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四》

电子图书馆
1 四:
䎳:《唐韵》鱼厥切,音月。《说文》堕耳。又《广韵》五刮切,音刖。义同。

2 四:
耸:《正韵》息勇切,耸本字。

3 四:
𦔼:《广韵》苏协切《集韵》悉协切,𠀤音燮。使也。又《集韵》日涉切,音聂。又陟涉切,音辄。又乳勇切,音宂。义𠀤同。

4 四:
䎴:《玉篇》古茎切,音庚。神名。

5 四:
耹:《唐韵》巨今切《集韵》渠金切,𠀤音琴。《说文》周语曰:回禄信于耹遂。注:回禄,火神。再宿爲信。耹遂,地名。又《广韵》音也。又《集韵》其淹切,音箝。义同。

6 四:
耺:《广韵》于分切《集韵》王分切,𠀤音云。耳中声。《扬子·法言》笾豆不陈,玉帛不分,琴瑟不铿,钟鼓不耺,吾则无以见圣人矣。又《五音集韵》筠氷切。耺,耾声也。

7 四:
耻:《正字通》俗耻字。

8 四:
𦔽:《篇海》古文听字。《字汇》古无此字。周伯温以此代听字,官府听事处也。《字汇补》按亢仓子耳𦕝目𦔽。注:𦔽,古听字。字汇云:古无此字。非也。

9 四:
耼:《唐韵》他酣切《集韵》《韵会》他甘切,𠀤音舑。《说文》耳曼也。《徐曰》耳无郭也。《广韵》耳漫无轮。又《韵会》祝耼,老耼,人名。《左传·隐九年》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耼逐之。《注》祝耼,郑大夫。《前汉·扬雄传》弃由耼之所珍兮。《注》师古曰:耼,老耼也。又国名。《左传·僖二十三年》管蔡郕霍,鲁衞毛耼。《周语》耼由郑姬。《注》耼,姬姓。又《正韵》都甘切《正韵》都含切,𠀤音耽。又《集韵》乃甘切,音䛁。又《类篇》谟甘切,音姏。又《正韵》那含切,音南。义𠀤同。《类篇》或作𦕐。《正字通》今俗作聃。

10 四:
𦔾:《集韵》冯无切,音扶。希望也。

11 四:
𦔿:《篇海》他甸切,天去声。《字汇》与瑱同。

12 四:
耽:〔古文〕𤯉《广韵》丁含切《集韵》《韵会》《正韵》都含切,𠀤音酖。《说文》耳大垂也。《淮南子·地形训》夸父耽耳,在其北方。《注》耽耳,耳垂在肩上。又《玉篇》乐也。《·无逸》惟耽乐之从。《传》过乐谓之耽。《诗·衞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传》耽,乐也。又《广韵》虎视。《易·颐卦》虎视耽耽。《注》虎视耽耽,威而不猛,不恶而严。《前汉·叙传》六世耽耽,其欲浟浟。《注》师古曰:耽耽,威视之貌。又《五音集韵》徒含切,音覃。视近而志远。又《张衡·西京赋》大厦耽耽。《注》耽,音丹。耽耽,深邃之貌。又都感切,音黕。亦虎视。又徒感切,音禫。徐视也。

13 四:
耾:《唐韵》戸萌切《韵会》乎盲切,𠀤音宏。《博雅》聋也。《玉篇》耳语也。《韵会》一曰耳中声。又《韵会》大声。《宋玉·风赋》耾耾雷声。《扬子·法言》非雷非霆,隐隐耾耾。《左思·吴都赋》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铿耾有殷。又《集韵》呼宏切,音訇。又《五音集韵》乌宏切,音泓。义𠀤同。《集韵》或作𦕹。

14 四:
耿:〔古文〕熲《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古幸切,音𦵸。《说文》耳著颊也。又《广韵》耿介也。《冯衍·显志赋》独耿介而慕古兮。《徐敬业诗》少年负壮气,耿介立冲冠。又《韵会》不安也。《诗·衞风》耿耿不寐。《传》耿耿,犹儆儆也。钱氏曰:耿耿,小明,心有所存,不能忘之貌。又光也。《·立政》以觐文王之耿光。又与炯通。《晋语》其光耿于民矣。《注》耿,犹照也。又地名。《左传·闵元年》灭耿,灭霍,灭魏。《注》平阳皮氏县东南有耿鄕。《括地志》霍晋州霍邑县,故耿城,今名耿仓城,在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故耿国。又《山海经》耿山无草木,多水碧。又姓。汉耿弇,耿况。又《集韵》俱永切,音憬。光也。本作炅。又《集韵》涓荧切《韵会》古荧切,𠀤音扃。明白也。又与𥳑通。幽州方言也。《蜀志·𥳑雍传注》或曰雍本姓耿,幽州人语谓耿爲𥳑,遂随音变之。◎按说文耿,耳著颊也,从耳,烓省声。杜林说,耿,光也,从光圣省。凡字皆左形右声,杜说非也。徐锴曰:凡字多右形左声,此说或后人所加,或传写之误,语载徐本说文。盖许以杜说爲非,徐以许左形右声爲误。字汇正字通𠀤录其说,而不折衷其是非,不知耿光也。以杜说爲优,至谓凡字皆左形右声,与凡字多右形左声,则许徐之说皆非也。周礼、六书贾公彦疏辨之详矣。贾之言曰:书有六体,形声实多。若江河之类,是左形右声。鸠鸽之类,是右形左声。草藻之类,是上形下声。婆娑之类,是下形上声。圃国之类,是外形内声。闅𧗽辫戚𡌵赢之类,是内形外声。形声之等有六也,附记于此。

15 四:
𦕀:《广韵》《集韵》𠀤七计切,音砌耳聪也。

16 四:
𦕁:《广韵》闻古作𦕁。注详八画。

URN: ctp:kangxi-zidian/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