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十》

电子图书馆
1 十:
腿:《广韵》《集韵》《韵会》𠀤吐猥切,退上声。《玉篇》腿胫也。《正字通》胫股后肉也。俗谓股大腿,腓小腿。《集韵》本作骽。

2 十:
膀:《唐韵》步光切《集韵》蒲光切,𠀤音旁。《说文》胁也。或从骨作髈。《博雅》膀胁也。又《博雅》膀胱谓之脬。详胱字注。又《集韵》铺郞切,音滂。胀也。

3 十:
膁:《广韵》苦簟切,音嗛。腰左右虚肉处。又《集韵》丘咸切,音鵮。牛马肋后胯前。《正字通》凡畜腰后窊处曰膁窝。又《集韵》乎韽切,音陷。饼中肉。与䭑同。又牛廉切,音𪙊。美也。又《五音集韵》胡忝切,音鼸。大味。

4 十:
䐜:《唐韵》昌眞切《集韵》称人切,𠀤音瞋。《说文》起也。从肉,眞,意兼声。《埤苍》引起也。《广韵》肉胀起也。《字汇》邪气胀肉曰䐜。《扬子·太𤣥经》股脚䐜如,维身之疾。《注》䐜,大也。枝大于干爲疾也。

5 十:
䐝:《唐韵》苏果切《集韵》损果切,𠀤音𧴪。《说文》觷也。《玉篇》膏䑁。或曰𧴪,小贝也。凡𧴪细,𧴪屑,义取诸此。䐝从𧴪,当与脞义通。又《广韵》先卧切《集韵》苏卧切,𠀤音䵀。义同。

6 十:
䐞:《唐韵》而勺切《集韵》日灼切,𠀤音弱。《说文》肉表革里也。从肉,弱,意兼声。《广韵》脆腝。《博雅》䐞,肉也。《又》膜也。

7 十:
𦞙:《广韵》都罪切《集韵》沽罪切,𠀤音𩑡。《广韵》𦢏𦞙。亦作䏨。肿大也。又《集韵》虎猥切,音𦛒。又胡隈切,音回。义𠀤同。

8 十:
膂:《广韵》力举切《集韵》《韵会》《正韵》两举切,𠀤音吕。《说文》脊骨也。象形。《博雅》膂,肉也。《·君牙》作股肱心膂。又《玉篇》古与吕同。

9 十:
腽:《广韵》《集韵》𠀤乌没切,音𩓔。《广韵》腽肭,肥耎。《集韵》腽,脖病也。𩓔原字从殳。

10 十:
膄:《集韵》所救切,音嗽。臞也。《五音集韵》损也。《·桧风》棘人栾栾兮。《笺》栾栾然膄瘠也。本亦作瘦。

11 十:
䐟:《集韵》虎项切,音傋。肥貌。又居侯切,音钩。足曲也。

12 十:
膅:《集韵》徒郞切,音唐。肥也。

13 十:
䐠:《广韵》呼郞切,音炕。《玉篇》肉闲也。又《广韵》狼䐠,南蛮国名。《左思·吴都赋》乌浒狼䐠。《注》异物志云:狼䐠人夜齅金,知其良否。

14 十:
䐡:《正字通》同脐。

15 十:
𦞚:《唐韵》《集韵》𠀤先结切,音屑。脂也。《玉篇》臆中脂。《博雅》𦞚,脂也。《集韵》或作𦚡。

16 十:
䐢:《广韵》《集韵》𠀤侧救切,音绉。《玉篇》䐢,脯也。又《集韵》将侯切,音诹。义同。又《广韵》刍注切,音菆。膳也。或作䐍。又《集韵》仄遇切,音媰。研也,皱也。

17 十:
膆:《广韵》桑故切《集韵》苏故切,𠀤音素。《玉篇》肥也。又与嗉同。《潘岳·射雉赋》裂膆破觜。《注》音素。喉受食处也。
考证:〔《潘岳·射雉赋》裂膆破胔。〕谨照原文胔改觜。

18 十:
𦞛:《集韵》楚两切,音摤。皮伤也。本作𠞮。又此两切,音抢。义同。

19 十:
𦞜:《广韵》相卽切《集韵》悉卽切,𠀤音息。寄肉也。《玉篇》𦞜肉。《扬子·方言》䑄𦞜也。《注》谓息肉也。

20 十:
膇:《广韵》《集韵》《韵会》驰僞切《正韵》直类切,𠀤音坠。《集韵》足肿也。《正韵》下肿。《左传·成六年》献子曰: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注》重膇,足肿。

21 十:
䐣:《唐韵》苏本切《集韵》锁本切,𠀤音损。《说文》切孰肉,内于血中和也。《博雅》䐣,臛也。又《通雅》肺䐣,肉蒸菜也。卢湛祭注曰:四时祭,皆用肺䐣。《释名》肺䐣,赞也。全米糁之,如膏饡也。卽今蒸菜。

22 十:
䐤:《广韵》楚佳切《集韵》初佳切,𠀤音钗。《广韵》䐤腶脯腊。《集韵》钗脯腶。又《广韵》初牙切《集韵》初加切,𠀤音叉。义同。又《集韵》叉宜切,音差。䐢也。又才何切,音醝。腹鸣也。

23 十:
𦞝:《篇海》许意切,音戏。块病也。《正字通》与饩同。

24 十:
膈:《广韵》古核切《集韵》《韵会》各核切,𠀤音隔。《玉篇》胷隔。《集韵》肓也。《正韵》胷膈,心脾之闲。《释名》膈,塞也,管上下,使气与谷不相乱也。又县锺格也。《史记·礼书》县一锺尚拊膈。《注》索隐曰:膈,县锺磬格也。不击锺而拊膈,盖不取其声,从质也。《荀子·礼论篇》县一锺,尚拊之膈,朱弦而通越也。又《正韵》通作鬲。平原有鬲县,故晋人以恶酒爲平原督邮,以其只在鬲上也。

25 十:
膉:《广韵》《集韵》𠀤伊昔切,音益。《广韵》肥也。《集韵》脰肉也。《仪礼·士虞礼》取诸左膉。《注》膉,脰肉也。又《集韵》一曰豕伏槽。

26 十:
𦞞:《集韵》戸感切,音颔。口上曰臄,口下曰𦞞。

27 十:
䐥:《广韵》乌孔切《集韵》邬孔切,𠀤音蓊。《广韵》䐥。臭貌。出字林。《集韵》肥貌。或作𦞡。

28 十:
䐦:《五音集韵》口答切,音溘。欲睡貌。

29 十:
𦞟:《五音类聚》名移切,音弥。污面貌。

30 十:
䐧:《集韵》同犒。又香气也。《释名》䐧,蒿也,香气蒿蒿也。

31 十:
𦞠:《集韵》徒浑切。同𡱂。髀也。或作𩪡臀。

32 十:
𦞡:《集韵》与䐥同。详䐥字注。

33 十:
𦞢:《集韵》胡困切,音圂。肥貌。

34 十:
膊:《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匹各切,音粕。《说文》薄脯膊之屋上。从肉尃声。《释名》膊,迫也。薄㧻肉,迫著物使燥也。《博雅》膊,脯也。《周礼·天官·醢人·豚拍鱼醢注》拍爲膊,谓胁也。又肩膊也。《仪礼·鄕飮酒礼·介俎脊胁胳肺注》后胫骨二,膊胳也。又《少牢馈食礼》不升肩臂,臑膊骼。又《韵会》磔也。《左传·成二年》杀而膊诸城上。《注》膊,磔也。《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注》膊,谓去衣磔之。又厚切肉爲厚膊。《淮南子·缪称训》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注》厚膊,厚切肉也。又《韵会》击声。《古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韩愈·闘鸡联句》腷膊战声喧。又《集韵》《正韵》𠀤伯各切,音博。义同。又《集韵》龙辍切,音劣。界也。《扬子·太𤣥经》福则有膊。《注》陆绩读。又铺枚切,音胚。又芳无切,音敷。义𠀤同。又殊伦切,音纯。股骨也。《仪礼·少牢馈食礼膊骼释文》膊,刘音纯。《正韵》亦作拍。

35 十:
𦞣:《集韵》苏遭切,音骚。本作臊。豕膏臭也。《五音集韵》腥臊。

36 十:
𦞤:《集韵》壮仕切,音滓。食也。◎按卽肉𦞤也。《齐民要术》有作𦞤肉法。又《五音集韵》囟,古作𦞤。注详囗部三画。

37 十:
𦞥:《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直立切,音蛰。脯也。屈曰𦞥。

38 十:
𦞦:《唐韵》呼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𠀤音鰝。《说文》肉羹也。《玉篇》羹𦞦也。《楚辞·招魂·露鸡𦞦蠵·王逸注》有菜曰羹,无菜曰𦞦。《师古曰》羹之与𦞦,烹煮异齐,调和不同,非关有菜无菜也。《徐曰》羹以菜爲主,𦞦以肉爲主。又《广韵》《集韵》𠀤呼木切,音嗀。又《集韵》忽郭切,音霍。又呼酷切,音熇。义𠀤同。

39 十:
𦞧:《字汇》同瘤。

40 十:
𦞨:《五音集韵》居雄切,音弓。腐𠛬也。通作宫。

41 十:
𦞩:《说文》古文胤字。注详五画。

42 十:
䐨:《广韵》《集韵》𠀤古禄切,音谷。《玉篇》足跗也。又《集韵》徒谷切,音独。义同。又《玉篇》胡木切《集韵》胡谷切,𠀤音榖。牲后足也。又《五音集韵》苦角切,音毃。皮甲也。又从上击下也。一曰素也。

43 十:
膋:《广韵》洛萧切《集韵》怜萧切《正韵》连条切,𠀤音聊。《说文》膫,或从肉,劳省声。《广韵》肠闲脂也。《·小雅》取其血膋。《笺》膋,脂膏也。《礼·郊特牲》取膟膋燔爎升首,报阳也。《注》膟膋,肠闲脂也。《前汉·郊祀歌》焫膋萧,延四方。《注》师古曰:膋,来雕反,肠闲脂也。以萧焫脂合馨香也。

44 十:
𦞪:《玉篇》同脀。

45 十:
𦞫:《集韵》《类篇》𠀤先代切,音塞。𦙯𦞫,体颤动貌。

46 十:
膌:《唐韵》《广韵》《集韵》《类篇》𠀤资昔切,音积。《说文》瘦也。从肉,脊,意兼声。今通作瘠。《玉篇》臞也。《管子·问篇》时𥳑稽帅马牛之肥膌。又《广韵》《集韵》𠀤秦昔切,音籍。《广韵》膌腹。《五音集韵》死骨也。《类篇》亦作脨。

47 十:
䐩:《广韵》古哀切《集韵》柯开切,𠀤音该。《广韵》肥也。《集韵》一曰六畜胎曰䐩。又《广韵》公回切,音傀。义同。又《广韵》苦亥切《集韵》可亥切,𠀤音恺。《广韵》肉羹也。又《广韵》鱼开切,音皑。义同。

48 十:
膍:《唐韵》房脂切《集韵》《韵会》频脂切《正韵》蒲麋切,𠀤音毗。《说文》牛百叶也。一曰鸟膍胵。《韵会》百叶,牛肚也。膍胵,鸟之肠胃也。胵音鸱。一曰五藏总名。《博雅》百叶谓之膍。《正字通》李时珍曰:膍,言其有比列也。牛羊食百草,与他兽异,故其胃有脾,有蜂窠,亦与他兽异也。又《正韵》厚也。又《广韵》部迷切《集韵》骈迷切《韵会》边迷切,𠀤音鼙。《广韵》膍脐,人脐也。《急就篇》脾肾五藏膍脐乳。又《正韵》通作脾。引周礼醢人脾析𤼜醢注:脾析,牛百叶也。是膍与脾通用。《广韵》亦作肶。

49 十:
𦞬:《字汇》同腱。

50 十:
膎:《唐韵》戸皆切《集韵》戸佳切《韵会》戸加切《正韵》雄皆切,𠀤音鲑。《说文》脯也。《徐曰》古谓脯之属爲膎,因通谓储蓄食味爲膎。《广韵》肉食肴也。《集韵》一曰吴人谓腌鱼爲膎脼。《韵会》南史,孔靖飮宋高祖,酒无膎,取伏鸡卵爲肴。王俭云:庾郞食膎,有二十七种。又凡熟食皆曰膎。《扬子·太𤣥经》多田不娄,费我膎功。《注》熟食曰膎。又肌肤亦曰膎。《博雅》肌肤者,膎也。又《韵会》通作鲑。《世说新语》庾杲食膎。作食鲑。《杜甫诗》自愧无鲑菜。

51 十:
𦞭:《集韵》乌瓜切,音窊。𦞭𦣇,驴腹下肉。

52 十:
膏:《唐韵》古劳切《集韵》《韵会》居劳切《正韵》姑劳切,𠀤音高。《说文》肥也。《韵会》凝者曰脂,泽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无角者膏。《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易·鼎卦》雉膏不食。《晋语》不能爲膏,而祗离咎也。《注》膏,肥也。《又》夫膏𥹭之性,难正也。《注》膏,肉之肥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轴。《注》狶膏,猪脂也。又《博雅》人一月而膏。《左传·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注》心下爲膏。又《正韵》泽也。《博雅》膏,滑泽也。《易·屯卦》屯其膏。《疏》正义曰:膏谓膏泽也。又唇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诗·衞风》岂无膏沐,谁适爲容。又甘也。《礼·礼运》天降膏露。《注》膏,犹甘也。又凡树理之白者皆曰膏。《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注》郑司农曰:膏物,谓杨柳之属,理致且白如膏。又五谷之滑者皆曰膏。《山海经》西南黑水之闲,有广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注》郭曰:言味好,皆滑如膏。又《唐韵》古到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号切,𠀤音诰。润也。《·曹风》芃芃黍苗,隂雨膏之。《释文》膏,古报反。《礼·内则》脂膏以膏之。《释文》膏之,古报反。◎按刘鉴经史动静字音,凡脂膏之膏则读平声,用以润物曰膏,则读去声。
考证:〔《诗·衞风》岂无膏沐,谁的爲容。〕谨照原文谁的改谁适。

53 十:
𦞮:音未详。《师旷·禽经》覆卵则鹳入水,鹜𦞮月。《注》伏卵则向月,取气助卵。

54 十:
膐:《五音类聚》与膂同。《扬子·方言》膐,力也。宋鲁曰膐。

55 十:
𦞯:《集韵》同嗜。

56 十:
𦞰:《篇海》力质切,音栗。山名。本从山。㟳。

57 十:
𦞱:《字汇补》都罪切,堆上声。大肿貌。

58 十:
𦞲:《字汇补》昌支切,音痴。目汁凝也。

URN: ctp:kangxi-zidian/130/10