》亡运切《集韵》《韵会》文运切,𠀤音问。《说文》乱也。《·盘庚》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又《集韵》无分切,音文。义同。

4 四:
纹:《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无分切,音文。《玉篇》绫纹也。《类篇》织纹。《篇海》凡锦绮黼绣之文皆曰纹。

5 四:
紌:《字汇》渠尤切,音求。《扬雄·蜀都赋》尔乃其人,自造奇锦。紌繏𦃄䋶,縿缘卢中。

6 四:
纳:《广韵》奴答切《集韵》诺答切,𠀤音衲。《说文》丝湿纳纳也。又《博雅》入也。《释名》纳,弭也。弭之两致之言也。《·尧典》寅饯纳日。《传》饯,送也。日入言送。又《舜典》纳于百揆。又夙夜出纳,朕命惟允。又《禹贡》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銍,三百里纳秸。又《仪礼·旣夕礼》屦外纳。《注》纳,收馀也。又《礼·曲礼》纳女于天子。《注》纳女,犹致女也。又《礼·杂记》纳币一束。《注》纳,徵也。又姓。《广韵》出《何氏姓苑》。又与内同。《周礼·春官·钟师》纳夏。《注》故书纳爲内。又《玉篇》或作衲、靹。《篇海》补缀也。又与軜同。《荀子·正论篇》三公奉轭持纳。

7 四:
䊻:《集韵》姑南切,音弇。《类篇》丝貌。又《篇海》卽移切,音咨。绩其所缉也。

8 四:
紎:《篇海》侧持切,音缁。异色缯也。

9 四:
紏:《集韵》他口切,音䚵tǒu。《玉篇》告也。亦作斢字。《类篇》丝黄色。

10 四:
纽:《广韵》女久切《集韵》《韵会》《正韵》女九切,𠀤音忸。《说文》系也。一曰结而可解。《博雅》束也。《急就篇注》纽谓结之䰎。《周礼·夏官·弁师》朱里延纽。《注》小鼻在武上,筓所贯也。《仪礼·旣夕礼》纽前䞓后缁。《注》纽,所以联帷荒。《礼·玉藻》幷纽约用组三寸,长齐于带。疏组谓带交结处。《庄子·人闲世》禹舜之所纽也。《音义》崔云:系而行之曰纽。𥳑文云:本也。《楚辞·九叹》情素洁于纽帛。《注》结,束也。又姓。《隋书·孝义传》纽回,字孝政,河东安邑人。又《韵补》叶碾与切。《陈琳·大荒赋》建皇极以连衡兮,布辰机而结纽。阳干曜于乾门兮,隂气伏于地戸。
考证:〔《礼·玉藻》弟子缟带,幷纽约用组。《疏》纽谓带之交结之处。〕谨按原文以用组三寸爲句,三寸字应增今。省去弟子缟带四字。改爲幷纽约用组三寸,长齐于带。疏组谓带交结处。〔《楚辞·九叹》情素结于纽帛。〕谨照原文结改洁。

11 四:
𥾚:《篇海》音耿。井索。《正字通》䋁字之譌。绠或省作䋁,改作𥾚,非。

12 四:
𥾛:《广韵》《集韵》𠀤苍没切,音猝。《博雅》绳索也。又《集韵》千结切,音切。义同。

13 四:
𥾜:譌字。《篇海》同总。○按《集韵》总古作𠂳,《类篇》同。譌作𥾜,非。

14 四:
紑:《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方鸠切,𠀤音不。《说文》白鲜衣貌。《·周颂》丝衣其紑。《传》紑,洁鲜貌。又《广韵》匹尤切《集韵》披尤切,𠀤音秠。义同。又《广韵》芳否切《集韵》孚不切,𠀤音阜。义同。又《集韵》芳无切,音敷。《类篇》缯色鲜。又《集韵》蒲枚切,音裴。分物切,音弗。义𠀤同。

15 四:
𥾝:《玉篇》同缅。又《广韵》《集韵》𠀤莫结切,音蔑。细也。出《仓颉篇》。

16 四:
紒:《集韵》吉诣切,音髻。《类篇》结作紒。《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紒。《注》紒,结发。古文紒爲结。又《玉篇》心不了也。又《集韵》吉屑切,音结。义同。又《集韵》居拜切,音戒。《类篇》緺也。

17 四:
纾:《广韵》伤鱼切《集韵》《韵会》《正韵》商居切,𠀤音书。《说文》缓也。《·小雅》彼交匪纾。又《左传·僖二十一年》纾祸也。《注》纾,解也。又《广韵》神与切,音杼。《集韵》上与切,音墅。义𠀤同。《玉篇》纾或作舒。《集韵》或作䋡。

18 四:
纯:〔古文〕𠄤㝄《广韵》常伦切《集韵》殊伦切,𠀤音淳。《说文》丝也。《论语》今也纯俭,吾从衆。《何晏注》纯,丝也。丝易成,故从俭。《前汉·王褒传》难与道纯緜之丽密。又《易·乾卦》纯粹,精也。《疏》纯粹,不杂。又《·酒诰》嗣尔股肱纯。《传》继汝股肱之敎,爲纯一之行。又《·大雅》纯嘏尔常矣。《笺》纯,大也。又《·周颂》文王之德之纯。《笺》纯,亦不已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诸侯纯九,大夫纯五。《注》纯,犹皆也。又《礼·郊特牲》贵纯之道也。《注》纯,谓中外皆善。又《左传·隐元年》颍考叔,纯孝也。《注》纯,犹笃也。又《前汉·地理志》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注》纯,精好也。又《淮南子·地形训》里闲九纯,纯丈五尺。《注》纯,量名。又《集韵》主尹切《韵会》之尹切,𠀤音准。《·顾命》篾席黼纯。《注》白黑杂缯缘之。《仪礼·士冠礼》服纁裳纯衣。《注》纯衣,缘衣也。又《旣夕》缁纯。《注》饰衣曰纯。《礼·曲礼》冠衣不纯素。《注》纯,缘也。又《集韵》规伦切,音钧。又朱闰切,音稕。义𠀤同。又《集韵》徒温切,音屯。《·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又《集韵》杜本切,音盾。义同。又《集韵》从缘切,音全。《仪礼·鄕射礼》二算爲纯。《注》犹全也。《礼·投壷》二算一纯。《疏》二算合爲一全。又《集韵》庄持切。缁或作纯。《周礼·地官·媒氏》纯帛无过五两。《注》纯实缁字也。古缁以才爲声。《礼·祭统》以共纯服。《疏》凡言纯者,其义有二:一糸旁才是古之缁字,二是糸旁屯是纯字。但书文相乱,虽是缁字,𠀤皆作纯。郑氏所注,于丝理可知,于色不明者,卽读爲缁。《史记·五帝本纪》黄收纯衣。《注》索隐曰:纯读曰缁。又《集韵》朱伦切,音谆。谆或作纯。又《集韵》船伦切,音唇。门名。《春秋传》有纯门。
考证:〔又朱闻切,音分。〕谨按朱闻切不得音分,今据集韵改朱闰切,音稕。

19 四:
𥾞:《集韵》纵古作𥾞。注详十一画。《玉篇》作𥾺。

20 四:
纰:《广韵》房脂切《集韵》《韵会》频脂切,𠀤音毗。《尔雅·释言》纰,饰也。《·墉风》素丝纰之。《笺》素丝爲缕,以缝纰旌旗之旒縿。又《集韵》平秘切,音备。《正韵》毗意切,音避。义𠀤同。又《集韵》賔弥切,音𤰞。《正韵》蒲糜切,音皮。缘也。《礼·玉藻》缟冠素纰。《注》缘边也。又《广韵》符支切《集韵》频弥切,𠀤音陴。义同。又《广韵》匹夷切《集韵》篇夷切,𠀤音批。《礼·大传》五者一物纰缪。《注》纰缪,犹错也。又《玉篇》纰,纇也。又《广韵》缯欲坏也。又《增韵》缯疏也。又《集韵》蒲眠切,音蹁。《说文》纰,氐人𦇧也。又《集韵》补履切,音比。义同。又《广韵》昌里切,音齿。绩苎一纰。出《新字林》。《集韵》或作𦀘。
考证:〔又《集韵》蒲眠切,音编。〕谨按编非蒲眠切。今据原文音编改音蹁。

21 四:
䊼:《集韵》《韵会》𠀤丑止切,音齿。《类篇》绩苎一端谓之䊼。

22 四:
𥾟:《集韵》渠之切,音其。《类篇》綦,古作𥾟。注详八画。○按𥾟误书作𥾟者,非是。𥾟,古文綦,从亓。

23 四:
䊽:《集韵》䋉,或作䊽。详䋉字注。又《玉篇》古迈切,音怪。细丝也。

24 四:
𥾠:《正字通》纫字之譌。凡韧、訒皆从刃。刅与刃别,刅音创,与创通。刃从刀。加钜爲锋刃。旧注纫从刀,两旁有钜,尤非。

25 四:
紖:《广韵》直引切《集韵》丈忍切《正韵》直忍切,𠀤音朕。《说文》牛系也。《玉篇》索也。亦作絼、䊶。《礼·少仪》牛则执紖。《注》紖,所以系制之者。又《祭统》及迎牲,君执紖。《疏》紖,牛鼻绳。又《集韵》以忍切,音引。义同。

26 四:
䊾:《篇海》莫卜切,音木。绳也。亦作䋷。

27 四:
䊿:《集韵》风无切,音肤。《类篇》袭衭也。或从糸。

28 四:
纱:《广韵》所加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加切,𠀤音沙。《玉篇》纱,縠也。《广韵》绢属。一曰纺纑也。《急就篇注》已纺而成谓之纱。《前汉·江充传》充衣纱縠禅衣。《注》师古曰:纱縠,纺丝而织之也,轻者爲纱,绉者爲縠。古通沙。《周礼·天官·内司服》缘衣素沙。《注》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名出于此。又《集韵》弭沼切,音眇。纱,微也。或作𠋝。《韵会》纱,今作缈,又通作眇。又《韵补》叶桑河切。《刘桢·鲁都赋》妖服旣工,刻画绮纱。和颜扬眸,盱风长歌。
考证:〔古通沙。《周礼·天官·内司服》缘衣素纱。《注》素纱者,今之白缚也。〕谨照原文两纱字𠀤改沙。

29 四:
𥾡:《集韵》松伦切,音旬。紃,《仪礼》作绚。绚,《仪礼·聘礼·绚组注》今文绚爲𥾡。详绚字注。

30 四:
紘:《广韵》戸萌切《集韵》乎萌切《韵会》乎盲切,𠀤音宏。《正韵》胡盲切,音横。《说文》冠卷也。或从弘作紭。《仪礼·士冠礼》缁组紘。《注》屈组爲紘,垂爲饰。《礼·杂记》管仲镂簋朱紘。《注》冠有筓者爲紘,紘在缨处,两端上属,下不结。《左传·桓二年》衡紞紘綖。《注》紘,缨从下而上者。《疏》紘缨皆以组爲之,所以结冠于人首也。紘用一组,从下屈而上属之于两旁,结之于颔下,垂其馀也。又《仪礼·大射礼》鼗鼓倚于颂磬西紘。《注》紘,编磬绳也。又《淮南子·原道训》紘宇宙而章三光。《注》紘,纲也。又《淮南子·地形训》八殥之外有八紘。《注》紘,维也。维落天地而爲之表,故曰紘。又《淮南子·精神训》天地之道至紘以大。《注》紘,宏也。又《韵补》如今读叶先韵。《司马相如·上林赋》道尽途殚,回车而还。消摇乎襄羊,降集乎北紘。

31 四:
䋀:《广韵》胡瓦切《集韵》戸瓦切,𠀤音跨。《说文》履也。一曰靑丝头履也。《玉篇》屝屣也。《扬子·方言》西南梁、益之闲谓之䋀。又《集韵》洪孤切,音胡。义同。又《集韵》胡卦切,音画。义同。

32 四:
𥾢:《集韵》如占切,音髥。衻或从糸。褘衻,蔽䣛也。一曰衣下襈。按俗作𥿛。

33 四:
䋁:《玉篇》《集韵》𠀤同绠。《前汉·枚乗传》单极之䋁断干。《注》晋灼曰:䋁,古绠字也。

34 四:
纸:《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𠀤音只。《说文》絮一苫也。《韵会》古人书于帛,故裁其边幅,如絮之一苫。《释名》纸,砥也,平滑如砥石也。《东观汉记》黄门蔡伦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初学记》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截之,名曰幡纸,故其字从糸。至后汉,蔡伦锉故布擣抄作纸。又其字从巾。《张揖·古今字诂》巾部云:纸今帋。则其字从巾之谓也。又姓。《魏书·官氏志》渴侯氏,后改爲纸氏。

35 四:
级:《广韵》《正韵》居立切《集韵》讫立切,𠀤音急。《说文》丝次第也。又《玉篇》阶级也。《广韵》等级。俗作𨸚。《礼·曲礼》拾级聚足。《注》级,等也。又《月令》贵贱之等级。《史记·秦始皇本纪》拜爵一级。又《史记·樊哙传》斩首十五级。

36 四:
纷:《广韵》府文切《集韵》《韵会》《正韵》敷文切,𠀤音芬。《说文》马尾韬也。《玉篇》乱也,缓也。又《博雅》纷纷,衆也。又喜也。《易·𢁉卦》用史巫纷若吉。《释文》纷,衆也,喜也。一云盛也。《前汉·礼乐志》羽旄纷纷。《注》纷纷言其多。又《·顾命》笋席𤣥纷纯。《疏》纷如绶,有文而狭者也。又《礼·内则》左佩纷帨。《注》纷帨,拭物之佩巾也。又《扬雄·羽猎赋》靑云爲纷。《注》纷,旗旒也。又《集韵》符分切,音汾。纷縕,乱貌。又《韵补》叶孚焉切。《孙楚·雪赋》丰隆洒雪,交错翻纷。膏泽偃液,普润中田。

37 四:
纭:《广韵》于分切《集韵》《韵会》《正韵》王分切,𠀤音云。《玉篇》数乱也。《类篇》物数纷云。或从糸。《班固·东都赋》万骑纷纭。○按《说文》作𧶊。《集韵》𧶊或作纭。

38 四:
紝:《广韵》《韵会》𠀤如林切,音壬。《说文》机缕也。《类篇》织也。《礼·内则》织紝组紃。《疏》紝爲缯帛。《左传·成二年》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紝,皆百人。《注》织紝,织缯布者。又《集韵》《韵会》𠀤如鸩切,音妊。义同。又《集韵》尼心切,音䛘。义同。

39 四:
紞:《集韵》《韵会》《正韵》𠀤都感切,音眈。《说文》冕冠塞耳者。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髧,非是。《左传·桓二年》衡紞紘綖。《注》紞,冠之垂者。《疏》紞者,县瑱之绳,垂于冠之两旁,若今之绦绳。又《仪礼·士丧礼》缁衾赬里无紞。《注》紞,被识也。《礼·丧大记》紟五幅无紞。《注》紞以组类爲之,缀之领侧。《疏》爲缘饰爲识。又击鼓声。《晋书·邓攸传》紞如打五鼓。
考证:〔《仪礼》缁衾頳里无紞。〕谨按頳从赤贞声,从贞不从页,今改赬。

40 四:
紟:《集韵》《韵会》𠀤居吟切,音今。《说文》衣系也。籀文从金作䋮。《玉篇》结衣也。亦作衿。《广韵》紟带。或作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巨禁切,音噤。《仪礼·士丧礼》綪绞紟。《注》紟,单被也。《礼·丧大记》布紟二衾。又绞紟,如朝服。《疏》言绞之与紟二者皆以布,精粗皆如朝服,俱十五升也。又《集韵》居䕃切,音禁。义同。又《集韵》渠金切,音琴。《类篇》布帛名。又《集韵》其淹切,音箝。

41 四:
素:《广韵》桑故切《集韵》《韵会》《正韵》苏故切,𠀤音诉。《说文》作𦃃,白致缯也。从糸𠂹,取其泽也。《九经字㨾》隷省作素。《小尔雅》缟之粗者曰素。《释名》素,朴素也。已织则供用,不复加巧饰也。《急就篇注》素谓缉之精白者。《礼·杂记》纯以素。《注》素,生帛也。又《易·履卦》素履往旡咎。《疏》处履之始而用质素。又《·齐风》充耳以素乎而。《传》素,象瑱。又《·魏风》不素餐兮。《传》素,空也。又《礼·檀弓》有哀素之心也。《注》凡物无饰曰素。又《礼器》或素或靑。《注》素,尙白。又《左传·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饱。《疏》素训爲直。又《楚语》夫谋必素。《注》素,犹豫也。又《博雅》素,本也。又姓。《姓氏急就篇》后魏有幷州刺史素延。又《礼·中庸》素隐行怪。《注》素读爲傃,犹鄕也。○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又与傃通。《战国策》竭智能,示情素。《注》素、傃通,诚也。又与嗉通。《史记·天官书》张素爲㕑,主觞客。《注》索隐曰:素,嗉也。又《韵补》叶孙租切。《古诗》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按《说文》𦃃自爲部,今倂入。𦃚,同。又𦅪。
考证:〔《·郑风》充耳以素乎而。〕谨照原书郑风改齐风。〔《韵补》叶孙租切。《古书》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谨照韵补原文古书改古诗。

42 四:
𥾣:《集韵》章移切,音支。《类篇》《字林》纤𥾣,挽舟绳。

43 四:
䋂:《集韵》何交切,音爻。《玉篇》绿色也。嫁者衣也。《广韵》黄色。

44 四:
䋃:《广韵》《集韵》𠀤莫报切,音耄。《玉篇》刺也。《广韵》绢帛䋃起如刺也。《急就篇》锦绣缦䋃离云爵。《注》䋃谓刺也。

45 四:
纺:《广韵》《正韵》妃两切《集韵》《韵会》抚两切,𠀤音仿。《说文》网丝也。《广韵》绩纺。《急就篇注》谓纺切麻丝之属爲纑缕也。《仪礼·聘礼》贿用束纺。《注》纺,纺丝爲之,今之缚也。《左传·昭十九年》托于纪鄣纺焉。《疏》纺,谓纺麻作纑也。又《晋语》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注》纺,县也。
考证:〔《仪礼·聘礼》贿用吏纺。〕谨照原文吏纺改束纺。

46 四:
索:《广韵》苏各切《集韵》《韵会》昔各切,𠀤音𧛻。《说文》作𣑇,草有茎叶可作绳索。从𣎵糸。《韵会》隷作索。《小尔雅》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急就篇注》索,总谓切捻之令紧者也。《·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驭六马。《·豳风》宵尔索綯。又《易·震卦》震索索。《疏》心不安之貌。《释文》惧也。又《·牧誓》惟家之索。《传》索。尽也。又《周礼·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殴疫。《注》索,廋也。又《礼·檀弓》吾离羣而索居。《注》索,散也。又《左传·昭十二年》八索九丘。《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武都郡有索县。又姓。《左传·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又《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𠀤音色。同𡩡,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又《集韵》苏故切,音素。《释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屈原·离骚》衆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注》索,音素。○按《说文》在木部,今倂附入。索从𣎵,《说文》在𣎵部。
考证:〔《屈原·离骚》羌内恕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谨照原文恕下增己字。

47 四:
𥾤:《海篇》同䋂。

48 四:
𥾥:《篇韵》同䋂。

49 四:
𥾦:《集韵》𥾟,或书作𥾦。

50 四:
𥾧:《玉篇》与绂同。

51 四:
𥾨:《广韵》下没切,音核。纥本字。

52 四:
𥾩:《广韵》牀史切,音俟。绳履。

53 四:
𥾪:《集韵》乌,古作𥾪。注见火部六画。

54 四:
𥾫:《六书统》与结同。

55 四:
𥾬:《字汇补》都兮切,音低。丝滓也。一说俗纸字。

56 四:
䋄:《字汇补》与网同。

57 四:
𥾭:《字汇补》𥿯字之譌。

58 四:
𥾮:《字汇补》子雪切,音蕝。断也。

59 四:
𥾯:《字汇补》得叫切,音吊。以绳缚人也。俗字。

60 四:
𥾰:《字汇补》绁字省文。

61 四:
紣:《海篇》俗綷字。

62 四:
紤:《字汇补》居有切,音糺。镜也。

URN: ctp:kangxi-zidian/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