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 |
𦗟:《集韻》惕得切,音忒。䁿𦗟,目欲臥貌。《正字通》𥊸字之譌。字彙音訓與目部䁿𥊸義同,知𥊸之不同聽,不知𥊸之誤作𦗟也。◎按字本从目,旁加𢛳,非从耳。字彙誤收。 |
| 十二: |
聵:《唐韻》《集韻》五怪切《韻會》魚怪切,𠀤音𩕕。《》聾也。《》聾聵,不可使𦗟。《註》生而聾曰聵。《類篇》或作𦖥。亦作𦗿。 |
| 十二: |
𦗠:《玉篇》與䏆同。 |
| 十二: |
𦗡:《》徒含切,音覃。聒也。 |
| 十二: |
𦗢:《》《集韻》𠀤旨善切,音嫸。《玉篇》耳門也。 |
| 十二: |
聶:《》《韻會》《正韻》𠀤尼輒切,音躡。《》附耳私小語也。《徐曰》一耳就二耳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乃效兒女子呫聶耳語。又攝也。《·》十二歲而聶廣。《註》代將亂而攝其廣。又《·》瞻明聞之聶許。《註》聶許,許與也。攝而保之,無所施與也。又地名。《春秋·僖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註》聶北,邢地。《》濛水出漢陽,西入江聶陽西。《註》聶陽,水經注引此作灄陽。《後漢·郡國志》東郡有聶戚。又國名。《》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爲人兩手聶其耳。《註》言耳長,行則以手攝持之也。又姓。《史記·刺客傳》聶政者,軹深井里人也。《姓譜》楚大夫食采于聶,因以爲氏。又人名。《史記·刺客傳》荆軻嘗游過楡次,與蓋聶論劒。《註》索隱曰:蓋,姓,聶,名。又《集韻》日涉切,音讘。亦私語也。又《正字通》直涉切。與䐑同。薄切肉也。《禮·少儀》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爲膾。《註》聶之言牒也。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則成膾也。又《集韻》弋涉切,音葉。與揲同。揲揲,動貌。又質涉切,音霅。合也。《·》守宮槐,葉晝聶宵炕。《註》槐葉晝日聶合而夜炕布者,名爲守宮槐。聶音輒。又實欇切,音涉。與欇同。蔓木。又尺涉切,音謵。木葉動貌。 |
| 十二: |
𦗣:《》戸骨切,音搰。耳黧。《玉篇》耳聲。又濁垢。又《埤蒼》春秋地也。 |
| 十二: |
𦗤:《字彙補》卽聾字。見釋藏。 |
| 十二: |
𦗥:《集韻》匹蔑切,音撆。暫聞也。 |
| 十二: |
職:《》之弋切《集韻》《韻會》質力切,𠀤音織。《》記微也。《徐曰》國有六職,皆主記事之微也。《增韻》執掌也。《·》職,主也。《博雅》職,事也。《·》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周禮·天官·大宰》九曰閒民,無常職。《註》謂無事業者。《史記·張丞相傳》沛公以周昌爲職志。《註》職,主也。志,旗幟也。謂掌旗幟之官也。又《·》職,常也。又貢也。《左傳·襄二十八年》共其職貢。《·》海外賓伏,四夷納職。《註》職,貢也。又專也。《·》民之罔極,職涼善背。《註》專由小人,名爲直諒。而實善背也。又《揚子·方言》憐職,𢙴也。言相𢙴憐者,吳越之閒謂之憐職。又職職,多也。《·》萬物職職。又姓。《姓譜》周禮有職方氏,後因官爲氏。《風俗通》漢山陽令職洪之後。又《集韻》敵德切,音特。杙也。周官有職人。戚兗讀。或作樴樲。又《集韻》逸織切,音弋。義同。又與幟同。《史記·叔孫通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註》職,音幟。 |
| 十二: |
𦗦:《字彙補》古文尚書聒字。 |
| 十二: |
𦗧:《字彙補》得合切,音荅。耳𦗧也。 |
| 十二: |
𦗨:《字彙補》而龍切,音絨。毛飾也。 |
| 十二: |
䏈:《集韻》閭員切,音攣。係也。 |
| 十二: |
𦗩:《博雅》𦗩,聽也。《釋文》匹照反。◎按卽䏇字之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